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第一季

人生一串第一季

《人生一串第一季》是由bilibili和旗幟傳媒聯合出品的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專題紀錄片,共6集。

該紀錄片以展現全中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燒烤文化為主題,涉及近30個城市的500多家燒烤攤。

該節目於2018年6月20日起每周三20:00在bilibili播出。2019年7月3日起每周三21:10在廣東衛視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人生一串第一季
  • 外文名稱:The Story Of Chuaner Ⅰ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專題紀錄片
  • 導演:陳英傑
  • 製作公司:bilibili、旗幟傳媒
  • 首播時間:2018年6月20日
  • 播出頻道:廣東衛視
  • 播出時間:每周三20:00(bilibili);每周三21:10(廣東衛視)
  • 線上播放平台:bilibili
  • 每集長度:30分鐘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期數:6期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發行信息,播出平台,播出信息,收視率,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從雲南昭通的牛肉小串,到塔克拉瑪乾沙漠的紅柳烤串,再從廣西百色的炭烤豬眼睛,燒烤攤遍布祖國大江南北,且極具地域特色。用鏡頭記錄街頭巷尾,講述平民美食和市井傳奇,以最獨特的視角真實展現燒烤美食背後的獨特情感。在展現每一串燒烤的魅力往事的同時,也表達出最真實的美味體驗。
人生一串第一季

