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工作年度報告(2014)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民法院工作年度報告
- 時間:2014年
- 語種:簡體中文
- 發布人:最高人民法院
簡介,內容,執法辦案篇簡版介紹,管理創新篇簡版介紹,改革發展篇簡版介紹,
簡介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3月18日發布的《人民法院工作年度報告(2014)》(白皮書)提出,2014年,法院加強嚴守紀律教育和廉潔司法教育,教育幹警充分認清周永康、薄熙來等人踐踏法治,破壞黨的團結,搞非組織政治活動的嚴重危害,徹底肅清周永康嚴重違紀違法對法院工作造成的惡劣影響,引導幹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堅持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內容
白皮書表示,2014年,各級法院探索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機制,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對33起法院幹警違紀違法案件實行“一案雙查”,並對73名負有領導和監督責任的法院領導幹部進行嚴肅問責。
在深化司法作風建設方面,2014年全國法院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作風問題進行明察暗訪,現場查糾違規行為1206人次,給予黨政紀處分177人,給予其他處理19人,並將其中20起典型違規案件向社會公開通報。組織各級法院對86個自建培訓中心進行摸底排查,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糾正。開展法院幹警在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兼職清理活動,共有31人辭去兼任職務。
白皮書同時表示,2014年,全國法院共立案調查違紀違法幹警2180人,結案處理1937人,截至2014年底,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8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733人。
執法辦案篇簡版介紹
2014年,人民法院案件數量持續增長,案件質量穩中有進,審判執行工作總體態勢平穩。最高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1210件[1],同比上升1.76%;審結9882件[2],同比上升1.71%。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5650784件,同比上升10.09%;審執結13796525件,同比上升6.56%;案件標的金額26190.90億元。
一、加強刑事審判工作,維護國家安全,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2014年,各級人民法院新收一審、二審、再審刑事案件1164826件,審結1144838件,同比分別上升7.86%和8.03%。其中,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023017件,判處罪犯1183784人,同比分別上升7.24%和2.25%。
2014年人民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情況
——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犯罪。依法審理新疆和田“6·28”劫機案、雲南昆明“3·01”暴恐案、北京天安門廣場“10·28”暴恐案等一批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全年共審結煽動分裂國家、暴力恐怖攻擊、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等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犯罪案件558件,判處罪犯712人,有力打擊恐怖勢力、分裂勢力,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依法審理劉漢、劉維等36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全年共審結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315件,判處罪犯2227人,深入推進打黑除惡工作,有效提升人民民眾安全感。
——依法嚴懲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依法審理葛蘭素史克公司行賄案等一批商業賄賂案件。全年共審結各類經濟犯罪案件55858件,判處罪犯72612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
——依法嚴懲網路犯罪。依法審理“網路大V”“秦火火”、“邊民”、“立二拆四”等誹謗、尋釁滋事、非法經營案,切實維護網路秩序,淨化網路空間。依法審理網路盜竊、電信詐欺等涉眾型網路犯罪,保障人民民眾財產安全。全年共審結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案件98件,判處罪犯135人,加大對信息網路安全的保護力度。
——依法嚴懲貪污賄賂犯罪和瀆職犯罪。依法審理廣西政協原副主席李達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劉鐵男、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受賄案等案件。全年共審結貪污賄賂犯罪案件25583件,判處罪犯25676人,其中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重刑的被告人7421人,占28.86%;審結行賄案件2941件,判處罪犯2394人;審結瀆職犯罪案件5496件,判處罪犯5907人。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反腐敗中的職能作用,有力推動反腐敗鬥爭深入開展。
二、加強民商事審判工作,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2014年,各級人民法院新收一審、二審、再審民商事案件9068011件,審結8750735件,同比分別上升7.41%和7.29%。其中,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8010342件,同比上升6.65%,案件標的金額14983億元,同比上升9.91%。
