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書系·宋明儒學論》收錄了陳來的6篇學術論文:《李延平與朱晦庵》、《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說之辯》、《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宋明儒學與神秘主義》、《王陽明與陽明洞》。通過這些論文可以了解陳來在朱子學、陽明學、船山學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其在道學思想、比較宗教學方向的儒學等方面的研究特色,從而對當代中國哲學史前沿研究,特別是宋明儒學研究有一定的認識。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文書系•宋明儒學論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145頁
- 開本:32
- 作者:陳來 陳平原
- 出版日期:2010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907374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人文書系·宋明儒學論》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陳來,1952年生於北京。現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師範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校兼任教授,並擔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等職。1976年中南礦冶學院(現名中南大學)地質系畢業,1981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198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博士。1981年起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6年任副教授,1990年任教授,1993年中國國務院學位辦評定為博士生導師。曾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關西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任客座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史,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儒學、宋明清理學、現代中國哲學,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該領域的世界領先水平。主要學術專著有:《朱子哲學研究》、《朱子書信編年考證》、《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宋明理學》、《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傳統與現代——人文主義的視界》、《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等。
圖書目錄
小序
李延平與朱晦庵
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說之辯
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
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
宋明儒學與神秘主義
王陽明與陽明洞——王陽明越城活動考
作者簡介
著述年表
李延平與朱晦庵
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說之辯
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
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
宋明儒學與神秘主義
王陽明與陽明洞——王陽明越城活動考
作者簡介
著述年表
文摘
其自開自落不以我們的“意之所在”與否為轉移。未看花時,即意之未在,來看花時,即意之所在著於花。陽明在這裡不說無是意即無是花,只是說“此在與汝心同歸於寂”。寂對感而言,如說“應感而動者謂之意”,心未為花所感時未動此意,但心不可謂之無;花未進入知覺結構,在意象上處於“寂”的狀態,但不等於花的不存在。陽明既然沒有對“自開自落”提出異議,表明他所說的不是指自開自落的存有問題。
對山中觀花的一個可能的詮釋來說,如果物是指事,心外無物的重點在於心外無事,則山中觀花樹的答問不適用於花樹,而適用於“觀花”、“看花”。意之所在於花,即“看花”為一物;未看花時,意未著於花,“看花”之物也就不在;來看花時,意著在於花上,“看花”之物即成現實之有,故此一物(看花)不在心外,即不能脫離主體的參與。另一種詮釋也是可能的。如胡塞爾說:“花的‘顯現’,並不是作為實在的內在的組成部分,而是在自我意識中,觀念地作為意向的某物,呈現的某物,或者等值地陳述就是作為自在意識的內在的‘對象意義’,意識的對象,即在流動過程中與‘自身’同一的對象,並不是來自過程之外的.,相反地,它是作為一種意義被包括在主觀過程自身之中,因而作為由意識的綜合所產生的‘意向的結果’。”。綜合即構成作用,這是說,作為意向對象的花的顯現,並不是實在對象,而是意向構成作用產生的一個結果,葉朗主編的《現代美學體系》從審美體驗與審美意象的同一肯定了陽明這個觀花問答:“客體的顯現(象)總是與對客體的意向密切相關的”,“由於我的投射或投入,審美對象朗然顯現,是我產生了它。
對山中觀花的一個可能的詮釋來說,如果物是指事,心外無物的重點在於心外無事,則山中觀花樹的答問不適用於花樹,而適用於“觀花”、“看花”。意之所在於花,即“看花”為一物;未看花時,意未著於花,“看花”之物也就不在;來看花時,意著在於花上,“看花”之物即成現實之有,故此一物(看花)不在心外,即不能脫離主體的參與。另一種詮釋也是可能的。如胡塞爾說:“花的‘顯現’,並不是作為實在的內在的組成部分,而是在自我意識中,觀念地作為意向的某物,呈現的某物,或者等值地陳述就是作為自在意識的內在的‘對象意義’,意識的對象,即在流動過程中與‘自身’同一的對象,並不是來自過程之外的.,相反地,它是作為一種意義被包括在主觀過程自身之中,因而作為由意識的綜合所產生的‘意向的結果’。”。綜合即構成作用,這是說,作為意向對象的花的顯現,並不是實在對象,而是意向構成作用產生的一個結果,葉朗主編的《現代美學體系》從審美體驗與審美意象的同一肯定了陽明這個觀花問答:“客體的顯現(象)總是與對客體的意向密切相關的”,“由於我的投射或投入,審美對象朗然顯現,是我產生了它。
序言
香港三聯書店要出版一套“三聯人文”書系,每本書由作者選其若干研究論文,主編邀我參加其中,我便應允了。不過篇目之選,並不容易,我考慮之後,選了六篇。
我的研究領域,從學科來說,是屬於“中國哲學”。而我所研究的歷史時段,雖然也包括古代和現代,但究竟以近世為基地和主幹,故本書所選收的論文,以宋明儒學為其主題。由於我對宋元明清理學的研究,以朱子學、陽明學、船山學為主,故本書的《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說之辯》、《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即分別相應於這三個方面,而突出其哲學的研究。
事實上,所謂“中國哲學”的研究,無論在對象和方法上,都不限於西方意義上的哲學,包含略廣。如本書所收的《李延平與朱晦庵》屬於道學思想史的研究,《宋明儒學與神秘主義》是比較宗教學取向的儒學研究,而《王陽明與陽明洞》則是考證的文章。由這幾篇可以了解我的宋明儒學研究的一些其他側面。
當然,由於篇幅的限制,無論從哲學的研究,還是從其他取徑進行的研究,本書還無法反映我對宋元明清儒學研究的全貌,更不能容納我在古代思想和現代哲學方面的研究,但這些論文,在彰顯我的研究的特色方面,還是有代表性的。
我的研究領域,從學科來說,是屬於“中國哲學”。而我所研究的歷史時段,雖然也包括古代和現代,但究竟以近世為基地和主幹,故本書所選收的論文,以宋明儒學為其主題。由於我對宋元明清理學的研究,以朱子學、陽明學、船山學為主,故本書的《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說之辯》、《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即分別相應於這三個方面,而突出其哲學的研究。
事實上,所謂“中國哲學”的研究,無論在對象和方法上,都不限於西方意義上的哲學,包含略廣。如本書所收的《李延平與朱晦庵》屬於道學思想史的研究,《宋明儒學與神秘主義》是比較宗教學取向的儒學研究,而《王陽明與陽明洞》則是考證的文章。由這幾篇可以了解我的宋明儒學研究的一些其他側面。
當然,由於篇幅的限制,無論從哲學的研究,還是從其他取徑進行的研究,本書還無法反映我對宋元明清儒學研究的全貌,更不能容納我在古代思想和現代哲學方面的研究,但這些論文,在彰顯我的研究的特色方面,還是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