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藝術

人生的藝術

《人生的藝術》是2010年6月1日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瀨溟。

基本介紹

  • 書名:人生的藝術
  • 作者:梁瀨溟
  • ISBN:9787561338278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6-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資料,編輯推薦,書評,

內容簡介

梁先生生前著有大量探討人生、治學等方面的文章,此次我們從梁先生眾多關於人生和治學的著述中精選出數十篇,按照其所論述的主題將其分為上下兩編。由梁先生的長子梁培寬先生親自審定篇目,並將本書命名為《人生的藝術》。梁漱溟先生自謂問題中人,並且將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探求人生、社會和學術的問題之中,在本書中,先生細膩坦誠的筆觸之下,其艱難跋涉探求人生、治學、社會等問題之解決途徑的躅躅身影清晰可見;而先生九十多年的人生軌跡中學習之歷程、思想之嬗變以及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精神也纖毫畢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從而為了解和研究中國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經歷、學術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豐富而翔實的資料。《人生的藝術》是從梁漱溟先生眾多關於人生和治學的著述中精選出數十篇,按照其所論述的主題將其分為上下兩編。由梁先生的長子梁培寬先生親自審定篇目,在本書中,先生細膩坦誠的筆觸之下,其艱難跋涉探求人生、治學、社會等問題之解決途徑的躅躅身影清晰可見;而先生九十多年的人生軌跡中學習之歷程、思想之嬗變以及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精神也纖毫畢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從而為了解和研究中國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經歷、學術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豐富而翔實的資料。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中國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原名煥鼎,字壽銘。祖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1911年加入同盟會京津支部,任該會機關報《民國報》編輯兼記者。1916年任南北統一內閣司法總長秘書。1917—1924年,應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學印度哲學講席。1929年任河南村治學院教務長,並接辦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與梁仲華等人在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最高國防參議會參議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為促進團結抗日,參與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1941年該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梁漱溟任中央常務兼同盟機關刊物《光明報》社長。1946年任該同盟秘書長。1950—1980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此後任全國政協常委及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等職。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梁漱溟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原名煥鼎,字壽銘、蕭名、漱溟,後以其字行世。生於北京,祖籍廣西桂林,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後自學。1917-1924年執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30-1937年從事鄉村建設活動。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為國事奔走,謀求國內團結。
梁漱溟先生一生著述極豐,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學概論》、《究元決疑論》、《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論文集》、《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鄉村建設大意》、《鄉村建設理論》、《朝話》、《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我的努力與反省》、《東方學術概觀》、《梁漱溟教育論文集》等數十種。
梁先生生前著有大量探討人生、治學等方面的文章,此次我們從梁先生眾多關於人生和治學的著述中精選出數十篇,按照其所論述的主題將其分為上下兩編。由梁先生的長子梁培寬先生親自審定篇目,並將本書命名為《人生的藝術》。

圖書目錄

上編 我生有涯意無盡
人生的意義
三種人生態度
合理的人生態度
合理的人生生活
人生在創造
我之人生觀如是
生命的歧途
我自己的長短
我的信念
談生命與向上創造
一般人對道德的三種誤解
道德為人生藝術
一個人的生活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
如何可以使人的行為合理
日常生活的態度
吾人的自覺力
吾儕當何為
在吾人一生中的青年期
欲望與志氣
發心與立志
言志
談習氣
懺悔——自新
心理的關係
心理的調整
談兒童心理
青年與時代
青年修養問題
調整自己必親師取友
朋友與社會信用
朋友與信
擇業
秋意
新年的感觸
吾人的生活與家庭
我的生活實情
如何成為今天的我
下編 心期填海力移山
東方學術之根本
談戲
中國文化問題
中國文化的兩大特徵
中國文化問題略談
中國本位文化宣言
如何創造中國的新學術
東西人的教育之不同
中國社會構造問題
中國人的長處與短處
中國民族的力量
中國士人的心理
中西學術之不同
中西醫學比較觀
宗教問題講演
理性與宗教之相差
理性與理智之分別
談學問
儒術
在孔子哲學第一次研究會上的演講
孔子真面目將於何求
孔子學說之重光
談佛
佛理
求學與不老
研究問題所需的態度
精神陶煉要旨
沒有勇氣不行
真理與錯誤
成功與失敗
對異己者的態度
我們應有的心胸態度
開誠布公以立信
後記

圖書資料

作 者: 梁漱溟 著
人生的藝術
出 版 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11-1
字 數: 238000
頁 數: 250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1338278
包 裝: 平裝