在一審民商事案件中,審結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1618904件,同比上升0.43%;契約糾紛案件4375771件,同比上升10.58%;權屬、侵權以及其他糾紛案件2015667件,同比上升3.81%。
——依法審理民事案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審結婚姻家庭和繼承糾紛案件1618904件,促進家庭和睦,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無過錯方及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審結勞動爭議案件374299件,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審結農村承包契約糾紛案件18530件,宅基地糾紛案件2239件,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業現代化,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審結權屬侵權類糾紛案件1605726件,制裁侵權行為,保障人民民眾的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審結民間借貸糾紛案件1024379件,規範民間借貸行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依法審理商事案件,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審結借款契約糾紛案件1653846件,新類型融資租賃契約糾紛案件10591件,保險契約糾紛案件90552件,企業間借款契約糾紛案件11164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審結股份轉讓、股權確認等股東權糾紛案件24446件,證券糾紛案件2413件,促進資本市場的有序發展和證券交易的順利進行。審結企業破產案件2059件,正確適用破產清算程式,為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司法保障。
——依法審理智慧財產權案件,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審結奇虎公司與騰訊公司不正當競爭和壟斷兩起案件,對促進市場資源最佳化配置、規範網際網路領域競爭秩序具有里程碑意義。審結智慧財產權民事一審案件94501件,切實發揮民事審判在保護智慧財產權中的主渠道作用。審結涉智慧財產權侵權的刑事一審案件10803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13904人,有效懲治和震懾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行為。審結智慧財產權行政一審案件4887件,規範智慧財產權行政行為,保障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
——依法審理涉外、涉港澳台以及海事海商案件,不斷最佳化涉外商事海事司法環境,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和港澳經濟繁榮。審結涉外民商事案件15780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良好司法環境。審結海事海商案件11678件,有效維護航運貿易秩序,大力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審結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13999件,認可港澳台地區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333件,為推動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促進港澳經濟繁榮發展提供保障。
——依法審理環境資源案件,推動生態環境司法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審結環境資源契約糾紛一審案件72822件,高度重視涉民生資源契約糾紛案件的審理,依法保障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審結環境資源權屬、侵權糾紛一審案件3331件,保障資源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懲治侵權行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三、加強行政審判工作,維護人民民眾合法權益,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2014年,各級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審、二審和再審行政案件193240件,審結180163件,同比分別上升20.98%和15.09%。其中,新收一審行政案件141880件,審結130964件,同比分別上升15.17%和8.53%。
四、加強國家賠償工作,維護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2014年,各級人民法院共新收行政賠償一審案件8050件,審結7881件,同比分別上升8.58%和8.55%。新收司法賠償案件2831件,審結2708件,同比分別上升38.1%和32.42%。其中,呼格吉勒圖、徐輝等刑事冤錯案件的受害人依法獲得賠償,體現了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
2010~2014年人民法院審結國家賠償案件情況
五、強化執行工作,破解執行難題,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2014年,各級人民法院共新收各類執行案件3138509件,執結2906861件,同比分別上升10.75%和上升6.96%,案件標的金額9089.41億元,同比上升25.63%。
——清理專項領域執行積案。全年共執結涉民生案件24.67萬件,執行到位金額80.9億元,司法救助當事人1.4萬人次,救助金額1.4億元;執結金融債權積案約4000件,執行到位金額122億元;執結立案一年以上其他類型執行積案92.13萬件,執行到位金額1120.88億元。最高人民法院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專項活動,判處罪犯696人,同比上升17.8%,有效懲治抗拒執行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權威。
