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經典·韓非子

人與經典·韓非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頁數
  • 開本
  • 裝幀
  • ISBN
  • 字數: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二、法家思想的整合 / 83
第十一講 韓非的六十分哲學 / 88
一、活著是硬道理 / 88
二、法家、儒家與馬斯洛 / 90
三、法家的包容性 / 93
第十二講 韓非的歷史觀 / 94
一、常元與變元 / 94
二、韓非思想的適應性與彈性 / 96
第十三講 法家驅蟲術 / 100
一、韓非的歷史觀 / 100
二、蛀蟲與維生素 / 103
第十四講 韓非為什麼要討論人性 / 105
一、討論人性並不是關心人性 / 105
二、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 / 107
三、正確看待,兼顧兩面 / 110
第十五講 因情而治,順水推舟 / 113
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 113
二、因情而治與創造需求 / 116
第十六講 治亂與重典 / 118
一、以刑止刑,刑期無刑 / 119
二、不貳過與嚴刑峻法 / 120
三、恰當的就是最好的 / 122
第十七講 韓非哲學的定位 / 126
一、君王術 / 126
二、法中心論 / 128
三、勢中心論 / 131
第十八講 勢論 / 134
一、勢的獨占、分享與授權 / 134
二、法、勢、術的統一 / 136
三、韓非思想的現實意義 / 138
第十九講 聖君賢相與中主而治 / 140
一、慎到論勢 / 141
二、尚賢主義 / 142
三、中主而治 / 143
四、《難勢》三部曲 / 146
第二十講 孫悟空與緊箍咒 / 149
一、聖君賢相不可期 / 149
二、抱法、處勢、用術 / 151
三、用好韓非思想活的部分 / 154
第二十一講 儒家與法家的平等觀 / 156
一、儒家的平等觀 / 156
二、法家的平等觀 / 157
三、惑亂之道 / 159
第二十二講 法家的字典里沒有“白馬非馬” / 162
一、釋“名” / 162
二、概念歧義與語法歧義 / 163
三、刑名法術之學 / 165
第二十三講 藏鏡人的智慧 / 170
一、管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 / 170
二、鏡執清而無事 / 172
三、法家的治國智慧 / 174
第二十四講 大人物為什麼總是神秘兮兮 / 177
一、術的隱秘性 / 177
二、神秘可免受他人控制 / 178
三、神秘可保護法的客觀性 / 180
第二十五講 君王的寂寞與孤獨 / 183
一、君王孤獨的原因 / 183
二、無法言說的君王孤獨 / 186
三、突破情感的空虛 / 189
第二十六講 《韓非子》的寓言世界 / 191
一、講故事的高手 / 191
二、善於講故事的《論語》 / 193
三、用大數據來講故事的韓非 / 196
第二十七講 備內 / 200
一、備內及其必要性 / 200
二、備內的前提 / 203
三、如何備內 / 205
第二十八講 管理的層次 / 209
一、禁心、禁言、禁行 / 209
二、治國的境界 / 212
三、治國的成敗 / 214
第二十九講 韓非的自動化理念 / 217
一、“禁其心”與自動化 / 217
二、自動化管理的前提 / 219
三、不求清潔之吏 / 221
第三十講 “二柄”:蘿蔔和大棒 / 224
一、賞罰分明的“二柄” / 224
二、從“二柄”到法家的刑名之學 / 225
三、樂生重死的安國之法 / 229
第三十一講 韓非的用人之術一:皇帝不要太勤奮 / 232
一、御駕親征須慎為 / 233
二、領導別太忙 / 236
三、如何做一個上君 / 238
第三十二講 韓非的用人之術二:以臣備臣 / 241
一、以臣備臣及其前提 / 241
二、眾擎易舉,獨木難持 / 243
三、克服瑜亮情結 / 245
第三十三講 韓非的用人之術三:人才與奴才 / 249
一、用人的兩難 / 250
二、人才、奴才皆可用 / 251
三、選才、養才和人盡其才 / 254
第三十四講 韓非對於人民的態度 / 256
一、事實的描述與價值的規定 / 256
二、民本思想 / 260
三、對人民的教育與治理 / 263
第三十五講 韓非政治哲學的最高境界 / 267
一、治大國若烹小鮮與庖丁解牛 / 267
二、對最高境界的闡釋 / 271
三、韓非理想的實現路徑 / 272
第三十六講 中國哲學:生命的實踐 / 275
一、盲人摸象與韓非的無奈 / 275
二、韓非思想的套用 / 278
三、貴在實踐

作者簡介

高柏園,1958年出生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中華經典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學術研究方向為先秦思想和宋明理學,著作有《韓非哲學研究》《人性管理的終結者:韓非子》《中庸形上思想研究》《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禪學與中國佛學》《中國哲學史》(合著)等,另有學術論文及雜文百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