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入門: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

人類學入門: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

《人類學入門: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獨具特色、富有啟發性的人類學導論,遵循以問題為基礎的獨特指導原則。每章都圍繞一個關鍵問題精心組織,用相關田野故事揭示身處田野的人類學家將會遇到的潛在方法、挑戰和後果。透過親身田野經歷,與其才華橫溢的個人教學風格,約翰·奧莫亨德羅為我們展現了人類學家所面對的核心概念與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人類學入門: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
  • 作者:約翰·奧莫亨德羅
  • 類型:科學與自然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 譯者:張經緯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469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人類學入門(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由約翰·奧莫亨德羅著,張經緯、任珏、賀敬譯,本書打算用生動的形式,讓學生掌握人類學研究人類行為和觀念的方法,讓他們在學完這門課程之後繼續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為了能加深印象,本書用詢問結構(“11個關鍵問題”)提出了人類學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們有機會在本文化和本書介紹的其他文化群體的生活中不斷實踐。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約翰·奧莫亨德羅(John Omohundro) 譯者:張經緯 任珏 賀敬

約翰·奧莫亨德羅(John Omohundro),紐約州立大學波茨坦分校人類學系傑出教學教授。他從事文化人類學導論課程教學32年,1985年榮獲傑出教學校長獎,2002年獲得榮譽教授獎。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族群關係、社會網路、災難影響,以及環境人類學。他曾在內華達、舊金山、菲律賓、紐芬蘭和紐約進行過研究。他的著作包括《人類學的事業》(Careersin Anthropology,2002),《粗茶淡飯:紐芬蘭北部生計的季節之分》(Rough Food:Seasons of Subsistencein Northern Newfoundland,1994),《怡朗市的華商家庭:一個菲律賓中部城市的商業與親屬》(Chinese Merchant Families of Iloilo:Commerce and Kinina Central Philippine City,1981)。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出色的、內容最有條理的人類學導論教材。書中的練習是該書最大的特色。這些練習深化了教學內容,讓同學們學得更為投入。
——Vaughn Bryant,德州農工大學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在便於學生學習、理解人類學方而所作出的積極努力,以及作者在每章開始加入的豐富田野經歷。
——Walter Little,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
雖然人類學向來關注的主要都是昨日“純潔而原始”的社會,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知道了,如何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當代人類問題。
——Colleen Boyd,波爾州立大學
想要讓學生們明白人類學是什麼,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們看到人類學家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就像本書作者在書中所作的那樣。
——Stevren L. Gardiner,邁阿密大學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出色的、內容最有條理的人類學導論教材。書中的練習是該書最大的特色。這些練習深化了教學內容,讓同學們學得更為投入。
——Vaughn Bryant,德州農工大學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在便於學生學習、理解人類學方面所作出的積極努力,以及作者在每章開始加入的豐富田野經歷。
——Walter Little,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
雖然人類學向來關注的主要都是昨日“純潔麗原始”的社會,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知道了,如何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當代人類問題。
——Colleen Boyd,波爾州立大學
想要讓學生們明白人類學是什麼,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們看到人類學家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昕為,就像奉書作者在書中昕作的那樣。
——Steven L.Gardiner,邁阿密大學

圖書目錄

一個願望和一個夢想(代譯序)
前言
本書的使用人類學的問題
第一章什麼是文化?概念性問題
第二章如何了解文化?自然性問題
第三章這種實踐或觀念的背景是什麼?整體性問題
第四章其他社會也這么做嗎?比較性問題
第五章這些實踐與觀念在過去是什麼樣的?時間性問題
第六章人類生物性、文化與環境是如何互動的?生物一文化性問題
第七章什麼是群體與關係?社會一結構性問題
第八章這意味著什麼?闡釋性問題
第九章我的觀點是什麼?反身性問題
第十章我在下判斷嗎?相對性問題
第十一章人們怎么說?對話性問題
結語合而為一
辭彙表
參考書目