——推進執行信息化建設。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指揮辦公室,建成以網路查控為核心,具備遠程指揮、信息公開、信用懲戒、監督管理、決策分析六大主要功能的覆蓋全國法院的執行指揮系統。最高人民法院與20家全國性銀行建立“總對總”網路查控體系,各級人民法院可以通過該系統對被執行人在全國20家銀行3000多個網點的財產進行查詢與控制,實現執行查控方式和效率的變革。穩步推動網路司法拍賣改革,積極探索多種網路司法拍賣模式,全年發布司法拍賣信息78132條,涉及金額4398億元。
——加強聯合信用懲戒。最高人民法院網站公布失信被執行人89.4萬例,其中自然人77.6萬名,法人及其他組織11.8萬個。與有關部門聯合對失信被執行人開展信用懲戒,共限制失信被執行人乘坐列車軟臥3.1萬人、5.6萬人次,限制乘坐飛機4.5萬人、105.5萬人次,限制辦理貸款和信用卡10萬人次,有效震懾失信被執行人。
六、加強立案信訪工作,暢通當事人訴訟通道,保障當事人合法訴求
2014年,各級人民法院共審查立案10426077件,為確有困難的案件當事人減免訴訟費17514.20萬元,進一步規範和暢通案件入口,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讓有理無錢的人打得起官司。最高人民法院登記來訪52648件(次),視頻接訪3331件(次),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登記來訪582890件(次),牢固樹立民眾觀念,勇於擔當定分止爭、保障權益、維護穩定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收到民眾來信171173件,辦理網上申訴信訪2695件(次),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收到民眾來信175496件,繼續發揮申訴來信在表達訴求、密切聯繫方面的作用,推行來信數據化處理,統一信訪入口。
七、加強審判監督工作,依法糾正錯誤裁判,促進司法公正
2014年,各級人民法院共審結刑事和行政申訴、民事申請再審案件125273件,依法保障當事人的權利救濟途徑,確保程式正義。審結各類再審案件33662件,其中,改判9635件,發回重審4281件,再審改判和發回重審的案件占同期生效案件的0.15%,少量確有錯誤的裁判得到及時糾正。審結各類抗訴再審案件4960件,其中,改判1280件,發回重審446件,依法審理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訴案件,共同維護司法公正。依法糾正呼格吉勒圖案等10件重大冤假錯案,依法改判念斌等一批久拖不決的疑案被告人無罪,指定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姦案進行異地複查。
八、加強綜合審判工作,最佳化審判資源配置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司法改革部署,最佳化審判資源配置,加強綜合審判業務指導,在參與立法、審判委員會工作、司法解釋、指導案例、少年審判、涉港澳台司法事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參與立法工作。啟動《人民法院組織法》修改研究工作,參與《刑法修正案(九)》、《國家安全法》等立法工作,人民法院的意見和建議在上述立法工作中均得到充分吸收和體現。
——審判委員會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共召開會議93次,審議議題161件,其中司法解釋21件,指導性案例29件,規範性檔案16件,案件88件。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穩步推進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改革。
——司法解釋工作。完善司法解釋制定程式,制定並發布司法解釋15件,清理1949年以來司法解釋715件,組織、協調、推動132件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檔案的修改工作。
——案例指導工作。發布第六至九批共22個指導性案例,發布數量達前三年總和。其中,刑事案例2個,民事和執行案例12個,行政和國家賠償案例8個。
——少年審判工作。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共判處未成年犯50415人,同比下降9.68%,占全部罪犯的4.26%,同比下降0.56個百分點。
——港澳台司法事務工作。辦理涉港澳台送達文書、調查取證、裁判認可、罪贓移交等司法協助案件12863件。自香港回歸以來首次出現內地法院請求香港法院調查取證民事案件並受理3件,完成首例台灣居民被害人大陸遺屬通過兩岸司法互助途逕取得補償金的成功實踐。
一、審判管理工作
——規劃新時期人民法院審判管理工作路徑。出台《關於新時期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審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新時期審判管理的發展路徑和工作任務,部署進一步深化審判管理的工作重點和工作要求。
——推進裁判文書上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截至2014年底,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共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傳裁判文書5691450篇,其中最高人民法院上傳7595篇,地方各級法院上傳5683855篇。
——推進審判流程公開。開通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案件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可以通過該網站查詢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審判流程信息和部分實體材料。21個省(區、市)建立全省統一的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台,並在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建立連結。
——清理久押不決刑事案件和長期未結訴訟案件。2014年全年,全國法院共清理三年以上長期未結訴訟案件2419件,截至年底尚存件數比2011年下降89.94%。
二、隊伍建設工作
——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開展“增強黨性、嚴守紀律、廉潔從政”專題教育,強化幹警守紀律、講規矩意識。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評選命名50個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全國法院普遍開展法官宣誓活動。
