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譯,又譯人本學。通常指人本學唯物主義,是一種把人生物化的形上學唯物主義學說。以19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費爾巴哈由於把庸俗唯物主義同一般的唯物主義混為一談,避免採用甚至反對“唯物主義”這個術語,因而將自己的哲學稱作“人本主義”或“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本學
- 外文名:Anthropologismus
- 又名:人本主義
- 代表: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
費爾巴哈人本學,車爾尼雪夫斯基人本學,哲學的人本主義,
費爾巴哈人本學
費爾巴哈的哲學學說,意即人的哲學或關於人的學說。人本學原是研究人類起源和人種的科學,是從人和人種的形態學和生理學過渡到歷史的橋樑。在I.康德哲學,特別是G.W.F.黑格爾哲學中,它的含義開始有所變化,費爾巴哈則賦予它以新的內容。費爾巴哈第一次把人的哲學稱為新哲學。他從人的自然屬性角度規定人是有感覺能思維的感性實體,人的本質在於人的類,即理性、意志、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因而新哲學同樣包含了自然學。但他又認為,自然只是在時間上是第一性的實體,而在地位上並不是第一性的;人在時間上是第二性的感性實體,在地位上則是第一性的;人的第一個對象就是人,只有人才有對自然的認識;人是新哲學的最高最普遍的對象,是新哲學的根本原則;人也是歷史的、國家的、宗教的和藝術的本質。這樣,作為人的哲學的人本學也就是新哲學或未來哲學。在思維和存在關係的問題上,人本學認為人是這兩者統一的主體和基礎。人本學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解決是唯物的,但也是形上學的。它脫離人的社會性和歷史發展考察人,其歷史觀仍舊是唯心史觀。
車爾尼雪夫斯基人本學
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為N.G.車爾尼雪夫斯基所繼承,車爾尼雪夫斯基將他的唯物主義學說稱作“人本主義”,並把他的哲學著作命名為《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他們都反對把靈魂和肉體分割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反對把靈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們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會的人。他們不是聯繫具體歷史、聯繫社會實踐來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會性。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一詞被某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所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