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衛星軌道理論及套用》是202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文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造地球衛星軌道理論及套用
- 作者:趙文策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1669081
《人造地球衛星軌道理論及套用》是202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文策。
《人造地球衛星軌道理論及套用》是202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文策。內容簡介本書首先介紹了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及運動規律,在深入分析二體問題的基礎上,通過詳細的理論推導,建立了衛星運行的攝動運動方程,並研究了...
《衛星軌道理論與套用》是電子工業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本書是太空飛行器飛行動力學領域的基礎論著之一,書中內容是作者50多年來在該領域教學、科研和工程實踐中的成果總結。主要針對地球、月球和幾個大行星的環繞型探測器(通常所說的人造衛星)的質心運動,闡述軌道力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在航天領域相關工程中的...
運動理論 對人造衛星運動的研究,沿用了經典天體力學中的級數展開法。在級數展開時,通常認為表征地球扁率的二階帶諧係數為一階小量,而其他攝動為二階小量。與經典的行星運動理論一樣,人造衛星的運動理論,也有一階理論、二階理論、三階理論……之分。不過,由於衛星運動快,長期攝動的影響非常顯著,幾天之後攝動量...
《人造地球衛星運動理論》是197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林。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十多年來南京大學天文系“星際航行軌道”課程所用講義改編而成.全書分為五章,即:緒論,軌道計算與軌道改進,人造地球衛星在地球引力場內的運動,各種物理因素的攝動和日、月攝動,人造地球衛星運動理論的某些套用.本書可供...
《人造地球衛星軌道力學》是199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本書內容包括:時間參考系、二體問題,初軌計算,攝動運動方程,奇點問題,變換理論及其套用,日、月攝動,中間軌道理論,軌道改進以及有攝星曆表計算中的數值方法簡介,並附有數據和習題。作者介紹 劉 林(1936~ ),南京人,南京大學天文系教授 ...
人造地球衛星橢圓軌道的克卜勒要素共有6個。它們決定軌道的大小、形狀和空間的方位,同時給出計量運動時間的起算點。這6個要素是:軌道半長軸 (a):它的長度是橢圓長軸的一半,可用公里或地球赤道半徑或天文單位為單位。根據克卜勒第三定律,半長軸與運行周期之間有確定的換算關係。軌道偏心率 (e):為橢圓兩焦點之間...
天文衛星,是對宇宙天體和其他空間物質進行科學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傳統的天文觀測都是在地面上由天文台利用各種天文儀器進行的。但是來自天體的輻射絕大部分被地球大氣層所阻擋,很大部分的宇宙真相不能看到。天文衛星在離開地面幾百千米或更高的軌道上運行,因為沒有大氣層的阻擋,衛星上所載的儀器能接收到來自天體的...
軌道力學是航天動力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航天動力學(Astrodynamics)是套用數學、力學和控制理淪研究航天飛行器運動規律和控制方法的科學,它是隨著火箭推進技術和控制理論的發展而逐漸興起的。航天動力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可分為三個方面:火箭動力學:研究推進裝置工作時飛行器質心的運動與控制規律;軌道動力學:研究在中心天體...
《航天力學中的一些理論問題· 2》是200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竺苗龍。內容簡介 本書敘述了航天力學中的一些理論問題,平面情況時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最佳軌道理論,以及該理論的各種套用。圖書目錄 代序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關於航天力學中的一些理論問題 §1.1 關於航天力學中的一些理論問題(Ⅰ)§1.2 ...
高斯不僅從理論上﹑而且從實際上解決了軌道計算問題。可以說﹐用三次觀測決定軌道的實際問題是高斯首先解決的。高斯以後﹐雖然有人提出一些新方法﹐但基本原理仍沒有變。人造衛星軌道計算 人造衛星軌道計算 計算小行星軌道的經典方法﹐原則上都能用來計算人造衛星的軌道。在考慮到人造衛星的運動特點之後﹐又提出了一些新...