編輯推薦

·學貫中西的智者 “中國最後一位儒者”
·敢與毛主席“唱反調”的“非右派分子”
·國學大師梁漱溟 談人生、論治學
一個人、一位學貫中西的學者、一位敢於直言的智者;一輩子、一生筆耕不輟勤著述、一生秉筆直書悟人生;他是一座文化的高峰,他是一個倔強的坐標。
梁漱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者、哲學家、思想家、活動家、政治家,諸多名號後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梁漱溟?梁漱溟先生給世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只有上世紀50年代他曾在某次會議上當眾頂撞毛澤東,和他那張攝影於上世紀80年代嘴角堅毅目光炯然的晚年照片。人們敬佩他不屈於權勢的性格,卻並不知道他的學問文章。這些文章收在《人生的藝術》中,是為其長子梁培寬先生所審定之新書,目的旨在總結梁漱溟對人生對世道的論述,藉以管窺其思想精華所在。
生命的和諧,也就是人生的藝術。所謂生命的和諧,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諧;同時,亦是我的生命與社會其他的人的生命的和諧。
所謂人生的藝術,就是會讓生命和諧,會作人,作得痛快漂亮。
——梁漱溟

書評

“爭諫”背後的儒者風骨
——評梁漱溟新書《人生的藝術》
1953年9月的一個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第27次會議正在北京懷仁堂內舉行。在身著舊式長衫的梁漱溟一段發言過後,毛澤東的臉立刻沉下來,並不斷地喃喃自語,顯得非常生氣。梁漱溟顯然也發現自己已經激怒了毛澤東,於是馬上要求再次發言。但是他剛一開口,毛澤東就打斷了他的第二次發言,幾百名與會者一瞬間都驚恐地盯著發言者的講台,幾乎沒有一個人見過毛澤東這樣發過脾氣,空氣都凝固了。
在先前的發言中,梁漱溟大膽批評了政府關於採納蘇聯經濟發展模式的決定,這一幕多少讓我們看到一點“爭諫”的意味,成了儒家傳統最後一次有意識的公開展現。這箇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固執的儒者,在這場衝突中顯得弱勢而孤獨,然而他長期以來在道德上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卻被當時稱作是中國“最後一名儒家大師”、“最有骨氣的人”。
梁漱溟的第二次發言究竟要說些什麼,我們已不得而知,因為中國千百年來的儒學傳統已經在這最後一句爭辯中落下了帷幕,從此被請進了博物館。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只能到梁漱溟先生的思想遺產中去尋找答案。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最近將梁漱溟一生的著作中最為重要的、經典的雜文和學術講稿及部分從未示人的遺稿集結成冊,並由梁漱溟的長公子梁培寬先生親自審訂出版了《人生的藝術》一書,為我們了解這位一代大儒的文人風骨和思想精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分別向我們展示了梁漱溟一生對兩個問題的苦苦探求和思索——人生問題和中國社會問題。上篇探討人生問題,多為精闢簡練的小短文。讀這一部分,我們如同和一位儒雅嚴肅的老先生對坐,聽他談人生,談道德,談志向,談修養。他言語精煉而字字珠璣,懇切卻又嚴厲。在人生問題上,他眼見當時的社會在波瀾起伏的轉型期所遭遇的道德和價值上衝擊和搖擺,深感傳統道德觀念和人生意義的重要性,迫切地想要回復和穩固世人高尚的道德修養和積極的志向追求。
在下編中梁漱溟展現給我們的是另一種大氣而深刻的學者風範。在這一部分,他往往長篇大論侃侃而談,使讀者感受到一種睿智的感染力。他深入地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中肯地提出批評和褒揚,為中國學術和文化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懇切的建議。他論述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細緻地分析二者的差別和優劣,言談間對中國傳統智慧的褒揚和熱愛展露無遺。他解讀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民族心理,結合當時的社會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這本書完整地為我們展現了一位優雅而又帶著些須執拗的大儒的形象。說他保守也許並不為過,但此時保守不再是一個簡單貶義的詞語。他並不固守傳統中國的一切,而是有所揚棄,而對於其中的精華,他固執地堅守著不願意放棄。他對於這個國家有著一種超乎個人的溫情和敬意,而對於千百年來作為國家根基的農民更是有著深厚的情感,並且終其一生獻身於鄉村工作。
此時,我們不難再理解他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的那一場衝突,兩人雖然立場不同,卻同為堅定而誠摯的愛國者。梁漱溟骨子裡對於這個國家的情感以及他對於儒家道德那種根深蒂固的信仰,使得他不憚於冒犯這位高高在上的毛澤東。“最有骨氣的人”這一頭銜,加在梁漱溟的頭上,恐怕是再貼切不過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