分集劇情

第1集 無肉不歡
  四川西昌小二哥的涼山小豬肉,長竹籤串、大火盆烤,肥肉粘口不膩、瘦肉肉味濃郁。雲南昭通牛肉小串,大火快烤,穿熟即吃,肉嫩料足,滋味無窮。新疆尉犁烤全羊,入饢坑烤制,燜烤結合,受熱均勻,焦嫩適度,滋味鮮美。廣東湛江烤生蚝,活蚝開殼後稍加清洗,直接置於炭火上燒烤,以蚝肉中蘊含水分為汁,滋味鮮美。匯聚天南海北,走獸潛“魚”,實乃一場實打實的饕餮盛宴,對於那些“無肉不歡”的夜食者來說,無異於視聽和欲望的雙重誘惑與刺激。
第2集 比夜更黑
  吉林遼源小軍烤蠶,鮮活穿串,烤熟烤透,連皮帶肉,酥脆香口,另一種烤法錫紙烤制,更多的調料,更鮮重的口味。烤蛾子,拔掉翅膀穿串,大火外皮酥脆,文火煎熬內部,外酥里嫩。烤青蠶,火力滲透,水分消散,酥到骨子裡的脆感。廣西百色萍姐烤豬眼,精準火候,不斷翻動,最後滋滋冒油,彈性十足。廣州活潑哥烤鮑魚,噴灑清酒,凸顯鮑魚的鮮味。重慶劉哥烤腦花,表皮微脆,裡面香嫩軟糯;江蘇徐州老王烤羊球,大火旺烤,火上切十字刀花,調料入味,軟糯彈嫩,香氣四溢;油腰子,嫩烤,卷上特色烙饃,獨特質感。燒烤重口味,能吃到一起的,都是難得的緣分,敢一起嘗試的,都是過命的交情。而充滿誘惑的那一口暗黑滋味,則是燒烤和夜晚,永恆的默契。
第3集 來點解藥
  湖南長沙小攤位的烤韭根,過水浸泡,掌握火候,鮮辣和清香並存;遼寧錦州飈哥烤乾豆腐捲兒,將大辣椒,火腿腸,過水金針菇進行融合,最後辣椒的清香,火腿腸的肉香,金針菇的滑口,再配上濃濃的豆香,四種混合的口感讓人難忘;吉林長春郭老闆炭缸烤土豆,燜烤加熏蒸,配上秘制醬油,外酥里嫩,細密沙口。雲南彝族自治州李碧烤濕豆腐,文火慢烤,表皮香脆不焦,內部軟嫩彈牙。湖北宜昌茄子妹烤茄子,秘制蒜蓉,溏心雞蛋,最後加上本地茄子,肥美嫩滑。也許你記不得,曾經吃過的燒烤攤;也許你所在的城市,也在發生巨變。但多年以後,你仍記得的,還是那份熟悉的味道,和陪你吃燒烤的那個人。
第4集 牙的抗議
  四川宜賓趙琳烤豬鼻筋,大火出香,小火入味,薄薄的膠質,“咯吱咯吱”的快感。遼寧海城三里橋烤心管,大火快烤,獨特的脆感。山東煙臺老城區阿宋烤海腸,快火烤制,十足的嚼勁兒搭配上內部鮮美的湯汁,真叫一個爽。湖南嶽陽王陽曆烤牛油,小火慢烤,最後給食客油脂在牙縫間流竄的快感。西安楊姐烤板筋,有勁道,不粘牙。大江南北,牙的感受,至關重要。
第5集 骨頭骨頭
  寧夏銀川寶子烤羊蹄,烤滷過的羊蹄,軟爛的表皮再次恢復彈性,在介於焦與糊的微妙瞬間,皮的滋味兒,筋的彈性,烤的焦香,滷的回甜。遼寧錦州五哥烤螃蟹和烤鳳爪,滷好的河蟹放涼,中火,翻轉六到七次,白色的蟹肉,粘著烤化的蟹黃,粗暴中帶著細膩;烤鳳爪,先鹵後烤,有筋有皮有脆骨,口感豐富,嚼起來痛快。雲南昆明尹大姐生烤雞腳,火候掌握精準,水分和油脂不能過分流失,讓皮、肉、筋、骨,達到味道和口感的平衡。安徽滁州老孟烤龍蝦,烤制時間嚴格限制在2分鐘以內,鹹重提神的口味,猛火炙烤的炭香,融合了十三香口味的辣,大快人心。  
繼續看6集
選集
選集
分集劇情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16年夏天,旗幟傳媒總經理王海龍和紀錄片導演陳英傑在路邊攤兒閒聊時提出想拍“燒烤”美食紀錄片,這讓陳英傑眼前一亮——燒烤很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美食,拍出來一定會有人看。燒烤攤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每個人的共同記憶,它是這代人生活的共同主題,王海龍相信大部分觀眾對這個主題是很有感觸,做紀錄片容易產生共鳴。而且“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每年大量出品美食紀錄片,從地方小吃到廟堂佳肴幾乎所有的美食都被拍了個遍,而“燒烤”這個幾乎所有人都吃過的食物卻無人問津。陳英傑認為可能是拍燒烤有著無法迴避的一系列爭議問題:健康生活導向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對市容市貌是否有影響,可能還有大量抽菸喝酒鏡頭,然而這就是燒烤攤的原生態。這意味著它不適宜在傳統電視台播出,網路平台給創作者較大的自由空間,王海龍便選擇了bilibili作為該紀錄片的首輪獨播平台。
前期規劃
確定了“拍什麼”,“怎么拍”又是一個難題。因為天南海北那么多燒烤攤,可是做起來都差不多,它裡面的差異性實在太微小,沒有那么多門道。
陳英傑很快列好了六集大綱,並打算從地理、人文、食材源頭的方式架構拍攝思路,然而這種典型的電視台風格很快被否決了,因為不太符合網際網路輕鬆、有趣、小處著眼的調性。陳英傑和王海龍兩人討論許久,決定按照食客點菜的順序來拍。常要吃得過癮會點肉,接著點幾樣有嚼勁的東西比如脆骨,有的人克制一點喜歡吃素,有的人要表現與眾不同,那就再來點腦花、大腰子。如此,看完六集,相當於吃掉葷素搭配的一整桌燒烤。特立獨行的風格也由此確立,王海龍表示,暗黑氣質的片頭曲、北方菸酒嗓的旁白、放飛自我的撰稿、直落靈活的剪輯,甚至是片尾彩蛋就一併出來了。
開播前,總導演陳英傑攬下了配音的活兒,河北廊坊出生的他雖然國語不錯,但也沒有正經學過配音,大伙兒都覺得他飽經風霜的菸酒嗓特別符合紀錄片的調性。
如何選擇燒烤攤,是攝製組面臨的一大難題。陳英傑表示,在拍攝前,攝製組通常會通過當地論壇、公眾號以及當地人的推薦進行初篩,絕不用評分軟體找網紅店,而是著重尋找最具當地燒烤特色、有市井生活氣息,且真正被當地人認可的燒烤小攤。
該紀錄片有一期是以烤昆蟲、活生鮮、特殊部位等“暗黑系”燒烤為主題,陳英傑認為“暗黑”主題正是為了“獵奇”心理的吃貨專供,也意在豐富觀眾對中國多元燒烤文化的了解。然而令觀眾“接受無能”的,是攝製組用高清鏡頭,記錄了店主擠昆蟲內臟、串活昆蟲、挑揀豬眼等重口味過程。陳英傑解釋稱,處理食材最能展現燒烤人生活中的韌勁兒,因為觀眾一般很難看到他們真實生活的樣子,但他們做暗黑食材時的那種淡定,其實就是最能體現生活特色和市井氣質的時刻。
拍攝過程
該紀錄片拍攝內容的比重上嚴格控制——七成的食物,二成的人,一成的故事。大量的鏡頭瞄準爐火上滋滋冒著油的食物,各式各樣噴著熱辣香氣的佐料。首要目的是把觀眾看餓了,既然是拍“燒烤”,首先得讓人有食慾。拍攝團隊更多聚焦於二、三線城市,甚至偏僻的鄉鎮、農村,儘量回到美食的原發地,因為原發地最有燒烤的地域特色。
雖然該紀錄片一集只有30分鐘,每一集都要講述3到4個燒烤攤的故事,但通常攝製組拍攝一個燒烤攤便需要四五天時間。第一天主要用於和攤主溝通,讓攤主習慣面對鏡頭。而剩下三天則全部用於拍攝食客以及燒烤的製作過程。陳英傑表示,燒烤與其他美食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不同,很多燒烤攤環境十分狹小,大的機器、錄音話筒、燈光設備完全無法進入操作間,因此大部分拍攝必須要在自然光下完成。但由於燒烤又身處“夜生活”之中,拍攝都要在半夜開機,這也為拍攝徒增不少難度。拍攝團隊經常是上半夜拍人物、拍狀態、拍瞬間;等下半夜沒客人了,再重點拍食物。經常第一天拍的素材全是不能用的,第二天開始才能拍到幾個不錯的鏡頭。通常拍攝結束後,所有設備都會有很濃的燒烤味,換鏡頭時也難免有油煙躥進去,所以拍攝者經常要反覆擦拭鏡頭,因為油煙在視覺上並不容易被發現。