序言

一個願望和一個夢想
(代譯序)
好幾年前,在我剛剛開始從事人類學作品翻譯工作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小小的願望:我想以一本導論教材作為我結束翻譯經歷的標誌。因為在我最初邁入人類學知識森林的時候,跨專業的背景讓我天然有一種“知不足而後勇”的動力,為了彌補不足,多多涉獵各類導論(概論)教材是我自學時頗下了一番工夫的“捷徑”。雖然我們往往因為對諸如經濟人類學、醫學人類學、歷史人類學、發展人類學、考古人類學等某一分支的興趣,走進了人類學知識的森林,但要在這片林中走得更遠,在樹影幢幢中,找到那條通向光明、豁達的“林中路”,就需要我們從對一株植物的喜愛,轉化為對整片森林的熱愛。
而一本出色的導論教材,正是這樣一張人類學“知識森林”的GPs地圖:讓我們知道前人奠基的知識探險之旅已經為我們掃清了哪些障礙,哪裡已經開闢為通途,哪些區域尚未探知,前輩們在哪些地方曾經陷入激烈爭論(甚至徘徊不進),之後提出了哪些富有啟迪的建議,決定向哪些未知的方向嘗試探索。一本出色的導論教材能讓初學者在最短的時間裡(不帶偏頗地)建立起對學科的全面認識,當然,如果能相繼閱讀幾本教材會更有收穫,因為編寫者的不同,使教材本身也各有側重,回到森林地圖的比喻中來,不同版本的地圖還能相互矯正誤差,修正對現有知識體系的認識。
因此,當我經過十年,漸漸在這片森林中找到自己的路徑時,便想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回顧自己在這人類學知識密林中的探索之旅,並將此作為回饋給我所熱愛的學科的一件禮物:翻譯一本出色的導論教材,為更多後來者打開通往人類學花園的路徑。
過去幾年中,我翻譯過一些已經出版或未能出版的人類學作品,其中就包括恩伯夫婦和彼得·派更合編的導論教材《人類學》(第20版),只是這項工作因某些原因未能完成。不過,幸運的是,2010年末與北大出版社合作的“麥格勞一希爾”系列類學教材翻譯項目,最終讓我得以實現這個願望。隨著《遠逝的天堂》、《改變人類學》兩本譯著相繼面市,這一系列的最後一本《人類學入門: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也終於有機會接受廣大讀者的檢驗了。
***
本書作者約翰·奧莫亨德羅教授的簡歷和主要著作可見封面前勒口作者簡介,茲不贅述,但他“從事文化人類學導論課程教學32年”的經歷卻足以令人欣羨。他在書中便用自己30多年來教授人類學導論課程的點滴心得,向我們傳遞了對學術、教學的不倦熱情。
作者在書中透露,他年輕時曾在台灣和香港求學,而後最初的田野調查又選擇了在菲律賓研究當地華人,不知是否長期濡染華人文化的結果,作者採用了一種其他導論教材罕見的寫作模式——極似中國明清擬話本小說“入詩、入論、正話、結論、結詩”的結構。藉助這種仿佛源自佛經變文故事的寫作方式,他將融合個人體驗的反身性民族志與教材內容巧妙結合,從故事中不知不覺地引出章節主題,如同擬話本小說,先用一個富有啟發性、濃縮了該章主題的小故事,點出主人公將在“正話”部分經歷的冒險,並在閱讀“正話”的同時,與“入論”中的小故事相互印證,自然地歸納出“結論”所要呈現的具有教育意義的主題。
藉助這種獨特的章節結構,他將個人體驗與導論內容相互融合;配合每章主題,這本人類學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便成了一部濃縮版的反身民族志,折射出作者30多年黽勉不倦的人類學之旅。而這些源自作者本身的個人體驗,也在與讀者分享經驗的同時,把人類學知識融人讀者自身的生命歷程——我有沒有與外國(其他族群的)同學交往過?我有沒有前往異文化旅行、學習交流、生活的經歷?我有沒有參加過環保募捐?有沒有參與過儀式?篤信某些影響運氣的觀念和行為?或者對某些文化方式產生了不適和排斥?通過這一方式,顯然擴寬了導論教材向讀者傳遞知識的途徑。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同樣引人注目,只要瀏覽一下本書的目錄就會明白,本書與以往所有人類學導論教材的結構都有所差別——分類體系的不同——尤其是與他的老師康拉德·科塔克教授編寫的眾多教材相比。從認知角度而言,分類體系代表對事物的基本認識。讓我們再次藉助那個森林比喻,以往教材中圍繞諸如親屬制度、政治組織、社會結構、生計類型、交換方式等關鍵概念組織起來的分類體系,好比是給森林中的每棵樹木貼上標籤、銘牌,讓我們知道人類學知識森林的基本組成,但是,即便認識了森林中的全部樹木,我們還是可能在林中迷路,無法展開自己的知識探險。
因此,雖然熟讀科塔克教授、恩伯夫婦、羅伯特·墨菲教授等前輩學者編寫的教材,或是將人類學理論史爛熟於心,我們還是無法將這些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紛繁複雜的人文現象一一對應起來。一言以蔽之,身為人類世界的觀察者,儘管都源白啟蒙時代的博物學家,但我們不是按圖索驥的動物、植物、昆蟲、微生物觀察者,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更加複雜,而且日新月異、不斷變遷的研究對象(事實上,其他物種也在經歷變化)。所以,一本出色導論教材的目標,也就莫過於本書作者在開篇“授人以漁”中提到的“我堅信,學習文化人類學能讓所有學生洞悉、探索我們千差萬別的世界”,與其牢記樹林中每株植物的名稱,不如從更大的生態角度了解林中樹木分布的基本規律,“讓學生掌握人類學研究人類行為和觀念的方法,讓他們在學完這門課程之後繼續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
