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文,質乃成

“人有文,質乃成”是一句名句,語出《論衡·書解》:“夫人有文,質乃成;物有華而不實,有實而不華者”。

《易》曰:‘聖人之情見乎辭。’出口為言,集札為文,文辭施設,實情敷烈。”孔子在提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觀點的同時,還強調“繪事後素”。因此,在王充之前的荀子、揚雄,和以後的劉勰,雖然也承認文和質的統一,但或多或少總流露出先質而後文,以文附質的傾向。王充在哲學思想上不迷信聖人,在文學觀中也與孔子及門弟子略有出入。他認為文與質應該是結合在一起的統一體,好像樹木的根株和花葉,果實的核心與皮殼一樣:“文墨辭說,士之榮(花)葉、皮殼也。”“人之有文也,猶禽之有毛也”。(《超奇》)它們無輕重後先之分。當然,內容決定形式是重要的:“苟有文無實,是則五色之禽毛妄生焉。”但是,形式反作用於內容,同樣不可或缺:自然界的“龍鱗有文,於蛇為神;鳳羽五色,於鳥為君;虎猛,毛紛綸;龜知(通“智”),背負文。”自然界的靈異者無不有其出色的文采。“人吳文,德不為聖賢。”(《書腳》)在幾千年來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國,能真正做到文質並重的人是不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