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傳》作者吳立昌先生一直致力於沈從文研究,是一位對沈從文有著深厚感情的作家。作者在書稿中詳盡敘述了沈從文一生的沉浮曲折,緊扣傳主作為一名“人性的治療者”而順序鋪陳,所述內容均有真實依據。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傳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頁數:378頁
- 開本:32
- 定價:27.00
- 作者:吳立昌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0663530
- 品牌:百花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沈從文傳(人性的治療者)》作者吳立昌根據多年的研究思考,發掘沈從文一生的“貫徹動作”就是對人性的執意追求,在書中詳盡闡述了沈從文一生的浮沉曲折,緊扣傳主作為一名“人性的治療者”而順序鋪陳,所述內容均由真憑實據。對沈從文一生進行了客觀記錄和評價,使讀者看到了人性的沈從文。
作者簡介
吳立昌,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在上海作協文學研究所工作,1979年回母校任教,歷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第九屆政協委員。
圖書目錄
一版自序
第一章傳奇少年
湘西邊陬一小城——沈從文生長的地方
逃學紀錄最高的頑童
輾轉於千里沅水流經處
第二章隨“五四”餘波鳧進北京城
“日子過得相當艱辛,卻對未來充滿希望”
不只是性的苦悶
剪不斷的鄉戀情緒
第三章跨入30年代風雨文壇
初到上海
認定自由主義文學之路
營救胡也頻前後
面對大海沉思
第四章“一生生命力最旺盛的那幾年”
嘔心瀝血編副刊
藝術創作高峰——《邊城》和《湘行散記》
兩次論爭的始作俑者
憤慨的文章
第五章滇池之濱度春秋
流亡途中
《湘西》、《長河》及其他
雲南看雲關注現世
探索“內宇宙”試驗新形式
第六章浮沉更劇烈的後半生
書生杞憂
“在破碎中黏合自己”
相對平靜的歲月
再一次沉淪中唱出生命讚歌
冷靜面對“沈從文熱”
悄然而逝之後
附錄一:沈從文年表
附錄二:沈從文的“浮沉”與現代文學的研究
附錄三:1987年秋在湖南吉首大學舉辦的首屆沈從文研究學
術座談會上的發言
附錄四:三讀《從文家書》
附錄五:沈從文研究訪談錄——答記者問
新版跋
第一章傳奇少年
湘西邊陬一小城——沈從文生長的地方
逃學紀錄最高的頑童
輾轉於千里沅水流經處
第二章隨“五四”餘波鳧進北京城
“日子過得相當艱辛,卻對未來充滿希望”
不只是性的苦悶
剪不斷的鄉戀情緒
第三章跨入30年代風雨文壇
初到上海
認定自由主義文學之路
營救胡也頻前後
面對大海沉思
第四章“一生生命力最旺盛的那幾年”
嘔心瀝血編副刊
藝術創作高峰——《邊城》和《湘行散記》
兩次論爭的始作俑者
憤慨的文章
第五章滇池之濱度春秋
流亡途中
《湘西》、《長河》及其他
雲南看雲關注現世
探索“內宇宙”試驗新形式
第六章浮沉更劇烈的後半生
書生杞憂
“在破碎中黏合自己”
相對平靜的歲月
再一次沉淪中唱出生命讚歌
冷靜面對“沈從文熱”
悄然而逝之後
附錄一:沈從文年表
附錄二:沈從文的“浮沉”與現代文學的研究
附錄三:1987年秋在湖南吉首大學舉辦的首屆沈從文研究學
術座談會上的發言
附錄四:三讀《從文家書》
附錄五:沈從文研究訪談錄——答記者問
新版跋
文摘
著作權頁:
但是他根據文壇有種輕視甚至完全忘卻技巧的矯枉過正傾向,又嚴肅地揭示另一面事實,即:“有思想的作家,若預備寫出一點有思想的作品,引起讀者注意,推動社會產生變革,作家應當作的第一件事,還是得把技巧學會。”因為藝術與技巧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人類高尚的理想,健康的理想,必須先融解在文字里,這理想方可成為‘藝術’。無視文字的德行與效率,想望作品可以作槓桿,作火炬,作炸藥,皆為徒然妄想。”文章最後的結論是:“莫輕視技巧,莫忽視技巧,莫濫用技巧。”
