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魅力:讀域外作家

人的魅力:讀域外作家

詩人里爾克在當年曾被另一個比他更年輕的詩人、同時也是他一個忠誠讀者譽為“曠百世而一遇”的非凡人物:“一個偉大的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是的,沉默;不過有時我覺得僅僅是“沉默”還不夠,還需要進而表達出心頭的一點什麼——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心靈,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夠安寧。只是後來,只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表達又變成朋友間興奮與欣悅的交流。 我有時真無法表述自己對藝術和藝術家那種特異的、深長的摯愛,我只能一遍遍地撫摸他們的著作;在午夜,在一個人的時刻,我特別滿足於 傾聽這撫摸的聲音。這一書的名字改為“撫摸”,也是同樣的貼切啊。

基本介紹

  • 書名:人的魅力:讀域外作家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頁數:231頁
  • ISBN:7806761578
  • 作者:張煒
  •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1日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張煒 1956年出生於山東棲霞。自從1980年發表小說處女作開始,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蘆青河告訴我》、《浪漫的秋夜》、《秋天的憤怒》、《童眸》、《秋夜》等,長篇小說《古船》、《我的家園》、《九月寓言》、《柏慧》及《家庭》等。其創作始終記錄著一個思想者對人生、文學和藝術的深入思考。他對現實和歷史的描述融入了主體的生命體驗,手法日見豐富,境界日益恢宏。 目錄 海明威
福克納
尤瑟納爾
索爾·貝婁
米蘭·昆德拉
略薩
厄普代克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爾斯泰
蘭波
普魯斯特
葉芝
哈代
毛姆
薩特
加西亞·馬爾克斯
阿斯圖里亞斯
博爾赫斯
阿克薩科夫
紫式部
亞瑪多
喬伊斯
卡夫卡
艾特瑪托夫
阿斯塔菲耶夫
聶魯達
勞倫斯
普希金
高爾基
泰戈爾
契訶夫
歌德
馬雅可夫斯基
雨果
巴爾扎克
茨威格
萊蒙托夫
馬克·吐溫
西蒙
波特
…… 文摘 書摘
索爾·貝婁
他的書在中國出版較多。我最喜歡的有《洪堡的禮物》和《赫爾索格》。我一直感到奇怪的是,當代作者很少議論這位了不起的作家。我幾乎沒有讀過比他更幽默更機智的作家了——他用這一切稍稍遮掩著心底深切的悲涼和憐憫。
他的這方面的巨大才能,使得其他專事調侃、用嘲弄的筆風描敘當代生活的作家頓失光彩。他讓人想到這方面的其他作家都是輕量級的。
人性中最曲折最隱秘的部分也難以逃脫他的眼睛。這是一雙萬里挑一的眼睛——穿透力、視角、目光的性質……一切方面都是那樣卓越。
他的著作給人豐富華麗的感覺。這絕不僅僅是形式問題,而是它所包含的內容給人的感想和聯想。
他的思維常常到達最為偏僻的一些角落,令人嘆為觀止。他最好的幾本書都讓人覺得細緻堅密,容量極大,幾乎可以無數次地重讀而不致煩膩。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是他最近的一本書,幽默和機智似乎一如既往。不過細讀下來,還是可以隱隱地感到活力降低了,它沒有了鼎盛期的那種巨大的蓬勃的生力。
貝婁的作品由於僅僅止於悲涼的心情、無望的冷嘲,缺少某種堅定性,所以也稍稍缺少了一種“偉大感”。
他和他的作品
索爾·貝類 美國作家
1915 6月10日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拉欣鎮的一個商人家庭。父母是俄國的猶太人。
1924 全家移居美國芝加哥。
1937 獲西北大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第一次結婚。
1944 以預備役身份應徵入伍。發表第一個長篇小說《掛起來的人》。
1946 去明尼蘇達大學英語系執教。
1947 發表長篇小說《受害者》。
1952 去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創作中心任研究員。
1953 發表長篇小說《奧吉·瑪琪歷險記》,聲譽陡起。
1956 第二次結婚。
1959 發表長篇小說《雨王漢德遜》。
1961 第三次結婚。
1962 獲西北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被芝加哥大學聘為教授。
1964 長篇小說《赫爾索格》出版。
1965 獲法國國際文學大獎。
1968 被法國政府授於“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1970 發表長篇小說《賽姆勒先生的行星》。
1975 長篇小說《洪堡的禮物》出版。
1976 獲諾貝爾文學獎和美國普利茲文學獎。
1982 發表長篇小說《系主任的十二月》。
1987 發表長篇小說《更多的人死於心碎》。

