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stic Value Theory)在價值的初始形成問題上,存在著兩大理論陣營:人本價值論與進化價值論。人本價值論是價值研究的方法論的一種。人本價值論認為,價值必須具有人類的性質,隨人類主體意識的形成而形成,是純主觀性質的東西,是由人性中最深處的需要、意識或理性來決定的,並按照人的理性尺度來度量的,它是人本主義在價值論領域的延伸,是唯心主義的一種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本價值論
- 外文名:Humanistic Value Theory
- 意義:價值研究的方法論的一種
- 定義:價值必須具有人類的性質
- 表現:唯心主義
人本價值論認為,進化價值論認為,兩者價值論的區別,兩大基本派別,辯證進化價值論,
人本價值論認為
人類的價值現象是在精神現象出現以後才隨之出現的東西,人類主體的出現才是價值存在和發展的原始起點,價值“必然具有人類的性質”,不能用自然科學的進化觀念進行解釋,否則便會導致“自然上帝”出現。這種觀點認為主體是以精神的出現為標誌而區別於客體的,由精神現象所決定的價值現象與自然界的物質運動規律完全不相干,因而與生物的進化過程無關。有些學者認為價值是由人的需要來決定的,而人的需要又是由人的理性意識來決定的。由於人本價值論絕對地割裂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必然聯繫,把人類的價值現象看作是一種脫離物質運動的某種神秘東西,是一種由絕對精神和絕對理性來確定的另一種精神現象,其本質與絕對精神或絕對理性的唯心主義是一致的。由於人類意識也是逐步進化而來,那么與人類相伴的價值現象也應該是逐步進化而來,不可能在某一發展階段突然出現,因此拒絕從自組織理論——進化論角度來研究價值,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人本價值論是唯心主義在社會科學的價值理論領域的具體表現,廣泛存在於各種人文社會科學之中。
進化價值論認為
既然人類主體是從非人類的客體進化而來,那么具有人類性質的價值現象必然是從非人類的其他物質現象進化而來,即價值的前身或胚胎必然是某種物理量或化學量,價值現象的出現也必然經歷一個逐漸進化和演變的過程,價值的原始形式(稱為潛價值)與價值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價值事物與價值觀念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而發展,不存在一個永恆不變的、理性的、絕對的價值尺度和價值標準。為了深入探索人類價值的進化根源,進化價值論把價值概念延伸到自然科學中的負熵概念上,因為負熵的內涵與價值的內涵有著十分相似的地方,其根本作用在於維持和發展耗散結構的有序化規模,而人類社會可以看作是一種高等耗散結構,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可以看作是一種有序化規模的增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創造負熵並消費負熵的過程。同時,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可以看作是一種價值規模的增長過程,是一個不斷創造價值和消費價值的過程。控制論創始人維納、系統哲學家拉滋洛以及生物學家米勒等人,均從自組織理論的不同層面,把價值視作“負熵”或系統的“目的環”,視作系統保持自身自在發展的“應變張力”,等等。但是,他們既無法區分也無法溝通負熵與價值這兩個概念。
兩者價值論的區別
在價值的初始形成問題上,存在著兩大理論陣營:一大理論陣營認為,價值必須具有人類的性質,隨人類主體意識的形成而形成,是純主觀性質的東西,是由人性中最深處的需要、意識或理性來決定的,並按照人的理性尺度來度量的,稱之為人本價值論,它是人本主義在價值論領域的延伸,是唯心主義的一種表現;另一大理論陣營認為,價值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人類獨有的,是生物進化的產物,因而稱之為進化價值論,它是唯物主義還原論在價值論領域的延伸。
兩大基本派別
在進化價值論的陣營里,又有兩大基本派別:一個是辯證進化價值論,它是辯證唯物主義還原論在價值領域的表現形式;另一個是形上學進化價值論,它是形上學還原論在價值論領域的表現形式。形上學進化價值論把一般耗散結構的負熵與人類的價值完全等同起來,無視其內涵上的巨大差異,生硬地拉扯在一起,但又找不到兩者相互銜接的理論依據。他們把人類高度發展的價值現象與低等生物的生命現象簡單地等同起來,使複雜多變的人類價值現象簡單化、低級化了,無法圓滿地解釋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和思維現象。其結果為人本價值論提供了大量攻擊的藉口,大大削弱了進化價值論的說服力。例如,有人認為:“同宇宙演化總趨勢相反的局部發展過程形成價值。熵減少,負熵即價值。廣義地講,能量物質,信息的結合,聚集,消除不定性和絕對均衡就是價值,即正價值”(《價值和價值觀念》第186頁)。這種觀點從熱力學的角度來機械地、籠統地考察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沒有任何可操作性,既不能說明人類心智水平發展的一般規律,也不能對複雜的經濟現象作出合理的說明,更不能對任何社會歷史現象作出準確解釋。另一種觀點雖然發現了負熵與價值之間確實存在著內涵差異,但並不知道這種內涵差異到底是什麼,而且也無法找到這些內涵差異產生的理論依據。他們雖然認為,社會意義的價值遠比物理意義上的負熵複雜得多,但並不知道後者是怎樣進化為前者的。普利高津看到了價值與負熵的巨大差異:“熵這種隱喻已經吸引了不少作者用它去論述社會或經濟問題。顯然,在這裡我們必須十分小心。”由此看來,正確認識負熵與價值的內涵差異,是價值理論中的關鍵性難題。
辯證進化價值論
正因為形上學進化價值論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理論難題,不可能從根本上擊敗人本價值論。由於價值現象比事實現象具有更大的運動變化的不確定性、表現形式的複雜性和主觀反映上的隨意性,因而更容易被罩上神秘的外衣,人們對它的認識更容易犯唯心主義錯誤,這就是人本價值論長期存在的客觀原因。以“統一價值論”為代表的辯證進化價值論看到了負熵與價值的內在聯繫和本質區別,用科學的方法擴展了負熵的內涵,並轉換成能量形式,使之與價值的內涵銜接起來。辯證進化價值論的形成與發展,徹底擊敗了人本價值論,從而把唯心主義趕出了價值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