軌道周期還取決於長軸的長度,長軸長度增加,軌道周期也增加。橢圓軌道可以是地球同步軌道,但由於衛星的軌道速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所以它又不是真正的地球同步。運動速度 設初狀態兩物體重心距離為r1,末狀態兩物體重心距離為r2;地球質量為M,人造衛星質量為m;根據機械能守恆,則有距離為r1、r2時,人造衛星速度大小...
動力學測地是利用已知衛星軌道參數或衛星瞬時坐標,根據軌道攝動理論獲得地球引力場參數,定出觀測站點位的地心坐標。技術特點 測地衛星有以下技術特點:軌道 測地衛星一般採用一千千米到數千千米的近圓形極軌道,其中動力學測地衛星採用一組具有不同傾角的軌道。若軌道太高則對都卜勒、雷射和無線電測距不利。採用不同...
衛星定位可以用來引導飛機、船舶、車輛、以及個人,安全、準確地沿著選定的路線,準時到達目的地。衛星定位還可以套用到手機追尋等功能中。發展及定義 衛星定位技術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進行點位測量的技術。早期,人造地球衛星僅僅作為一種空間的觀測目標,這種對衛星的幾何觀測能夠解決用常規大地測量難以實現的遠距離陸地海島...
式軌道控制按套用方式 變軌控制和軌道機動 這種控制的作用是在某一點或某一區間改變太空飛行器的速度向量,使它從一個自由飛行段的軌道轉移到另一個自由飛行段的軌道。變軌前後的兩個軌道可以在同一平面內也可以在不同平面內。這種控制經常用於初始軌道的校正、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轉移、地球靜止衛星的定點和站址變化,從...
衛星獲取的雲圖和探空、測風以及輻射數據,經過計算機處理和輸出圖像,以可視化信息,提供天氣分析和預報、氣候監測、下墊面動態、災害和災情監控。定義 衛星氣象學是套用人造地球衛星探測氣象要素、天氣現象和下墊面特徵信息,研究大氣的科學。衛星氣象包含衛星氣象學和衛星氣象工程,衛星氣象學是研究利用衛星遙感獲取氣象...
軌道理論 太陽同步軌道的理論定義是:軌道平面進動方向與地球公轉方向大致相同,進動角速率等於地球公轉平均角速率(0.9856度/日或360度/年)的人造地球衛星軌道。其實,說簡單一點,就是能保證衛星每天以相同方向經過同一緯度的當地上空的軌道。因為,我們知道,衛星運行的周期是由的處的軌道決定的,因此,這樣的軌道是...
當有人認為這些設計-特別是那些以戴森殼為基礎的藍圖是不切實際的時候,現代軌道環繞衛星或太陽帆技術已經得到發展並能進行一定的實際套用,並不需要任何主要的理論上的突破,而這種技術卻是可以用來建造戴森球結構。當代太空飛船和衛星的套用可以看作為朝向建造戴森球的小小的第一步。然而,建設戴森球的極其巨大的人造...
衛星大地測量學是研究利用人造地球衛星進行地麵點定位以及測定地球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的理論和方法的學科。研究歷史 研究利用人造衛星進行地面定位以及測定地球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的理論和方法的學科。它是對地觀測的一個重要方面。人造地球衛星的出現,給大地測量帶來了巨大變革。衛星大地測量學可以解決常規測量中...
按能源效率和轉移速度可分為霍曼轉移軌道、雙橢圓轉移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在兩個圓軌道之間,與兩個圓軌道都相切的橢圓過渡軌道就是著名的霍曼轉移軌道。為了節省運行時間,過渡軌道可選用雙曲線或拋物線軌道,消耗能量並不太多。從一條軌道變換到另一條軌道可以有多條過渡軌道,尋求能量最省的過渡軌道是一個理論...