——完成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採取印發指導檔案、建立聯繫點、會議推進、調研檢查等方式,加強對下“條線”指導,“四風”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訴訟服務水平和審判工作質效得到提升。
——強化從嚴管理幹部力度。開展領導幹部違規兼職、檔案造假、“裸官”等專項整治和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工作。建立幹部選任全程紀實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堅決遏制選人用人不正之風。
——提高隊伍素質能力。評選產生全國審判業務專家62名,完成全國法院5141名聘任制書記員轉任改制工作,深入實施法律人才互聘“雙千計畫”,[1]完成第二批人員互聘工作。繼續開展“套用型法學博士”合作培養項目。
——宣傳表彰先進典型。開展“誰是最美基層法官”評選活動,10名“最美基層法官”被中央宣傳部納入“最美人物”。黃志麗、姜霜菊、閆勝義、阿布列林·阿不列孜4名法官被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確定為“最美基層幹部”,孫波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郭興利和“1·10”專案審理團隊當選“2014年度法治人物”。
——加強隊伍建設基層基礎工作。繼續實施“雙語法官培訓專項經費”項目,舉辦藏、蒙、維、哈、朝等少數民族雙語法官培訓班。部署開展新一輪援疆工作,援藏援青工作紮實推進。
——提升司法警察隊伍管理水平。建立司法警務工作年度數據分析機制,規範公務用槍管理使用和死刑執行工作,大力加強司法警察執法規範化建設。建立警銜評授與體能達標掛鈎機制,編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培訓教材,舉辦以警銜管理人員、司法警察高級警官等為對象的系列培訓,司法警察隊伍能力素質明顯增強。
三、黨風廉政工作
——推動“兩個責任”落實。探索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機制,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對33起法院幹警違紀違法案件實行“一案雙查”,並對73名負有領導和監督責任的法院領導幹部進行嚴肅問責。
——加強嚴守紀律教育和廉潔司法教育。教育幹警充分認清周永康、薄熙來等人踐踏法治,破壞黨的團結,搞非組織政治活動的嚴重危害,徹底肅清周永康嚴重違紀違法對法院工作造成的惡劣影響,引導幹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堅持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全國法院共組織領導幹部述職述廉42181次,開展函詢3929人次,誡勉談話2696人次,幫助幹警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深化司法作風建設。全國法院共開展日常審務督察48809次,專項審務督察9629次,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作風問題進行明察暗訪,現場查糾違規行為1206人次,給予黨政紀處分177人,給予其他處理19人,並將其中20起典型違規案件向社會公開通報。組織各級法院對86個自建培訓中心進行摸底排查,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糾正。開展法院幹警在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兼職清理活動,共有31人辭去兼任職務。
——加強權力行使監督。最高人民法院對河南、寧夏、安徽、福建、遼寧、甘肅6個高院開展新一輪司法巡查工作,各高、中級法院亦分別對1033個下級法院開展了司法巡查。吉林、河北、江西等21個省(區、市)法院共增設專職廉政監察員911名。
——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最高人民法院舉報受理中心網站直接受理紙質、電話和網路舉報總計25330件,督辦重要舉報線索125件。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司法腐敗,全國法院共立案調查違紀違法幹警2180人,結案處理1937人,截至2014年底,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8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733人。
四、司法行政工作
——推進省以下法院財物統一管理體制改革。深入調研、廣泛論證,主動提出並上報全面完整的改革建議方案,為中央制定省以下法院財物統一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提供基礎資料。
——完善保障管理制度。2014年中央財政撥付地方法院的辦案資金99.36億元。中央財政和地方法院支援新疆、西藏和青海法院經費和項目資金8.65億元。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安排審判法庭、人民法庭建設項目566個,投資31.8億元。
——加強裝備標準化建設。制定安檢設備、法槌等4類13項裝備技術標準以及巡迴審判車、執行工作用車內部設施配置標準,完善人民法院裝備建設標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
——做好司法技術輔助工作。辦理鑑定、審計、評估、拍賣等對外委託案件37萬餘件。
五、信息化建設工作
——拓展新媒體套用。2014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政務網站改版上線。截至2014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冬粉總數突破2000萬人,全國3250個法院開通官方微博,形成“國家隊+地方隊”的微博格局。2014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改版上線,截至2014年底,訂閱用戶已達10.4萬人。
——提升司法科技水平。各級人民法院用科技武裝法庭,建成17000餘個科技法庭。利用科技法庭,開展遠程開庭審理工作。通過多媒體證據展示、質證留痕、庭審筆錄等技術手段,強化庭審舉證、質證、認證等過程。
——建成數據集中管理平台。全國94.7%的法院能夠實時上報數據,已經集中全國法院近四年4700萬件案件數據和1850萬份裁判文書,並以日均4至5萬件案件數據遞增。
六、接受監督工作
