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與百味人生,城市森林裡唯美的種花手記。
基本介紹
- 書名:人間花事——一個唯美主義者的植物散文
- 作者:談瀛洲
- ISBN: 978-7-5407-8188-0
- 頁數:336
- 定價:48
-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作者介紹,內容介紹,編輯推薦,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介紹
談瀛洲,原名談崢。作家,學者,自童年起即愛好種植植物。現任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澳創意寫作中心主任。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唯美主義研究和莎士比亞研究,著有專著《莎評簡史》。另著有長篇小說《靈魂的兩駕馬車》,歷史劇《梁武帝》《王莽》《秦始皇》,文化散文集《詩意的微醺》《那充滿魅惑力的舞蹈》《語言本源的守衛者》。譯作有《夜鶯與玫瑰——王爾德童話》《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著)等。
內容介紹
這是被譽為“五角場玫瑰”“復旦大學的都教授”談瀛洲的第一部花事隨筆集,以中國百姓家庭中慣常養植的花草為文章主角,一篇記述一種植物,計五十餘種。內中穿插有孫良44幅古典水墨畫作,對應散文集中的各篇文章。
作者從植物習性、往事親情、文化品格等多重維度娓娓陳述人與身邊花草的情緣及其相遇共生。行文陳述植物習性時,與植物和養花之事相關的各類典故和史料記載被作者信手拈來,與今人養育花草之瑣事相映成趣;娓娓訴說養花瑣事時,字裡行間流淌著的穿越時空的濃濃情思,令平淡歲月因花色和花香的點綴而變得繾綣、溫柔、細膩。整本書營造出了一個詩意的都市生存空間,在嘈雜、繁忙、遠離自然的現代社會中,能引起人們關於生命、自然、文化傳承與社會人情往來的溫馨懷想。而書中藉著養花之事與日常瑣事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闡釋,深入淺出,自然而然,讓人在掩卷之餘,又多享受到一種韻味深長的美好與感動。
編輯推薦
本書是談瀛洲撰寫的種花手記,同時配以著名畫家孫良44幅氣韻生動、墨色酣暢的花草水墨小品。談瀛洲身兼學者、譯者、作家、教授,可謂涉獵百藝,他寫植物,少取文獻而多取第一手的觀察,深入且新穎。書中包括晚香玉、迎春、扶桑、菩提、曇花、蔦蘿、茉莉、木香、白蘭花等上海人家熟知的花草,作者既細心觀察了自然花草,又細緻摹寫了種植體驗,兼談細膩綿長的情感記憶和家風傳承;他寫都市種花、賞花的體驗時,也傳遞著一種唯美的詩意生活方式,賞花時亦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和人文之思。
與近幾年風靡的博物圖書、清新花草散文集相比,本書行文細膩優美、立意典雅自然、語言曉暢樸素,別具一格。文中各篇正如文中孫良的水墨畫,飽含著對最細微生命的美麗、力量、價值的熱愛與肯定,是一本立意、修辭、插圖皆美,值得收藏的文學作品。
媒體評論
對於種花,我是一個唯美主義者——我只愛那些為了開花而開花的花,而不愛那些開花只不過是個手段,目的是為了繁殖的花。
這些植物散文,對我來說也是追憶似水年華,寫的在某種意義上是我們這代人的生活史。
——談瀛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這就是談瀛洲和他筆下花木世界給我的印象。談瀛洲是君子,他養的花木,亦是君子。相對沉吟,很久了,共同綻放。
——周毅(《文匯報·筆會》主編)
談瀛洲氏紹續歷代名物考據及美文傳統,又沾溉以歐美文學新泉,博學通識,幽情逸趣,皆有所寄於此浮囂時代,非一般蒔花弄草之作可比也。
——郜元寶(復旦大學教授)
目錄
夏日的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