與關心青年的寫作技巧相比,沈從文更關心他們的寫作態度。因為態度端正之後,寫作時就比較能正確處置內容和技巧的關係。1935年6月,沈從文以副刊編者名義寫給一個詩歌作者一封信,批評他把創作看得太天真太隨便,以為只有“天才”,被名家發現,即可成為大作家,強調創作與其他工作一樣,“必須從習作中獲得經驗,從熟練中達到完全,從一再失敗,不斷修改,廢寢忘食,發痴著迷情形中,產生他那出眾特立的作品。”沈從文還反對迷信“天才”,因為寫作者一迷信“天才”,必然會懶惰,不肯獨立思考。他並不否認創作需要“天才”,但更強調創作需要“耐性”。這就要求作者應有誠實的態度,不能只停留在“興趣”上,而要建立“信仰”,即對人性的追求,他說:
今古相去那么遠,世界面積那么寬。人心與人心的溝通和連線,原是依賴文學的。人性的種種糾紛。與人生向上的憧憬,原可以依賴文學來詮釋啟發的。這單純信仰是每一個作家不可缺少的東西,是每個大作品產生必有的東西。
但是他根據文壇有種輕視甚至完全忘卻技巧的矯枉過正傾向,又嚴肅地揭示另一面事實,即:“有思想的作家,若預備寫出一點有思想的作品,引起讀者注意,推動社會產生變革,作家應當作的第一件事,還是得把技巧學會。”因為藝術與技巧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人類高尚的理想,健康的理想,必須先融解在文字里,這理想方可成為‘藝術’。無視文字的德行與效率,想望作品可以作槓桿,作火炬,作炸藥,皆為徒然妄想。”文章最後的結論是:“莫輕視技巧,莫忽視技巧,莫濫用技巧。”
與關心青年的寫作技巧相比,沈從文更關心他們的寫作態度。因為態度端正之後,寫作時就比較能正確處置內容和技巧的關係。1935年6月,沈從文以副刊編者名義寫給一個詩歌作者一封信,批評他把創作看得太天真太隨便,以為只有“天才”,被名家發現,即可成為大作家,強調創作與其他工作一樣,“必須從習作中獲得經驗,從熟練中達到完全,從一再失敗,不斷修改,廢寢忘食,發痴著迷情形中,產生他那出眾特立的作品。”沈從文還反對迷信“天才”,因為寫作者一迷信“天才”,必然會懶惰,不肯獨立思考。他並不否認創作需要“天才”,但更強調創作需要“耐性”。這就要求作者應有誠實的態度,不能只停留在“興趣”上,而要建立“信仰”,即對人性的追求,他說:
今古相去那么遠,世界面積那么寬。人心與人心的溝通和連線,原是依賴文學的。人性的種種糾紛。與人生向上的憧憬,原可以依賴文學來詮釋啟發的。這單純信仰是每一個作家不可缺少的東西,是每個大作品產生必有的東西。
序言
“不虛美,不溢惡”,是我國史傳文學的優良傳統。寫傳記,必然要對傳主作出評價;寫文學家傳記,必然要對其作品進行剖析。這一切均離不開實事求是的原則。因此,首先要解決的是怎樣才能實事求是,這就牽涉到一個評判標準的問題,或者說一個作者的立足點的問題。上世紀80年代初,沈從文在為重新發表《從文自傳》所寫的附記里,希望有人“真正打量採用個歷史唯物主義嚴肅認真態度,不帶任何成見來研究現代文學史”,當然也包括研究他本人。1992年夏天,因他事與沈從文夫人張兆和先生通信,她在覆信中談到沈從文研究,說:“無限上綱固然令人生厭,無限拔高也叫人看了不舒服。但是,能夠根據史實,時代環境背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準確公允的分析一個作家和他的作品,在我們的文藝界,也不是一件易事。”兩位老人的要求完全一致:只有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才能做到實事求是。作為傳記作者,我完全贊成他們的意見,並儘可能按照他們的意見去做。
