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海外文摘25周年紀念

《人生百味:海外文摘25周年紀念》講述人生,這是人們議論最多的話題,也是最難解的課題。人生沒有固定的程式,每個人都在走著自己的路,用生命書寫著自己的歷史。

基本介紹

  • 書名:人生百味:海外文摘25周年紀念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語言:中文
簡介,意義,書摘,

簡介

人生百味》一書,通過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故事,再現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真人真事,展示不同的生活場景和各異的心路歷程:富裕的、貧窮的、幸福的、苦難的、歡樂的、悲哀的……人生是如此的百味雜陳,繁紛多變。但不管處境如何,人們還是在孜孜不倦地尋覓著、忙碌著。
海外親歷》刊載的是外國人身邊發生的溫情雋永的小故事。這裡有激人奮進的“心靈雞湯”,有對生命、情感的領悟與回味。有對朋友、親人的關愛與陪伴,有對成長記憶的分享與追溯,文筆輕盈細膩,字裡行間洋溢著生活的真趣與真意,讀來別有一番滋味。閱讀這套叢書,你會感受到愛的力量,愛會給人以希望,有愛才有幸福和歡樂。

意義

這套《海外文摘》叢書,匯集了“海外親歷”和“人生百味”兩個欄目近年來所發表的精彩文章。幾百個獨立成篇的小故事,有著很強的可讀性。雖不能自封是雋永箴言,但確實寓意深刻,具有醒世之功能。
在紀念《海外文摘》雜誌創刊25周年的時候獻給讀者的這份厚禮,也是向祖國改革開放5O周年所取得偉大成就的祝福。
記得20年前,在國門初開的時日,海外文摘雜誌社舉辦了一次“海外親歷”的徵文活動,訊息一經發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異乎尋常的反響。著名作家冰心、蕭乾、外交家章文晉(時任中國對外友好協會會長)、王殊(中國第一任駐聯邦德國大使)、著名新聞記者田流(曾任《人民日報》記者部主任)、楊翊(時任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等名家欣然出任徵文評審。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以美文拔得此次徵文的頭籌。編輯部精選了100篇優秀徵文出版了《百人海外親歷記》一書,冰心老人親筆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名人薈萃,美文共嘗,一時成為文壇佳話。
從此,《海外文摘》雜誌設立了這個獨具特色的欄目——“海外親歷”。要求刊載的文章必須是親身經歷、真實可靠。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海外親歷”這個欄目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文章越來越精彩。它的作者由初期以外交界、新聞界因公出國的人士為主,逐漸擴展到各行各業、各種身份的人士。人們可以自由出國,去探親、去旅遊、去經商、去求學。今天中國人的足跡踏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他們的行蹤中,我們可以了解非洲土著居民的原始生活,感受維也納金色大廳那動人心弦的旋律,見識華爾街金庫的黃金寶藏,欣賞北歐那秀麗的風光……總之,“海外親歷”講述了形形色色真實而生動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異域風情的魅力,破解我們對國門之外的迷惘,為我們了解世界提供了捷徑。讓我們在開闊眼界的同時,獲得有益的經驗、教訓。
另外,這些故事本身還展示著一個鐵的事實,那就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有著卓越的創造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生存和發展,傳播中華文明,吸收異域精華。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繁衍昌盛,興旺發達的內在動因。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里,這種優秀的民族品格,更是得到了充分的發揚。
人生,這是人們議論最多的話題,也是最難解的課題。人生沒有固定的程式,每個人都在走著自己的路,用生命書寫著自己的歷史。《人生百味》一書,通過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故事,再現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真人真事,展示不同的生活場景和各異的心路歷程:富裕的、貧窮的、幸福的、苦難的、歡樂的、悲哀的……人生是如此的百味雜陳,繁紛多變。但不管處境如何,人們還是在孜孜不倦地尋覓著、忙碌著。
大家都在尋找愛,愛是人生永恆的主題,有愛人生才有溫暖。讓世界充滿愛,為社會創造和諧,這是編輯此書的初衷。
閱讀這套叢書,你會感受到愛的力量,愛會給人以希望,有愛才有幸福和歡樂。生活並不都是坦途和溫床,我們要勇敢去面對,樂觀對待一切挫折和苦難。法國作家大仲馬說的好:“人生是一串用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樂觀的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現在和未來,愛需要樂觀,社會需要笑容。

