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娃娃(人皮製作的玩偶)

人皮娃娃(人皮製作的玩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人皮娃娃,出於坊間流傳恐怖故事。有日本人相信,人死了後的靈魂會附到娃娃上,因此人皮娃娃的故事經久不衰。人皮製作玩偶自古流傳,但從未登上大雅之堂。相傳近年,有關用人皮製做工藝品。但在世界並沒有這樣的“人皮娃娃”,這個“人皮娃娃”只是一個人形師製得過於逼真了些,所以被人們誤以為是人皮製作的。所以,根本沒有這種娃娃的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皮娃娃
  • 外文名:Human skin doll
  • 出於:坊間流傳恐怖故事
  • 時代:日本江戶時代
  • 製作:人皮製作的玩偶
  • 人形文化:源自“布娃娃”
發展,歷史,

發展

人形人形
人形文化源自“布娃娃”
將“布娃娃”藝術發揚光大成就了人形藝術
看過日本傳統的人形藝術,的確有又驚又喜的感覺。這種傳承自日本江戶時代的玩偶技藝,起源於孩子的玩具,卻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逐漸發揚光大起來,直到今天成為日本人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造型之多樣、華麗、精緻,無不令人慨嘆。
日本江戶時代起源的人形藝術,其實就是“布娃娃”藝術。但神奇就神奇在,這個起源自孩子玩的“人偶”(布娃娃),竟然被好鑽研的日本藝術家們逐漸生髮出更多的花樣,反映更廣泛的社會生活,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了。
愛知縣的高濱,有一所名為“紫峰”的人形館,據說這裡是全日本唯一的人形主題公園藝術館。館內收藏了近3萬尊各種各樣的人形,5層樓內,分門別類地儲放了日本不同時代的人形,分為慶典廣場區、傳說劇場區、江戶幕情舞台跟人形展區。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巨大的慶典廣場,手掌大小的偶人起碼數千個,表現江戶時代民間慶典的樣子,展現出當時的盛況之餘,每個“人形”從比例、衣著、形態動作、面貌表情等等,都相當栩栩如生。主人家轉動起底盤,慶典場面就真的轉起來,配合著日本民間傳統音樂,活生生一副舊時民間生活圖景;而江戶幕情舞台,高高地沿三樓搭出一個平台,圍繞著德川家康大將軍的歌舞藝伎們,姿態優雅、面容姣好,實在是令人慨嘆日本人對人形藝術的想像力。

歷史

在人形展區,歷史生活圖畫的“人形展示”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從幾百年前的大將軍官宦生活場景、鄉村孩童戲耍、民間時髦生活都予以展現,很多作品在令人捧腹之餘,還可以從側面展現日本的歷史、文化、民俗的發展歷程。
1.這是鎌倉大佛在建造時的場景,可以說它已經離開簡單的人形塑造,而是給人形藝術賦予了更深厚的故事性及反映現實的功能。這個場景正是反映了當時人們在沒有現代建造手段和工具的情況下,如何建造一座大佛的。
2.官宦生活和歷史人物,也都是人形瞄準的題材。無論是前面的大相撲人形還是其身後的古代官吏(多數以德川家康時代人物為主,尤其是德川家康本人)形象,都對細節處理得非常逼真。官袍鬚髮,甚至連衣服上的刺繡,都絕不馬虎。
3.日本的人形藝術,主要分為幾種分別代表日本傳統文化的類別。起源自女兒節的“布娃娃”人形,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日本人認為這種人偶可以代替家裡的女兒頂掉很多災禍,即使女兒長大了“娃娃”也不能扔掉,而是要送到廟裡供奉。
4.很多日本人形的題材,源自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等等,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存在下來。即使今天再看這些過去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作品,也不見得工藝簡單,作品的精緻程度足以表現那個時代工匠們的巧手傑作。
5.日本也有自己的的傳統戲劇,其中對神話故事的再現又較多。這個半人高的人形,是能劇中的“鏡獅子”形象。據說真人在表演時,扮演“鏡獅子”的演員可以把胸前的兩條白毛連續甩動幾十次。而這個人形則真實到毫髮,再現了“鏡獅子”。
6.表現民間生活的現實主義題材,也是日本人形藝術的重要創作來源之一。在廣泛的民間生活里找資源,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很多反映當時歷史事件的作品,甚至能夠與史學家們互動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