前幾年,各種現代西方社會文化思潮,紛至沓來,文藝批評領域,更是異彩竟現。形式主義批評、精神分析、原型批評、現象學、闡釋學、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接受美學、新批評派……簡直令人目不暇接。新奇是新奇了,但也會有一種無所適從之感。其中有些,我也曾接觸過,有些只是一知半解,囫圇吞棗,有些幾乎艱澀得難以卒讀。不管怎樣,在接觸過程中,我也悄悄進行比較,發現這些文藝思潮和批評方法,確實有它們各自的特點和長處。但是,當我有意無意再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作比較時,在一些根本的原則性問題上,還是後者更有說服力,也更符合普遍真理。人們在談論新的思潮新的方法時,往往會對過去作為文藝批評指導思想的“歷史唯物主義”不屑一顧。這也情有可原,因為人們對於若干年前的文藝批評存有切膚之痛。不過,那時的所謂“歷史唯物主義”,恰恰偏離甚至閹割掉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深深陷入形上學泥淖,它根本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原意。所以,我們今天要建立真正科學的文藝批評,既要放開胸襟,廣泛汲取近現代西方各種哲學、美學、文藝思潮的有益營養,更要首先恢復歷史唯物主義的本來面貌,堅守它的基本原理,當然還要不斷充實它,發展它。有鑒於此,我才進一步體察到為文時立足點之重要。不管“氣候”如何變化,這個立足點不能動搖。“以不變應萬交”,此之謂也。
中國現代作家,以魯迅為首,凡有成就者,似乎開始都曾取法於外國,然後又逐漸擺脫外國的影響,但已將外國的有益營養溶解於自己的血肉之中,從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點的創作個性和藝術風格,其原因恐怕即在他們牢牢立足於各自所生存的現實土壤。當然,要達到如魯迅(也應包括沈從文)那樣熔古今中外於一爐的境界,畢竟不是一件易亭,但確實是現、當代許多有出息有成就的文學家所努力追求的。我常想,在批評領域,在西方現代批評流派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今天,能不能也將熔古今中外批評理論和方法於一爐而又能立足於歷史唯物主義,顯現本民族的特點,作為我們所追求的文藝批評最高境界呢?
寫文學家傳記,另一個需解決的問題是寫什麼。沈從文。別的不說,僅作品數量之多,就冠蓋現代文壇,再加他一生是那樣的浮浮沉沉、歷盡坎坷。人,就是一個,但確定的中心內容不一樣,寫出來的傳以及作者對傳主的評價也不會完全相同。根據多年的觀察和思索,我發覺沈從文一生的“貫穿動作”就是對人性的執意追求。他曾以“人性的治療者”自居,因此我即以此作為本傳的標題,同時也是全書寫作的中心。在另一本有關他的書里,我這樣寫道:“如果說,沈從文那么多不同文體的創作是‘磨盤’,那么人性則是‘軸心’,離開它,作家的筆就無法轉動。他創造的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物,都可以說是從人性‘軸心’向四面輻射出來的。”他讚頌的是人性的美——淳樸、正直、善良、勤勞、忠貞、粗獷等等,他憂慮的是人性的扭曲和變形,他憎惡的是對人性的戕賊。這均有他的創作為證。與此同步,沈從文的理論和他在文壇的立身行事,則死死盯著“自由”二字。
不過,“自由”也還是從“人性”派生而出。因為在沈從文心目中,人性的發展,應該順其自然之道,包括靈與肉的個性,應該能夠自由地張揚。弗洛姆(ErichFromm)有個著名論點,即人在社會複雜關係中實現個性化,獲得了自由,但同時也產生了孤獨感、疏遠感,因此就追求一種安全而又可依賴的生存環境。人的行為動機就來自這種追求安全、逃避自由的欲望。沈從文恰怡反其道而行之。他從湘西到北京,目的在於“爭取到自己處理自己命運的主動權”(《從文自傳·附記》),它的具體表現,則是堅持走一條自由主義文學之路。殊不知,一入文壇,他心目中的“自由女神”——文學立即撞上了它的“剋星”——政治。然而,不管沈從文在文學同政治的磕磕碰碰中怎樣受到誤解和歧視,他也耐得住寂寞和孤獨的折磨,他的那個“抽象信仰”一直沒有動搖過。可以這樣說,沈從文從事文學活動的一生,就是追求人性、嚮往自由的一生。本傳寫作中心內容的確定,一方面在於這是傳主一生的客觀存在;另一方面也想通過解剖這一個“麻雀”,試試能否深一層去認識這個由“文學”與“政治”糾纏了幾十年所形成的夢魘般的怪圈。