書摘

把自己的生活變為最好的時代
這些日子,有不少人失業下崗,找不到工作,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當年。那時,我剛離開出生長大的故鄉——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農場。我在小鎮切爾謝找了一份鐵路局電報發報員的工作。我上的是夜班,從下午四點直到半夜。值班的時間很長,我需要有些事可做來打發時間,避免讓自己悶得發慌。所以,我決定把自己的吉他帶在身邊。閒時拿出來自彈自娛,邊彈邊唱。那時,正值大蕭條時期,鐵路局也和現在一樣,入不敷出。大批工人下崗,看樣子,好像我也將很快加入失業大軍。
一天晚上,我值班,正在彈著吉他唱歌,一個男人走了進來。這人我不認識,他是來小鎮看望他妹妹的。他要發一份電報。“別停下來,”他對我說,“接著彈吧。”於是,我彈著吉他為他唱了幾支歌。
“孩子,”他說,“你該到廣播電台去找份工作,你唱得不錯。”然後,他寫好了電文,遞給我,我看見他的簽字是“威爾·羅傑”,我肯定聽說過他,因為他曾為一些報紙寫過專欄作品,在百老匯也是個挺有名的人物。但是,當時,我並沒有認出他來,因為他還沒有走向銀幕。再說呢,即使他已經拍過電影,但當時的小鎮切爾謝也還沒有一家電影院呢。
他走了以後,我才反應過來原來我遇到了一個名人。後來的一段時間裡,我暗自思忖,如果威爾·羅傑都說我不錯的話,我可能真的應該試一試。
這么一想,我有了勇氣。我試著走出小鎮,尋找能給我機會,讓我唱鄉村牛仔歌曲的廣播電台。後來,我終於在圖爾薩找到了一家這樣的電台。
那時,全國的廣播電台都充滿了蕭條時期的壞訊息。我要到俄克拉荷馬州以外的地方去發展歌唱事業的想法在當時似乎並不被看好。但是,有一天,我讀到拉爾夫‘瓦爾多·埃默生曾說過的一段話:“如果我們知道怎樣利用機遇的話,那么,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就會和其他任何時代一樣,是一個非常有利於自己發展的時代。”
“對極了!那就是真理!”我對自己說。我把這些話想了很久,最後,我決定到紐約去,尋找那裡的唱片公司。
機會被我找到了,我終於灌制了—張美國西部歌曲的唱片,並且,我的這張唱片很快便暢銷起來。不久,我又到了好萊塢,在影片裡扮演唱歌的西部牛仔角色。
這件事讓我懂得,如果你正確地估量自己,善於抓住所有的機遇,然後儘量行動起來,去爭取,去努力,去做,你就能發現該做些什麼,就能真正把你自己生活中的這個時代變為“最好的時代”。
不管這一切在開始的時候看上去是多么地艱難,也不管你生活的那個時代實際上並非一個最好的時代,你的未來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
不棄小利終成大業
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從不嫌棄小利起步,然後終於聚沙成塔成就大業。成功後又堅持富而不奢的作風,進而使企業保持長盛不衰。
猶太人馬克斯出身於波蘭一個貧窮的家庭。19歲時他隻身闖蕩英國。由於他不懂英語而不便於討價還價,便把所有貨物清一色標價並打出招牌:“不要問價錢,所有貨物一律一便士!”這招果然引來很多顧客。兩年後,他打下了基礎站穩了腳跟,便與有生意頭腦的斯賓塞合夥成立了馬克斯一斯賓塞公司。他們秉承不嫌利薄、穩步積累的經營原則,逐漸成為英國最大的零售公司。然後步步為營,在全英國陸續開了260多家連鎖店,每周接待1400多萬顧客,成了英國無人不曉的公司。一次,一位電視台記者在公共場合採訪了柴契爾夫人,問她的內衣是從哪裡買的,她反問道:“當然是馬克斯一斯賓塞公司了。怎么啦,不是人人都上那買嗎?”