主創團隊

執行製片人
高雯佳
總導演/解說
陳英傑
作曲
阿鯤、志偉
撰稿
陳英傑、張岳明
統籌
彭源
錄音
張志宇
宣傳顧問
浦軍
後期監製
徐天淳
字幕
董娜、肖冰傲
調色
視翔映畫
包裝
邊昊澤
錄音組長
李明堯
宣傳主管
劉洋婕
後期混音
牛志勇、李明堯
聯合出品
Bilibili、旗幟傳媒
片尾製作
李伯男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集片尾字幕,

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詞曲演唱者形式
段汁
舊北樂隊
片尾曲

幕後花絮

  1. 《人生一串第一季》在正式播出前,近一半記錄的燒烤攤因拆遷或更改門面而不復存在,而一些屬於夜晚的動人畫面被捕捉到,煙燻火燎的燒烤攤兒也隨著影像保留了下來。
  2. 擔任配音的陳英傑看到第一集的時候,彈幕里有不少反對他的聲音,後來這種聲音慢慢變少了,轉而開始習慣老大哥的絮叨:“一聽就是有故事的人……光聽他的聲音就餓了。”
  3. 陳英傑透露,很多燒烤店都會把拍攝團隊當成蹭吃蹭喝的騙子,燒烤店店主們根本不相信會有人拿拍電影的設備去拍他們。這時候陳英傑就會和他們喝酒,聊天,提前溝通感情。
  4. 該紀錄片中的很多店面都是攝製組誤打誤撞找到的。例如錦州的當地特色是烤豆角和烤乾豆腐,但入住酒店當晚,張岳明與前台服務員聊天時無意得知,當地人經常光顧一家名為“老五燒烤”的老店,一聽這名字就很符合拍攝團隊的路數。去了之後他們發現那家店的烤螃蟹特別好吃,店主老大哥也非常有意思,所以拍攝團隊就臨時選擇了它。
  5. 製作團隊做後期時也是持續長胖的過程。因為他們在看翻來覆去看那些食材在火上烤,油滋滋的,好像很香,還有“滋啦”的聲音,又撒了很多辣椒,過一會兒他們就覺得餓了,這時候吃碗麵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他們集中剪輯的時候,便一齊光顧樓下的燒烤小店,他們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不行就吃兩頓。
  6. 該紀錄片播出後,攤主們的生意一個個火了起來,陳英傑給他們建了一個群,他關心攤主們看完後的感受。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得獎項獲獎方獲獎情況
2018年
第26屆世界科學與紀實製作人大會特別推薦獎
《人生一串第一季》
獲獎
中日韓電視製作人論壇中國代表作品獎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電視節目展評展播的最佳作品獎
第24屆中國紀錄片最佳網路人氣作品獎