至於具體寫法,翻翻坊間各種人物傳記;各有特色,各有所長。取哪一種為好?與其在寫法上煞費苦心地去選擇,倒不如暫且撇開他人,先自顧自地寫起來再說。寫好一看,有的地方像評傳,因為傳主是作家,就不能不對他的創作及其在現代文壇的歷史地位做一些必要的評述;有的地方像傳記小說,因為傳主的自傳及有關文章或某些回憶錄提供的材料本身就十分形象生動;有的地方像年譜,因為遇到傳主生活和創作中某些關鍵或轉捩點,又無須詳盡描述時,如果完全略去,就會出現不應有的空白;有的地方像作品提要,因為傳主有些重要作品,並不為人們所熟知,適當做點介紹,也許有助於讀者的理解……結果就成了個“四不像”。
當然,我這樣講,並非提筆時沒有任何考慮,真的隨心所欲,想到哪裡寫到哪裡。至少有兩點是很明確的。如前所述,我是扣住傳主作為一名“人性的治療者”而順序鋪陳。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真實。我以為,既是人物傳記,雖然做不到無一字無來處,但主要內容絕不可摻雜任何想像和虛構,而必須有至少是我所確認的真實依據。最真實的依據自然應是傳主自己的文章。別人寫的回憶、訪問、介紹類文字,我也力求擇取最具權威性的;凡發現文章作者有創造性想像,甚至謬托知己的跡象,哪怕寫得再詳盡再生動,也只好割愛。其實,即使出自傳主自己的手筆,有時也不可靠,特別是若干年後的回憶,往往與他當年的具體情境並不一致;至於別人的回憶之類,怎樣才具有權威性?怎樣才能發現可疑之處?這都需作一番認真的考訂。為了讓讀者讀起來更順當方便一些,我便將考訂的程式置於幕後。這兩點原則,在撰寫過程中究竟兌現多少,只好有待於專家和廣大讀者的嚴正批評了。
遺憾得很,沈從文生前,我只是在1969年春因工作單位外調任務去北京找他了解過一些情況,我想他當時也不會對外調人員有什麼印象。此後再也無緣識荊。直到1981年春,大概因為我在《復旦學報》第二期發表了《沈從文的“浮沉”與現代文學研究》,他才知道有我這個人也在認真讀他的書,於是不久我便欣喜地輾轉收到他親筆題贈我的兩本書:《從文自傳》和《沈從文小說選集》,算是有了點間接聯繫。除此而外,可說從無直接交往。因此,本傳不可能像其他一些同沈從文過從密切的中外研究者那樣,可以列出許多原始的甚至獨家所有的資料。我所掌握的材料,都見之於公開出版物,特別是湘西吉首大學學報所刊登的豐富研究成果,誰想從本傳中發現什麼新的資料,肯定會大失所望,這是應該先向讀者諸君致歉的。不過,退一步想想,只認文章不認人,也許感情的因素牽扯較少,如從另一個角度看,會不會還有點積極作用。因此,遺憾之中似乎又有些釋然。
今年年初,曾從滬上報紙見到一則訊息,說是台灣影視圈正掀起一股“沈從文熱”,沈從文的自傳和許多作品即將被搬上銀幕或螢屏。近讀《南方周末》(2011年11月3日),台灣學者蔣勛的一篇演講錄《美,看不見的競爭力》中有一段話:“當年我到北京,沈從文先生剛過世,我很遺憾,但我的反應沒有林懷民那么劇烈。他是一下子就在沈先生的靈台下跪下去了,沈夫人很驚訝,她不了解,我們在台灣的時候,沈先生的書是‘禁書’,我們偷偷在底下傳,並且覺得,如果有一天能跟沈從文說:你一直是我的老師,該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所以你看,美的力量比什麼力量都要大,它可以讓你把未曾謀面的人認作老師,禁都禁不住。”由此可見,無論在哪裡,出現“沈從文熱”都是一種可喜的文化現象,沒有什麼可怕的。沈從文屬於湘西,屬於海峽兩岸。沈從文是整箇中華民族的。雖然有關沈從文的好傳記已出數種,本傳現在又來湊次熱鬧,但如能給海峽兩岸的“沈從文熱”再稍加點溫,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最後,我不能忘記吾妻李文萍在本書資料文稿的整理謄寫及其他方面對我的幫助,如果沒有她的操勞,要完成本書(包括以往幾本書)是十分艱難的。
1992年(壬申)小雪
吳立昌序於滬西“窄而不霉”小齋