日本福岡的尼西奇公司原來是生產雨衣、游泳帽及防雨篷等產品的企業。一個偶然的機會,老闆多川博發現了被市場遺忘的角落:為嬰兒生產尿布。大企業對它不屑一顧,小企業又嫌它利潤少。但年年都有百萬嬰兒出世,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專門發現這種被人瞧不起的商品,他認為別人不乾,等於把大好的市場拱手相讓。他決定轉產全力生產尿布,把企業更名為尼西奇尿布公司。他大力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嚴把質量關,使產品成了搶手貨。經過數十年不間斷的努力,產品在吸水性、透氣性上日臻完美。在20世紀80年代,產品不但壟斷了日本市場,而且遠銷世界70多個國家,成了聞名全球的尿布大王。
美國人艾富雷得·佛勒從小嘗盡了貧窮滋味,18歲那年獨自到波士頓打工,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由於沒有資金又無資源,他只好乾起了別人瞧不起也不願乾的刷子經營行當。他走街串巷,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從一分一角積累,多年後,他終於開了一家製造刷子的工廠。“二戰”爆發後,他發現美國士兵仍然用布條擦槍,便來了主意:何不生產一種擦槍的刷子呢?經過認真研究反覆改進後,他生產出了軍方滿意的擦槍刷子,國防部一次性就訂了4300萬把。從此他一下跨入了富豪行列,成了名副其實的刷子大王。
香港地區的劉天就創辦妙麗集團時宣布,他出售的商品如果不比其他店的便宜,就寧願按價格的5倍賠償。此口號掛滿了店內外,吸引了不少市民,薄利多銷的政策使效益一直穩步上升。德國的阿爾迪商店在開業時宣布,本店出售的商品要比本市的最低價格還低3%,如果顧客發現某商品沒達到這個低價,可以隨時到店裡補回差價,並且可以得到重獎。顧客非常青睞該店,有時因顧客太多,找零不便,商店就乾脆去零收整,又使顧客多得實惠。如此一來,財源真是擋不住。這種策略堅持多年後,該店在全國開了無數家連鎖店。
與不放棄小利相同的是,當財源滾滾時而不隨意糟蹋小利,因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洛克菲勒享年98歲,總共賺到了10億美元,被人尊稱為石油大王,成為19世紀美國三大富翁之一。雖然擁有億萬財富,可洛克菲勒的個人消費卻十分節儉。他想的不是隨意揮霍,而是要慷慨地回報社會。他一生累計捐款達5億美元之多,用於資助學校,或創辦慈善機構。他用行動證實了對金錢的精闢見解:“我非但不做金錢的奴隸,而且要把金錢當敞奴隸來使用。”
一次他想乘公共汽車回家,就跟秘書借了1角零錢,還認真地囑咐說:“你一定要提醒我,可別忘了還。”秘書沒當回事說:“你不必在意,1角錢算不了什麼。”洛克菲勒很是當回事說:“可不能這么看。把1塊錢存到銀行,要整整2年的時間,才能拿到1角錢的利息。”
洛克菲勒常到一家熟識的餐館吃飯,每回填飽肚子,都要給服務員15美分的小費。有一天不知什麼緣故,他只付給服務員5分錢。那人當即抱怨說:“如果我像你那么有錢,決不會吝惜1角錢。”洛克菲勒付之一笑說:“正因為如此,你才會給別人端盤子。”
薩姆·沃爾頓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一個小村鎮,可以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父親為人老實本分,做過銀行職員、保險代理和經紀人,總能把客戶處成朋友。母親天生就有那么一種意志和衝勁,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會始終如一地做到底。沃爾頓的許多優秀品質,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和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