發行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首播日期播出時間播出情況
2018年6月20日
每周三20:00
全網獨播
2019年7月3日
每周三21:10
衛視重播

播出信息

《人生一串第一季》在2018年6月在bilibili播出後,收穫B站評分9.8和豆瓣評分9.0的口碑。截至2019年5月,《人生一串第一季》播放量已超過5200萬,並仍以每月100萬的速度上漲。

收視率

《人生一串第一季》CSM59城市網首播收視情況
期數播出日期收視率%排名收視份額%
第一期
2019年7月3日
0.277
8
1.15
第三期
2019年7月10日
0.190
13
0.78
第四期
2019年7月17日
0.192
12
0.78
第五期
2019年7月24日
0.131
20
0.53
第六期
2019年7月31日
0.127
19
0.56
  1.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2. 排名為周三晚間省級衛視所有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作品評價

從西南小鎮到東北縣城,從西北邊疆到東南沿海,紀錄片《人生一串第一季》以充滿“油煙”的鏡頭,接地氣的幽默解說,十分生動地展現了深夜路邊的那份愜意、熱辣也平凡的市井人生。《人生一串第一季》所聚焦的燒烤主題,十分精準地挑動了觀眾舌尖的味蕾、喚醒了他們胃的記憶。對於一部走心的文化作品而言,內里所含的“煙火氣”,絕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還有藉由食物所串起的生活滋味。的確,深夜食堂不僅僅是果腹,更重要的是品嘗美食和交往。而燒烤,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紀錄片的宣傳詞,所謂“敬我們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其實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吃燒烤,更深層的含義是在向觀眾們平凡的生活致敬——這裡有“最長情的告白”,也有“最脫俗的情調”,更有“關於時間的味道”。該片既有真誠的創作態度,亦不乏對真實的表現力、對生活的洞察力。(《人民日報》評)
生活化的表達、高質量的視聽語言是《人生一串第一季》的亮點。它以平易近人的視角聚焦在燒烤這類平民美食上,同時又用電影級的手法呈現了燒烤的煙火氣,以及製作和食用燒烤的人。(財報網評論)
《人生一串第一季》在題材上就比一味模仿《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類紀錄片占得了先機。捨棄精心設計的鏡頭美感,真實還原燒烤攤上的市井風貌,這樣寫實的畫面更易使觀眾產生心理的共鳴。無論是拒絕擺拍的態度還是對小攤和食客進食的真實還原,以及保留具有燒烤氣質的粗糲畫面,都表現出了創作者對燒烤中煙火氣和市井氣的充分理解。而通過該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市井氣和煙火味不僅僅停留在創作理念中,更在創作內容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該片利用說書般的調侃語調,不僅使得該片整體顯得更加接地氣,同時給該片增加了一種詼諧幽默的味道。無論是調侃式的解說詞還是與之搭配的說書般的配音,都充分展現出市井生活中的詼諧幽默。
《人生一串第一季》也是藉助細節的魅力為觀眾呈現出一種別樣的視覺感受。通過表現嘴部細節,更加全面地調動起了觀眾的口腹之慾,使得觀眾的口水為它流了一地。無論是從視角選取還是人物設定,以及對於細節方面的處理,《人生一串第一季》都緊密圍繞著“煙火氣”和“市井味”展開,在展現原生態的同時又以調侃式的解說詞將美食、“市井英雄”串聯在一起,再加上嘴部特寫的反覆運用,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特色。(《視聽》評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