前幾年,各種現代西方社會文化思潮,紛至沓來,文藝批評領域,更是異彩竟現。形式主義批評、精神分析、原型批評、現象學、闡釋學、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接受美學、新批評派……簡直令人目不暇接。新奇是新奇了,但也會有一種無所適從之感。其中有些,我也曾接觸過,有些只是一知半解,囫圇吞棗,有些幾乎艱澀得難以卒讀。不管怎樣,在接觸過程中,我也悄悄進行比較,發現這些文藝思潮和批評方法,確實有它們各自的特點和長處。但是,當我有意無意再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作比較時,在一些根本的原則性問題上,還是後者更有說服力,也更符合普遍真理。人們在談論新的思潮新的方法時,往往會對過去作為文藝批評指導思想的“歷史唯物主義”不屑一顧。這也情有可原,因為人們對於若干年前的文藝批評存有切膚之痛。不過,那時的所謂“歷史唯物主義”,恰恰偏離甚至閹割掉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深深陷入形上學泥淖,它根本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原意。所以,我們今天要建立真正科學的文藝批評,既要放開胸襟,廣泛汲取近現代西方各種哲學、美學、文藝思潮的有益營養,更要首先恢復歷史唯物主義的本來面貌,堅守它的基本原理,當然還要不斷充實它,發展它。有鑒於此,我才進一步體察到為文時立足點之重要。不管“氣候”如何變化,這個立足點不能動搖。“以不變應萬交”,此之謂也。
中國現代作家,以魯迅為首,凡有成就者,似乎開始都曾取法於外國,然後又逐漸擺脫外國的影響,但已將外國的有益營養溶解於自己的血肉之中,從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點的創作個性和藝術風格,其原因恐怕即在他們牢牢立足於各自所生存的現實土壤。當然,要達到如魯迅(也應包括沈從文)那樣熔古今中外於一爐的境界,畢竟不是一件易亭,但確實是現、當代許多有出息有成就的文學家所努力追求的。我常想,在批評領域,在西方現代批評流派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今天,能不能也將熔古今中外批評理論和方法於一爐而又能立足於歷史唯物主義,顯現本民族的特點,作為我們所追求的文藝批評最高境界呢?
寫文學家傳記,另一個需解決的問題是寫什麼。沈從文。別的不說,僅作品數量之多,就冠蓋現代文壇,再加他一生是那樣的浮浮沉沉、歷盡坎坷。人,就是一個,但確定的中心內容不一樣,寫出來的傳以及作者對傳主的評價也不會完全相同。根據多年的觀察和思索,我發覺沈從文一生的“貫穿動作”就是對人性的執意追求。他曾以“人性的治療者”自居,因此我即以此作為本傳的標題,同時也是全書寫作的中心。在另一本有關他的書里,我這樣寫道:“如果說,沈從文那么多不同文體的創作是‘磨盤’,那么人性則是‘軸心’,離開它,作家的筆就無法轉動。他創造的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物,都可以說是從人性‘軸心’向四面輻射出來的。”他讚頌的是人性的美——淳樸、正直、善良、勤勞、忠貞、粗獷等等,他憂慮的是人性的扭曲和變形,他憎惡的是對人性的戕賊。這均有他的創作為證。與此同步,沈從文的理論和他在文壇的立身行事,則死死盯著“自由”二字。
不過,“自由”也還是從“人性”派生而出。因為在沈從文心目中,人性的發展,應該順其自然之道,包括靈與肉的個性,應該能夠自由地張揚。弗洛姆(ErichFromm)有個著名論點,即人在社會複雜關係中實現個性化,獲得了自由,但同時也產生了孤獨感、疏遠感,因此就追求一種安全而又可依賴的生存環境。人的行為動機就來自這種追求安全、逃避自由的欲望。沈從文恰怡反其道而行之。他從湘西到北京,目的在於“爭取到自己處理自己命運的主動權”(《從文自傳·附記》),它的具體表現,則是堅持走一條自由主義文學之路。殊不知,一入文壇,他心目中的“自由女神”——文學立即撞上了它的“剋星”——政治。然而,不管沈從文在文學同政治的磕磕碰碰中怎樣受到誤解和歧視,他也耐得住寂寞和孤獨的折磨,他的那個“抽象信仰”一直沒有動搖過。可以這樣說,沈從文從事文學活動的一生,就是追求人性、嚮往自由的一生。本傳寫作中心內容的確定,一方面在於這是傳主一生的客觀存在;另一方面也想通過解剖這一個“麻雀”,試試能否深一層去認識這個由“文學”與“政治”糾纏了幾十年所形成的夢魘般的怪圈。
