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歷史與理論

人類學歷史與理論

《人類學歷史與理論》是2006年1月1日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馬納德。該書包括了人類學的先驅者、各種各樣的進化論、傳播論和文化區域理論、功能主義與結構-功能主義、行動中心理論、過程論和馬克思主義觀點、相對論的多種面目、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以及最近的闡釋論和後現代主義的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人類學歷史與理論
  • 作者:(英)馬納德
  • ISBN:9787508038834, 7508038835
  • 頁數:228頁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作者阿蘭·巴納德現任南非開普頓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兼任愛丁堡大學社會與政治研究學院教授。他曾著有《親屬關係研究的探索實踐》、《南非的獵人與牧民》等,並與喬納森·斯潘塞合編《社會文化人類學百科全書》。

作者簡介

作者:(英)馬納德譯者:王建民劉源等

目錄

譯序
序言
第一章 人類學的視野
人類學和民族學
“四分支”研究
理論和田野民族志
人類學範式
人類學歷史的視野
總結提要
第二章 人類學傳統的先驅
自然法則和社會契約
18世紀歐洲的人性定義
社會學和人類學思想
總結提要
第三章 不同的進化觀點
生物學和人類學傳統
單線進化論
普遍進化論
多線進化論與文化生態學
新達爾文主義
總結提要
第四章 傳播論和文化區域理論
傳播論先驅:語言學、繆勒、巴斯蒂安
嚴格意義上的傳播論
文化區域和區域研究
總結提要
第五章 功能主義與結構—功能主義
進化論先驅和有機體類比
杜爾乾社會學
馬林諾夫斯基的功能主義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結構—功能論
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影響
總結提要
第六章 行動中心、過程論
和馬克思主義觀點
行為中心與過程研究
馬克思主義研究觀點
三個田野民族志爭論
總結提要
第七章 從相對論到認知科學
弗朗茲.博厄斯和文化相對論的興起
文化與人格
原始思維?
走向認知科學
結構語義學
總結提要
第八章 結構主義,從語言學到人類學
索緒爾和結構語言學
列維—史特勞斯和結構人類學
結構主義和人類學國家傳統
總結提要
第九章 後結構主義、女權主義
和(其他)派別
後結構主義和人類學
人類學中的女權主義
兩種標新立異的折衷主義
總結摘要
第十章 闡釋與後現代主義研究
埃文斯—普里查德的闡釋主義方法
格爾茨的闡釋主義
隨時代變更的概念
東方學、西方學和全球化
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人類學
總結提要
第十一章 結論
國家傳統與人類學理論的未來
對人類學史的進一步思考
總結提要
附錄一書中提到的人物生卒年表
附錄二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