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文與社會譯叢:黑格爾》為當代英美哲學中研究黑格爾哲學的鴻篇巨製。為譯林品牌書系“人文與社會”力作(新裝再版)。
圖書目錄
前言與致謝
第一部分思辨理性的主張
主編的話
前言與致謝
第一部分思辨理性的主張
第1章新紀元的目標
第2章黑格爾的旅程甜
第3章自我設定的精神
第二部分現象學
第4章意識辯證法
第5章自我意識
第6章精神的形成
第7章通往實證宗教之途
第8章作為解釋性辯證法的現象學
第三部分邏輯學
第9章概念辯證法
第10章存在
第11章本質
第12章概念
第13章自然中的理念
第四部分歷史與政治學
第14章倫理實體
第15章理性和歷史
第16章得到實現的國家
第五部分絕對精神
第17章藝術
第18章宗教
第19章哲學
第六部分結論
第20章今日黑格爾
附錄1黑格爾小傳
附錄2參考書目
附錄3主要術語索引
附錄4主要話題索引
附錄5人名對照索引
譯後記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查爾斯·泰勒 譯者:張國清
朱進東查爾斯·泰勒(1931- ),加拿大哲學家,晚近英語哲學的關鍵人物之一,社群主義的主將。曾任
牛津大學齊切里哲學與倫理學講座教授,現任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哲學與政治科學教授。20世紀70年代以來,泰勒以其對黑格爾哲學的再解讀、對原子主義式的消極自由的批評、對社群價值的強調、對西方文化中自我認同觀念發展的梳理、對承認的政治的研究以及對文化多元論的論證,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思想界。主要著作有《黑格爾》(1975)、《
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1989)。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泰勒教授是一個令人振奮而又清楚明晰的嚮導……對於任何想要理解現代思想之起源與內涵的人,他的書都極其值得推薦。
——《經濟學家》
名人推薦
本書對黑格爾的評述令人敬佩地結合了深入細緻的批評和對所涉主題的熟習。
——斯圖爾特·漢普希爾
本書為闡釋一位極其豐富和廣博的哲學家做出了重要的、富有想像力的貢獻。
——派屈克·加迪納
後記
在一個日益功利化的時代里,非功利的純學術似乎越來越無可奈何地被逼迫到了漂浮無根狀態。而“漂浮在語言中”似乎也成了我近幾年的基本生存狀態。在做了數件譯事之後,本欲做他事的我終於擋不住查爾斯·泰勒《黑格爾》的誘惑,把讀書時代最為推崇也研讀最多的這位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的思想以譯介的形式重新清理了一遍。
雖然反黑格爾哲學是20世紀西方哲學的一個基本傾向,“
形上學”、“基礎主義”、“本質主義”、“
邏各斯中心主義”、“國家至上的整體主義”、“對理性的過分倚重”、“絕對主義”、“歷史主義”、“折衷主義”、“保守主義”等等構成了黑格爾哲學的基本罪過,但是加拿大政治哲學家、社群主義代表人物查爾斯·泰勒力主黑格爾哲學仍然具有頑強的思想生命力。在《黑格爾》中,泰勒對黑格爾哲學進行了全面、細緻而富於創見的探討,對黑格爾哲學的基本合理性作了有力辯護。《黑格爾》篇幅宏大,論述平實而詳盡,涉及了黑格爾哲學的廣泛領域。泰勒把現代哲學中的分析方法和黑格爾的歷史方法很好地結合了起來,且處處據理力爭,試圖還黑格爾哲學以本來面目,實際上是給出了一個現代性十足的黑格爾。因此,在泰勒眼裡,黑格爾是屹立在與現代性哲學話語相關的哲學大廈之巔的守護神。無論我們是否贊成泰勒的見解,《黑格爾》是我們進入黑格爾哲學以至現代哲學的一個重要入口。
朱進東博士原是我在