至於具體寫法,翻翻坊間各種人物傳記;各有特色,各有所長。取哪一種為好?與其在寫法上煞費苦心地去選擇,倒不如暫且撇開他人,先自顧自地寫起來再說。寫好一看,有的地方像評傳,因為傳主是作家,就不能不對他的創作及其在現代文壇的歷史地位做一些必要的評述;有的地方像傳記小說,因為傳主的自傳及有關文章或某些回憶錄提供的材料本身就十分形象生動;有的地方像年譜,因為遇到傳主生活和創作中某些關鍵或轉捩點,又無須詳盡描述時,如果完全略去,就會出現不應有的空白;有的地方像作品提要,因為傳主有些重要作品,並不為人們所熟知,適當做點介紹,也許有助於讀者的理解……結果就成了個“四不像”。
當然,我這樣講,並非提筆時沒有任何考慮,真的隨心所欲,想到哪裡寫到哪裡。至少有兩點是很明確的。如前所述,我是扣住傳主作為一名“人性的治療者”而順序鋪陳。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真實。我以為,既是人物傳記,雖然做不到無一字無來處,但主要內容絕不可摻雜任何想像和虛構,而必須有至少是我所確認的真實依據。最真實的依據自然應是傳主自己的文章。別人寫的回憶、訪問、介紹類文字,我也力求擇取最具權威性的;凡發現文章作者有創造性想像,甚至謬托知己的跡象,哪怕寫得再詳盡再生動,也只好割愛。其實,即使出自傳主自己的手筆,有時也不可靠,特別是若干年後的回憶,往往與他當年的具體情境並不一致;至於別人的回憶之類,怎樣才具有權威性?怎樣才能發現可疑之處?這都需作一番認真的考訂。為了讓讀者讀起來更順當方便一些,我便將考訂的程式置於幕後。這兩點原則,在撰寫過程中究竟兌現多少,只好有待於專家和廣大讀者的嚴正批評了。
遺憾得很,沈從文生前,我只是在1969年春因工作單位外調任務去北京找他了解過一些情況,我想他當時也不會對外調人員有什麼印象。此後再也無緣識荊。直到1981年春,大概因為我在《復旦學報》第二期發表了《沈從文的“浮沉”與現代文學研究》,他才知道有我這個人也在認真讀他的書,於是不久我便欣喜地輾轉收到他親筆題贈我的兩本書:《從文自傳》和《沈從文小說選集》,算是有了點間接聯繫。除此而外,可說從無直接交往。因此,本傳不可能像其他一些同沈從文過從密切的中外研究者那樣,可以列出許多原始的甚至獨家所有的資料。我所掌握的材料,都見之於公開出版物,特別是湘西吉首大學學報所刊登的豐富研究成果,誰想從本傳中發現什麼新的資料,肯定會大失所望,這是應該先向讀者諸君致歉的。不過,退一步想想,只認文章不認人,也許感情的因素牽扯較少,如從另一個角度看,會不會還有點積極作用。因此,遺憾之中似乎又有些釋然。
今年年初,曾從滬上報紙見到一則訊息,說是台灣影視圈正掀起一股“沈從文熱”,沈從文的自傳和許多作品即將被搬上銀幕或螢屏。近讀《南方周末》(2011年11月3日),台灣學者蔣勛的一篇演講錄《美,看不見的競爭力》中有一段話:“當年我到北京,沈從文先生剛過世,我很遺憾,但我的反應沒有林懷民那么劇烈。他是一下子就在沈先生的靈台下跪下去了,沈夫人很驚訝,她不了解,我們在台灣的時候,沈先生的書是‘禁書’,我們偷偷在底下傳,並且覺得,如果有一天能跟沈從文說:你一直是我的老師,該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所以你看,美的力量比什麼力量都要大,它可以讓你把未曾謀面的人認作老師,禁都禁不住。”由此可見,無論在哪裡,出現“沈從文熱”都是一種可喜的文化現象,沒有什麼可怕的。沈從文屬於湘西,屬於海峽兩岸。沈從文是整箇中華民族的。雖然有關沈從文的好傳記已出數種,本傳現在又來湊次熱鬧,但如能給海峽兩岸的“沈從文熱”再稍加點溫,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最後,我不能忘記吾妻李文萍在本書資料文稿的整理謄寫及其他方面對我的幫助,如果沒有她的操勞,要完成本書(包括以往幾本書)是十分艱難的。
1992年(壬申)小雪
吳立昌序於滬西“窄而不霉”小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