蘭波
他讓人想到一種奇蹟。天才和藝術的成熟,它的展現,總需要起碼的時間和過程。而蘭波似乎把這一切都省略掉了。讀他十幾歲的詩作,人人都會對天才產生一種深刻的神秘感。遙遙感知著那個奇特的、也許幾百年才會出現一個的靈魂,想像著人生的全部奧秘和美好——人的無窮無盡的創造能力——無法不陷於深深的感動。
他的作品很少,譯過來的又是一部分。我們怎樣領略這個早熟的詩人?魏爾倫曾經這樣描繪這個了不起的少年:“這個人是高大魁梧的,幾乎是運動員般的敏捷矯健,臉像被放逐的天使那樣,完全是橢圓形的,一頭亂蓬蓬的栗色頭髮,眼睛則屬於那種令人不安的淺藍色。”
像很多真正的天才人物一樣,難以言喻的強大生命力使其狂躁不安,在大地上來復奔走,毫不憐惜地折騰著自己。他做過好多種職業,經商、當兵,最後又早早夭折。我特別搞不明白一個詩人是怎樣經商的,因為我恐懼今天的商人。
他和他的作品
蘭波 法國詩人
1854 出生在法國工業小城沙勒維爾。 由於父母不和,自幼悒鬱寡歡。
1870 開始外出流浪,多次去巴黎,到過比利時、德國和英國。結交詩人魏爾倫,關係密切。
1871 同情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動,發表詩歌《巴黎戰歌》和《巴黎市民又多起來》。在比利時和魏爾倫發生衝突,被魏爾倫用槍打傷。
1873 發表詩歌《地獄裡的一季》。
1876 參加荷蘭殖民武裝到爪哇服役。
1881 到亞丁港經商。後去阿比西尼亞參加販運軍火的貿易。
1891 病逝於馬賽。其詩作現存140首左右,主要為16至19歲所作。

卡夫卡
他的作品不多。但我們從文學史上卻難以找到像他這樣完整的、簡潔的作家。他對現代主義的不可替代的貢獻,使不少人把他歸於了大師級——這肯定會讓固執的東方作家感到茫然。因為我們這兒,“大師”是一個高聳偉岸的概念,有著相當固定的標準和色彩。
其實在卡夫卡這兒,是否“大師”已經不那么重要了,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完全無視“大師”們的傳統。這真是少見的一類生命的感悟,那么新奇又那么淳樸——我們常常發現新奇的東西往往是不那么淳樸的,所以有時那些獨特性是要大打折扣的。而卡夫卡能夠真實地生活在他的想像中,想像激動了他也指導了他。他在想像中獲得和汲取了現實世界中絕無僅有的一份健康。
他的想像從那只有名的大甲蟲(《變形記》)開始,被千萬人議論開去。那一次想像的結果是顯豁凸露的,所以不求甚解的大眾讀者也可以津津有詞談個不休。在我看來,最能代表他的特異思維的,倒不一定是那一篇和那一類。比如他的另外的文字,長篇,或者是那封寫給爸爸的著名的長信,就重要得多。
卡夫卡的一切,主要是內容而非形式。一些從形式上入手借鑑的,必然得個皮毛。他是一個不滅的、特別的靈魂。這個靈魂永遠訓戒和啟示著人類。
他和他的作品
卡夫卡 奧地利作家
1883 7月3日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百貨商人。
1901 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後轉修法律。結識馬克斯·布羅德,並在他的影響下開始創作。
1906 取得法學博士學位。
1907 開始文學創作,並進入布拉格一家義大利私人保險公司任職。
1912—1914 完成短篇小說《變形記》和《判決》。創作長篇小說《美國》(未完成)。
1914 5月底在柏林與費麗絲·鮑爾訂婚,7月解除。
1917 7月與費麗絲·鮑爾第二次訂婚,12月解除。
1914—1918 創作長篇小說《審判》。(未完成)
1918 結識尤麗葉·沃里澤克。
1919 在布拉格與尤麗葉訂婚。
1920 結識捷克女作家米倫娜·耶森斯卡,隨即與尤麗葉解除婚約。
1922 創作長篇小說《城堡》。(未完成)
1922 5月和米倫娜最後一次見面。7月底因病離職退休。
1923 遷往柏林。創作短篇小說《地洞》。
1924 在維也納附近的基爾靈療養院病逝。死前曾要求好友布羅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無例外地予以焚毀”。
1950—1958 布羅德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總共九卷。囊括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包括書信和日記。
……