本書的基本結構,就反映了作者的這一思路,全書按照人類學家認識文化、理解文化、闡釋文化的基本步驟分成11個問題依次排列,逐層遞進,將人類學的基本概念嵌人我們認識文化的過程當中,避免了專注獨木,忘乎森林的困境。這也是作者所提到的“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的方式。有關這11個問題所分別針對的探索文化過程的基本思路,作者在“本書的使用”中已經介紹得非常清晰,此處無需冗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並不因為是一本導論教材,而在內容上因繁就簡,恰恰相反,書中充實而富有時代感的材料,讓我們能夠準確把握當代人類學領域的最新動態。比如,最讓我感動的是,本書第九章(反身性問題)“科學的人類學怎么了?”小節中對“科學的人類學”問題作出的回應。自從1980年代所謂“人文學科的表述危機”以來,人類學界內部對本學科“人文”抑或“科學”的學科價值進行了重新考量,在這一“文化傳播”事件中,國內學界由於信息匱乏或不夠完整,往往知其名而不知其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甚至以為人類學不再與科學、理性為伍,乃至落入反理性、反啟蒙的荒野。作者在本書中坦承:“人類學有時確實不甚科學,或有偷工減料之嫌”,但“一個來自某一文化、受過良好訓練的觀察者可以不受先天偏見干擾,觀察另一個文化”,“科學是我們去除偏見的最好助手”;“而且人類學在以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現象,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加以理解、預測,乃至控制方面也頗為成功”。
相似的問題也出現在第九章的“我如何證明自己是對的?”一節中,自從格爾茨提出“文化的闡釋”後,我們對文化闡釋具體方法的理解,仿佛成了“一千個人眼中的哈姆雷特”。不過本書作者針對國內研究者的困惑指出,“我們不要把有效性理解為‘真實’,而應看成是某種程度的有用性。我對異文化所作的論述,有沒有增進我們對他們行為的闡釋,或更準確地預測了他們將來的行為?”答案是肯定的。這樣一來,“文化的闡釋”方法及其意義也就一目了然了。
本書在傳授“人類學家思考方式”的同時,也對國內人類學界頗為關注的“家鄉民族志”之利弊、“文化相對主義”的不同層次、田野工作的基本倫理、普世價值是否存在、如何在共時社會結構中加入歷時性視角等問題給予了真誠、坦率的回應。這些對當下人類學問題的智慧解答,如寶石閃爍,散落林間,把探尋的喜悅留給每位讀者。
最後,需要提及本書每章後所附的練習題目,以如此篇幅精心設計的題目也是前輩教材之未見。儘管這些題目多依託美國大學文化背景,但閱讀與學習本身也不失為一次徜徉異文化的探索旅行,從中文讀者的角度來說,參與習題也是一扇了解美國社會、文化的視窗。而對於使用本書的授課者而言,如何將這些習題轉化為適合中國課堂的練習,將同樣是一項饒有趣味的跨文化之旅。
***
寥寥數言,不敢絮語,很難說這是迄今最好的人類學教材,但這的確是我讀到的最有特色的人類學導論。對於這本出色的教材,任何冗贅的譯序都有掠美之嫌。我很榮幸成為本書的譯者之一,希望在另兩位譯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將我的最後一本譯作,變為完成得最出色的一本。這兩位譯者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人類學方向)博士候選人任珏小姐(譯有第八章、第九章),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的賀敬先生(譯有第二章、第七章),如果沒有他們二位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貢獻時間、分享智慧,本書或許將失色不少,借用本書作者的話,祝他們在各自的學術事業中“一展所學,獨當一面”。
本書中譯本的順利出版,也為這一翻譯項目最終畫上完滿的句號,實現了我當初的願望。以後我便不再從事翻譯工作,但一個結束,意味著另一個開始,之後,我將以新的方式繼續參與、推動人類學知識面向公眾的普及和介紹。
今日中國正行駛在文化變遷的高速路上,跨國際、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正隨著全球化而日益頻繁,當中國與世界在政治、經濟、文化上聯繫越發緊密時,由於文化差異造成誤解的幾率也大大增加。與此同時我們發現,最能幫助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困境的,正是這門並不古老但志向遠大的學科。如果能夠以寬容的心態,更多理解他人的觀念與文化實踐,我們自己的生命也將發出更明亮的光彩,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人類學將大有作為。
許多年來,我一直懷有一個夢想,借用一位人類學同行的話說,“‘人類學導論’應該被列入大學的全校必修課里”,讓每個年青一代的學子,都有機會學習認識、理解、悅納異文化的基本方式,發現本文化中富有時代意義的文化內涵,成為本書中提到的“改革者、批評家、科學家、人文主義者和世界主義者”。而將約翰。奧莫亨德羅教授的這本著作以流暢、通達的中文版本與諸位讀者分享,或許正是我們為實現這個仍需努力的夢想所作出的點滴而不懈的貢獻吧。
張經緯
2013年1月26日
於上海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