廈門大學哲學系師從張澄清教授攻讀德國古典哲學方向研究生時的同門學兄。他去年9月份剛從美國
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進修回來便愉快接受了參與本譯事的邀請。進東兄完成了本書第3部分(第9-13章)的翻譯工作。其餘部分由我完成。我從去年夏天開始本項翻譯工作,到今年6月初完成,為期約一年。在翻譯時,凡涉及黑格爾原著之處,我們儘量找到並註明國內已有譯本(以商務印書館譯本為主)出處,以便讀者查閱和對照。為便於中文讀者閱讀,凡正文原注一律改為腳註,並在必要之處作了譯註;我還根據原著附錄製作了必要的索引。全書最後由我進行統校。雖說文責自負,但作為本書主要譯者,我對譯文負主要責任。不當之處,望學界批評指正。
張國清
杭州,浙江大學法學院
2001年7月15日一稿
2001年11月25日二稿
序言
本書是闡釋黑格爾的又一次嘗試。在我看來,倘若我從一開始就竭力證明這種闡釋的合理性,那么這種證明不僅多此一舉,而且可能事與願違。不過,我在此仍有必要扼要地解釋一下擺在所有這些嘗試面前的困難。
闡釋黑格爾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本項工作將因如下錯誤中的任何一個而失敗。其一是,闡釋者以曲解甚至閹割黑格爾為代價來獲得極其清晰的、聽起來頗有道理的解釋。其二是,為了讓讀者理解某種闡釋且最終能夠輕鬆地領會黑格爾的原著,闡釋者的闡釋雖然忠實於黑格爾,但沒有吃透黑格爾。
本書讀者必定能判斷出我是否成功地避免了這兩個容易犯的錯誤。我願對本人所作的嘗試作些說明。本書第一部分試圖闡釋黑格爾思想的中心線索,不過我的論述沒有拘泥於黑格爾本人的觀念。我承認這樣做有很大風險。但我希望,把黑格爾哲學概況與其同時代人的主要渴望聯繫起來的做法並沒有背離黑格爾的旨意。黑格爾的哲學見解以自身的獨特方式與其同時代人的主要渴望融合到了一起。
所以,第1章致力於描述18世紀90年代青年浪漫派一代的渴望。黑格爾既源自於浪漫派,又把自己規定為反浪漫派。在第2章里,我扼要地介紹了黑格爾思想的發展脈絡;在第3章里,我著力展示了黑格爾中心思想的大致輪廓。
在本書其餘部分,通過闡釋黑格爾工作的諸重要方面,我充實了這種提綱挈領式的描述。在第二部分,我著重闡釋了《精神現象學》。在第三部分,我試著闡釋了《邏輯學》。這是本書中最冗長而晦澀的部分。對於那些不怎么關心黑格爾論證細節的人來說,這是本書中最得不償失的部分。那些只對黑格爾思想大致情況感興趣的讀者,尤其是那些對黑格爾政治理論、歷史哲學或現代’文化觀念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跳過這一部分。不過,倘若人們想要理解黑格爾哲學如何以黑格爾本人的方式得到了論證,倘若人們真正想要理解在黑格爾看來這種哲學與其論證方式是如何地密不可分的,那么邏輯學這部分便非瀆不可。
在第四部分,我解析了黑格爾的歷史哲學、
政治哲學,並且透過我的眼光探討了黑格爾對現代社會兩難境況的見解。在第五部分,我簡要考察了黑格爾的藝術哲學、宗教哲學和哲學史觀。在結論性的一章里,我力圖證明,黑格爾哲學以什麼樣的方式仍然構成了諸多闡釋之基本衝突的實質性方面。通過那些闡釋,我們試圖把黑格爾哲學理解成一種文化。
我首先感謝以賽亞·伯林、斯圖爾特·漢普希爾和A.J.艾耶爾。多年以前,是他們促使我下決心繼續這項複雜的研究工作。在我從事這項研究工作過程中,他們給予我的幫助不勝枚舉。我非常感謝以賽亞·伯林,他審閱了本書部分手稿,他的淵博學識,他對黑格爾得以產生出來的整個德意志思想和感傷情懷的理解,使我受益良多。
我也要感謝伯納德·威廉斯。他對本書提出過一些寶貴的修改意見,儘管我未能完全採納那些意見。因他們對本書手稿的某些部分作出了點評之故,我還要感謝赫爾曼·伯森斯坦教授、哈羅德·薩斯教授和傑弗里·錢伯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