媒體推薦

後記
我在《域外作家小記》的引言中說過,作為一個寫作者,我們這一代人至少在閱讀方面是非常有福的,今天可以飽覽如此之多的名篇佳作,得以窺見長達幾個世紀中的偉大藝術家的姿容。的確,這是時代給予人的特殊恩惠。但我想,如果不僅從一個寫作者的角度去對待這一機遇,那么其幸福感可能更大也更為強烈。
人生失去閱讀偉大藝術、理解偉大人物的機緣是十分可惜的。人生失去了這種能力就更可悲。顯然,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將獲得巨大的、特異的幸福。我們總是為了使自己能夠始終擁有、並不斷獲得和保持這一能力而努力不息。
我在引言中還談到寫出自己這些閱讀悟想所具有的危險性。其“危險”當然遠非世俗意義上的,而是指面對一些微妙難言的情愫、面對一些特異心靈的時刻,這種“感悟”的輕率、失真,這種由於無知而導致的褊狹和尷尬,等等。
里爾克詩人里爾克在當年曾被另一個比他更年輕的詩人、同時也是他的一個忠誠讀者譽為“曠百世而一遇”的非凡人物:“一個偉大的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
本書中為數不少的藝術家,也正可以稱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物。這是顯而易見的。在他們“說話的地方”,我們當然最好還是“沉默”。
是的,沉默;不過有時我覺得僅僅是“沉默”還不夠,還需要進而表達出心頭的一點什麼——這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心靈,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夠安寧。只是後來,只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表達又變成朋友間興奮與欣悅的交流。
我有時真無法表述自己對藝術和藝術家那種特異的、深長的摯愛。我只能一遍遍地撫摸他們的著作;在午夜,在一個人的時刻,我特別滿足於傾聽這撫摸的聲音。這本書的名字如改為“撫摸”,也是同樣的貼切啊。
當然,書中所寫到的作家也不全是我“最喜歡”的。但他們卻無一例外地曾使我產生深切的感觸。有許多時候,我還想寫出更多這一類文字,只是覺得自己尚無時間和能力。我於是想在將來,在某一天,我一定會全部寫出沉浸其中時的那些難以言喻的感受。那些作家的名單可以開列很長很長,他們早就應該歸在“心儀”的行列之中。於是在這篇後記結束時,我即把湧入腦際的作家的名字附錄於後。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獨自構成了曠遠博大、絢麗迷人的世界。我長久地感念著他們。
他們是——
[西班牙]塞萬提斯
[英國]吉卜林
[美國]梅爾維爾
[墨西哥]胡安·魯爾福
[俄羅斯]瑪·茨維塔耶娃
[俄羅斯]阿赫馬托娃
……