——開展代表、委員聯絡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院領導先後聯絡在京全國人大代表125人次,開展活動30次。先後邀請34個代表團的68名全國人大代表分別視察廣東、山西、吉林、江蘇、安徽等地三級法院工作。
——做好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全年共完成215件代表建議和86件政協提案的辦理答覆工作,並將建議辦理答覆抄送相關代表所在省份人大選聯委。
——完善與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的聯絡機制。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領導分別走訪民盟中央、九三學社、致公黨中央、民進中央,主動通報工作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建議。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加最高人民法院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總計100餘人次。
——依法接受檢察機關訴訟監督。支持、配合檢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責,向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死刑覆核案件,依法審理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的抗訴案件,認真對待檢察建議,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維護司法公正。
——推進特約監督員和特邀諮詢員工作。完成第二屆58名特約監督員增聘工作,通過邀請視察、座談、調研、評議、徵求意見、旁聽庭審和直接走訪等多種形式,共開展各類活動81項,邀請特約監督員289人次,特邀諮詢員86人次。
——推進接受監督工作信息化建設。開通代表、委員網路溝通平台和手機信息平台。2014年共辦理院長信箱網民建議166條,辦結129條,並逐一答覆網民;累計向溝通平台上傳信息774篇。
七、新聞宣傳工作
——展現司法公開透明新形象。立足全媒體時代傳播格局,充分整合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中國法院網、人民司法雜誌等自有媒體傳播平台,綜合發揮多媒體傳播優勢。
——提升人民法院新聞發布工作水平。向全社會集中公布全國2995家法院的3281名新聞發言人名單信息,全面推進人民法院新聞發布例會制度和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19次,主動發布人民法院司法工作信息。
——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與百度公司共同開發“百度·中國法院地圖”,共收錄3496個法院信息,打造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司法便民新平台。編輯出版首部立體畫冊——《公平正義——人民法院·2013》,以手工摺紙加新聞漫畫形式展現2013年人民法院各項重大舉措。編寫“法在身邊”系列普法漫畫書,藉助人民民眾利於接受、易於傳播的方式傳遞司法信息。
——利用新媒體發布權威信息。通過官方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及時發布法院重要工作信息,積極打造權威發布新平台。立足信息客群需求,推出“法官時間去哪了”、“帶著微博去執行”等專題欄目,讓法院工作更加接地氣,近民心。
——展現人民法院公開開放形象。全國25個省(區、市)近500家法院同步開展“法在身邊——送法進校園”專題宣傳活動。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個國家憲法日舉辦“12·4”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70餘位人大代表及社會各界民眾代表參加活動,現場觀摩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代表面向憲法宣誓。
八、對外交流工作
——促進多邊司法交流合作。舉辦“中國—東協大法官論壇”,通過成果性檔案《南寧聲明》,將中國與東協的司法合作與交流提升至新高度。周強院長率團參加第九次上海合作組織院長會,簽署《第九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最高法院院長會議聯合聲明》。積極爭取國際法律組織主導權,江必新副院長率團出席最高行政法院國際協會理事會會議,我國當選為協會管理委員會成員。
——開展高層司法交流。周強院長應邀對土耳其、法國進行友好訪問,推動多邊和雙邊司法交流,展示中國依法治國良好形象。沈德詠常務副院長率團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加強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司法界的務實合作。
——穩健推進司法交流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共組派因公臨時出訪49批179人次,接待應邀來訪的國外司法代表團8批47人次,接待臨時拜訪最高人民法院的外國團組60批480人次。利用國際合作項目共派出工作訪問團和專題考察團 9批 43人次,接待外國法官代表團6批36人次,舉辦國際、國內研討會、培訓班 14次,約2000人參加,實際使用外資900餘萬元。
——發揮國際司法協助審判職能作用。審查辦理民事司法文書送達3151件,審查辦理送達回證2082件,審查辦理民事調查取證40件,審查轉遞外國法院民事判決承認與執行案件15件,審查辦理刑事司法協助請求23件,審查與移管有關的案件5件,轉遞引渡請求4件,辦理涉外案件交涉、涉外法律意見諮詢等124件(次),完成雙邊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引渡條約和移管被判刑人條約談判11個,審查雙邊司法協助條約、領事條約文本19個,啟動雙邊司法協助條約談判程式10個,辦理國際司法協助案件6014件,進一步展現我國良好的國際司法形象。
——開展地方法院外事管理。審核審批全國法院出國專題交流、出國培訓團組82個779人次。協調、指導地方法院接待國外司法代表團23批次。
[1] “雙千計畫”指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法務部六部門決定從2013年至2017年,選聘1000名左右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法律實務部門專家到高校法學院系兼職或掛職任教,承擔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任務;選聘1000名左右高校法學專業骨幹教師到法律實務部門兼職或掛職,參與法律實務工作。
