《人類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是201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傑拉爾德·G.馬爾騰。
基本介紹
- 書名:人類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
- 作者:傑拉爾德·G.馬爾騰 (Gerald G.Marten) 顧朝林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日
- 頁數:277 頁
- 開本:32 開
- ISBN:7100084792
- 類型:科學與自然
- 語種:簡體中文
《人類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是201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傑拉爾德·G.馬爾騰。
《人類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為我們個人或集體追求更美好、更可靠的未來生活提供了一種清晰的、易於理解的概念性解釋。《人類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結構完整、定義嚴謹,堪稱一本優秀的教材,尤其適合學生和初涉本領域的...
發展和增長的概念 建立增長與發展之間的理想聯繫 新舊發展觀 轉變發展模式 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 發展與環境 環境與發展政策的目標 科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可持續發展定義 可持續發展定義的基本要素 ...
《人類:環境系統及其可持續性》分十章,論述了現代地理學、人類生態學和地球系統科學與“人類、環境”和“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研究的關係等問題。人類正處在一個新的轉折點上。一個陰影正在這個轉折點上徘徊。這就是近年來困擾著人們的...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來看,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
旺達敘述了新的生態學理論,相信人類族群是分析的概念性單位,而非文化表述。這種新的生態學說主張人類生態系統是自我平衡模式。旺達和拉柏波特試圖探索一種全新的以生物學、基礎生態學為前提的生態比較研究,舊的生態學是斯圖爾德所倡導的...
人口生態學的目的就在於集中這些相互矛盾、相互對立的因素和利害關係,加以審視、分析、判別,並在此基礎上調整人類自身的活動和生態行為,為生產力和人口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加適合的生態環境結構。研究對象 人口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口生態...
人類的才能部分是由遺傳造成的,但更主要地應歸功於其文化的發展。因此,廣義上的環境既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和物質基礎(自然資源),也是指人類的生產活動、生活活動和社會活動影響下而形成的環境。有些學者把以“社會人”為中心...
人類生態學作為城市研究的主流流派,對我國城市研究具有較高的借鑑意義:第一,有助於對人類生態學城市研究進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第二,有助於推進我國城市社會學的理論發展;第三,有助於推進我國城市社會學經驗研究的發展;第四,有助...
本文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是生態自然觀的理論來源;揭示了當代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是生態自然觀確立的現實根源和生態科學基礎;論述了生態自然觀的基本思想及其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生態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
1987年出版的布倫特蘭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提出了“ 可持續發展” 的概念, 很快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和廣泛認同並迅速成為生態社區思想的核心理念。1991年, 丹麥大地之母(GAIA)信託基金出版《生態村報告》, ...
當前,地球上人口已突破60億,有限的土地要養活更多的人,一方面要設法提高食物鏈效率,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低營養級的食物,如大力開發食用菌生產、單細胞蛋白、藻類蛋白、種子蛋白等,以解決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糧食危機。研究與運用 ①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