圖書目錄

海明威
福克納
尤瑟納爾
索爾·貝婁
米蘭·昆德拉
略薩
厄普代克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爾斯泰
蘭波
普魯斯特
葉芝
哈代
毛姆
薩特
加西亞·馬爾克斯
阿斯圖里亞斯
博爾赫斯
阿克薩科夫
紫式部
亞瑪多
喬伊斯
卡夫卡
艾特瑪托夫
阿斯塔菲耶夫
聶魯達
勞倫斯
普希金
高爾基
泰戈爾
契訶夫
歌德
馬雅可夫斯基
雨果
巴爾扎克
茨威格
萊蒙托夫
馬克·吐溫
西蒙
波特
……

文摘

書摘
索爾·貝婁
他的書在中國出版較多。我最喜歡的有《洪堡的禮物》和《赫爾索格》。我一直感到奇怪的是,當代作者很少議論這位了不起的作家。我幾乎沒有讀過比他更幽默更機智的作家了——他用這一切稍稍遮掩著心底深切的悲涼和憐憫。
他的這方面的巨大才能,使得其他專事調侃、用嘲弄的筆風描敘當代生活的作家頓失光彩。他讓人想到這方面的其他作家都是輕量級的。
人性中最曲折最隱秘的部分也難以逃脫他的眼睛。這是一雙萬里挑一的眼睛——穿透力、視角、目光的性質……一切方面都是那樣卓越。
他的著作給人豐富華麗的感覺。這絕不僅僅是形式問題,而是它所包含的內容給人的感想和聯想。
他的思維常常到達最為偏僻的一些角落,令人嘆為觀止。他最好的幾本書都讓人覺得細緻堅密,容量極大,幾乎可以無數次地重讀而不致煩膩。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是他最近的一本書,幽默和機智似乎一如既往。不過細讀下來,還是可以隱隱地感到活力降低了,它沒有了鼎盛期的那種巨大的蓬勃的生力。
貝婁的作品由於僅僅止於悲涼的心情、無望的冷嘲,缺少某種堅定性,所以也稍稍缺少了一種“偉大感”。
他和他的作品
索爾·貝類 美國作家
1915 6月10日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拉欣鎮的一個商人家庭。父母是俄國的猶太人。
1924 全家移居美國芝加哥。
1937 獲西北大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第一次結婚。
1944 以預備役身份應徵入伍。發表第一個長篇小說《掛起來的人》。
1946 去明尼蘇達大學英語系執教。
1947 發表長篇小說《受害者》。
1952 去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創作中心任研究員。
1953 發表長篇小說《奧吉·瑪琪歷險記》,聲譽陡起。
1956 第二次結婚。
1959 發表長篇小說《雨王漢德遜》。
1961 第三次結婚。
1962 獲西北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被芝加哥大學聘為教授。
1964 長篇小說《赫爾索格》出版。
1965 獲法國國際文學大獎。
1968 被法國政府授於“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1970 發表長篇小說《賽姆勒先生的行星》。
1975 長篇小說《洪堡的禮物》出版。
1976 獲諾貝爾文學獎和美國普利茲文學獎。
1982 發表長篇小說《系主任的十二月》。
1987 發表長篇小說《更多的人死於心碎》。