改革發展篇簡版介紹
一、調查研究工作
——起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意見和建議。起草《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意見和建議》(一)(二)等多篇報告,全面反映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意見和建議,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研究依法治國重大戰略部署建言獻策。
——健全調查研究工作制度。發布《關於人民法院領導幹部調研工作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領導幹部調研工作進行全面規定。
——創辦《決策參考》內部刊物。全年共編髮28期,合計約20萬字,充分利用法院大數據信息資源,為人民法院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司法統計工作取得新進展。規範人民法院案件信息標準,起草《人民法院案件信息統計管理規定》、《全國法院案件信息標準業務規範》等規範性檔案。深入研究人民法院案件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推動案件質量評估工作科學發展。發布全國法院司法統計分析重大課題,加強課題研究工作。推動人民法院司法統計部門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司法統計理論研究、實證分析、資料庫共享、專業碩士和博士以及法統計學學科體系建設等工作。
——完善與法學教育界協調聯絡機制。籌備召開全國部分法學院校校長(院長)座談會,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9所國內著名法學院校的21位校長(院長)出席會議。
二、理論創新工作
——組織理論研究。圍繞公正司法主線積極開展審判理論研究,深入研究帶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審判理論與實踐問題。認真做好審判理論研究統籌和組織協調工作,做好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的科研管理工作,協同推進人民法院理論研究工作。
——推出高端成果。編著《世界司法制度文庫》、《公正司法的理論與探索讀本》等理論書籍,解決審判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搭建研究平台。搭建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多向、跨界、分層合作交流平台,聯合中國社科院召開中國法學博士後論壇。
——加強課題研究。發布15個審判理論重大課題、15個調研重大課題和10個司法統計分析重點課題,不斷提升課題服務審判實踐的理論水平。
三、司法改革工作
——推動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協助中央制定《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在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貴州等地相繼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制定“四五改革綱要”。研究制定《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四中全會召開後,最高人民法院結合四中全會精神,對“四五改革綱要”進行全面修訂,形成《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明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科學規劃人民法院未來改革藍圖。
——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制定《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設立第一、第二巡迴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劃的重大民商事、行政等案件,克服地方保護主義,方便民眾訴訟,統一裁判尺度,確保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設立北京、上海和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2014年11月6日,全國首家智慧財產權審判專業機構——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正式成立; 12月16日和28日,廣州、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先後成立。
——設立跨行政區劃法院。2014年12月28日,全國首家跨行政區劃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成立。12月30日,第二家跨行政區劃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成立。
——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2014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正式成立。
——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對全國42家試點法院改革工作進行終期驗收,最終選出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等50個改革示範法院,印發《關於確定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示範法院的決定》,充分發揮示範法院的示範、引領作用。
——深化人民陪審制度改革。提前完成人民陪審員“倍增計畫”,全國法院人民陪審員總數已達20.95萬人,比實施“倍增計畫”前增加約12.5萬人,增幅為146.5%,普通民眾比例達到70.2%。全國人民陪審員共參審案件219.6萬件,占一審普通程式案件的78.2%。積極拓展人民陪審員參審範圍,首次吸收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作用。
——取消法院考核排名制度。尊重司法規律,尊重法官主體地位,取消對全國各高級人民法院的考核排名。改革考評辦法、取消不合理考核指標,切實解決部分法院年底不受理案件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