中科院空間中心於1997年,提出利用兩顆軌道相互交叉的衛星進行大範圍的磁層空間同步探測的構想,即“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畫”。計畫中的兩顆衛星的探測數據經過聯合處理後,可以探明磁層空間與太陽活動的時序關係,驗證仍處於理論猜想階段的磁層空間暴觸發機制理論,以及發現重要的能量粒子運輸途徑等。背景 20世紀前50年,...
近年來,在定性理論中套用拓撲學較多,有些文獻中把它叫作拓撲方法。天文動力學:又叫作星際航行動力學。這是天體力學和星際航行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研究星際航行中的動力學問題。在天體力學中的課題主要是人造地球衛星,月球火箭以及各種行星際探測器的運動理論等。歷史天文學:是利用攝動理論和數值方法建立各種天體歷表...
有一種理論認為向來無法解釋的月食運行軌道的偏離是由於這第二顆衛星的重力場引起的。那就意味著這個天體的直徑至少應有幾千米這么大--但如果存在這樣大的一顆衛星,那它早應被古代巴比倫人發現了。即使它十分小,但由於它相對比較近又移動得十分快,也應當是十分明顯的,就像我們看到人造衛星與太空梭一樣。可是...
空間環境探測器已成為太空飛行器廣泛套用的載荷之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空間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空間探測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擴大。主要目的 了解太陽系的起源、演變和現狀;通過對太陽系內的各主要行星的比較研究進一步認識地球環境的形成和演變;了解太陽系的變化歷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變。空間探測器實現了對月球...
理論基礎 空間技術的理論基礎包括"三個宇宙速度"理論、火箭推進原理、太空飛行器返回技術等。1.“三個宇宙速度”理論 要使飛行器成為人造地球衛星,必須使飛行器獲得一定的速度.利用物理學的公式算得它的最小速度V1=7.91千米/秒。這個速度就是所謂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飛行器成為飛往月球或太陽系其他行星的空間探測...
無人太空飛行器可分為人造地球衛星、空間探測器和貨運飛船。人造地球衛星又可以分為科學衛星、套用衛星和技術實驗衛星,空間探測器可以分為月球探測器、衛星和行星際探測器。組成部分 太空飛行器在宇宙空間運動,是由於天體引力場的作用,它的速度是由發射的運載器提供的,根據不同的任務,可選擇和設計不同的軌道。大多數航天...
2016年3月8日,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正式交付科學套用系統,即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使用。空間飛行 從2015年12月20日接收到第一幀數傳數據,至2020年9月30日,“悟空”號衛星已在軌飛行1746天,完成了全天區的第9遍掃描,共探測並處理了約86.9億個高能粒子。““悟空”號的設計壽命為3年,探測器及衛星...
近年來,在定性理論中套用拓撲學較多,有些文獻中把它叫作拓撲方法。天文動力學 又叫作星際航行動力學。這是天體力學和星際航行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研究星際航行中的動力學問題。在天體力學中的課題主要是人造地球衛星,月球火箭以及各種行星際探測器的運動理論等。歷史天文學 是利用攝動理論和數值方法建立各種天體歷表...
最近,存在著兩種理論解釋這種地形形變的產生。第一種認為:土衛二繞土星運行的軌道縮小了,從而導致土衛二自轉速度的提高,這種變化進而導致土衛二自轉軸的調整。第二種理論認為大量從土衛二內部噴發出的溫暖的、低密度的物質導致了這種地形所在區域從土衛二南半球中緯度地區位移至高緯度地區。結果,土衛二的橢球體將會因為...
20世紀50年代,彩色、彩紅外和多譜段攝影技術開始獲得套用;60年代,實用紅外和多譜段掃瞄器問世,成為軍事偵察新手段。70年代,高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研製成功,並從軍用擴展到民用。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出現了航天遙感技術(衛星遙感技術)。1959年2月,美國開始發射以回收照片為主要手段的第一代遙感偵察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