蘭波
他讓人想到一種奇蹟。天才和藝術的成熟,它的展現,總需要起碼的時間和過程。而蘭波似乎把這一切都省略掉了。讀他十幾歲的詩作,人人都會對天才產生一種深刻的神秘感。遙遙感知著那個奇特的、也許幾百年才會出現一個的靈魂,想像著人生的全部奧秘和美好——人的無窮無盡的創造能力——無法不陷於深深的感動。
他的作品很少,譯過來的又是一部分。我們怎樣領略這個早熟的詩人?魏爾倫曾經這樣描繪這個了不起的少年:“這個人是高大魁梧的,幾乎是運動員般的敏捷矯健,臉像被放逐的天使那樣,完全是橢圓形的,一頭亂蓬蓬的栗色頭髮,眼睛則屬於那種令人不安的淺藍色。”
像很多真正的天才人物一樣,難以言喻的強大生命力使其狂躁不安,在大地上來復奔走,毫不憐惜地折騰著自己。他做過好多種職業,經商、當兵,最後又早早夭折。我特別搞不明白一個詩人是怎樣經商的,因為我恐懼今天的商人。
他和他的作品
蘭波 法國詩人
1854 出生在法國工業小城沙勒維爾。 由於父母不和,自幼悒鬱寡歡。
1870 開始外出流浪,多次去巴黎,到過比利時、德國和英國。結交詩人魏爾倫,關係密切。
1871 同情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動,發表詩歌《巴黎戰歌》和《巴黎市民又多起來》。在比利時和魏爾倫發生衝突,被魏爾倫用槍打傷。
1873 發表詩歌《地獄裡的一季》。
1876 參加荷蘭殖民武裝到爪哇服役。
1881 到亞丁港經商。後去阿比西尼亞參加販運軍火的貿易。
1891 病逝於馬賽。其詩作現存140首左右,主要為16至19歲所作。

卡夫卡
他的作品不多。但我們從文學史上卻難以找到像他這樣完整的、簡潔的作家。他對現代主義的不可替代的貢獻,使不少人把他歸於了大師級——這肯定會讓固執的東方作家感到茫然。因為我們這兒,“大師”是一個高聳偉岸的概念,有著相當固定的標準和色彩。
其實在卡夫卡這兒,是否“大師”已經不那么重要了,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完全無視“大師”們的傳統。這真是少見的一類生命的感悟,那么新奇又那么淳樸——我們常常發現新奇的東西往往是不那么淳樸的,所以有時那些獨特性是要大打折扣的。而卡夫卡能夠真實地生活在他的想像中,想像激動了他也指導了他。他在想像中獲得和汲取了現實世界中絕無僅有的一份健康。
他的想像從那只有名的大甲蟲(《變形記》)開始,被千萬人議論開去。那一次想像的結果是顯豁凸露的,所以不求甚解的大眾讀者也可以津津有詞談個不休。在我看來,最能代表他的特異思維的,倒不一定是那一篇和那一類。比如他的另外的文字,長篇,或者是那封寫給爸爸的著名的長信,就重要得多。
卡夫卡的一切,主要是內容而非形式。一些從形式上入手借鑑的,必然得個皮毛。他是一個不滅的、特別的靈魂。這個靈魂永遠訓戒和啟示著人類。
他和他的作品
卡夫卡 奧地利作家
1883 7月3日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百貨商人。
1901 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後轉修法律。結識馬克斯·布羅德,並在他的影響下開始創作。
1906 取得法學博士學位。
1907 開始文學創作,並進入布拉格一家義大利私人保險公司任職。
1912—1914 完成短篇小說《變形記》和《判決》。創作長篇小說《美國》(未完成)。
1914 5月底在柏林與費麗絲·鮑爾訂婚,7月解除。
1917 7月與費麗絲·鮑爾第二次訂婚,12月解除。
1914—1918 創作長篇小說《審判》。(未完成)
1918 結識尤麗葉·沃里澤克。
1919 在布拉格與尤麗葉訂婚。
1920 結識捷克女作家米倫娜·耶森斯卡,隨即與尤麗葉解除婚約。
1922 創作長篇小說《城堡》。(未完成)
1922 5月和米倫娜最後一次見面。7月底因病離職退休。
1923 遷往柏林。創作短篇小說《地洞》。
1924 在維也納附近的基爾靈療養院病逝。死前曾要求好友布羅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無例外地予以焚毀”。
1950—1958 布羅德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總共九卷。囊括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包括書信和日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