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
對人身健康的危害
人體在光污染中最先受害的是直接接觸光源的眼睛,光污染會導致
視疲勞和視力下降。人工白晝光源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對眼睛不利,而且干擾大腦
中樞神經,使人感到頭暈目眩,出現噁心嘔吐、失眠等症狀。而且人工白晝污染不僅有損人的生理功能,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就猶如人徹夜亮燈睡覺一樣,會擾亂機體自身的自然平衡,使人體產生一種“光壓力”。若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體內的生物和化學系統會發生改變,體溫、心跳、脈搏、血壓會變得不協調,各種疾病乘虛而入。經常處於光照環境中的新生兒,往往會出現睡眠和營養方面的問題,甚至會刺激兒童性早熟。這是因為接受光照太多,會減少
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弱對性腺發育的抑制,導致性器官的超前發育,使性早熟不可避免。
對動物的傷害
動物保護者稱,耀眼的光源是殺害鳥類和昆蟲的罪魁禍首。因為強光會破壞夜間昆蟲的正常繁殖,破壞生態平衡。
具體事例
在飾有華燈的
華盛頓紀念碑下,曾經在一個半小時內就找到500餘只鳥的屍骸。位於英王宮琴行街的一個巨型廣告牌,晚上燈火通明,刺眼的強光,在黑夜發出一束雷射似的光柱直衝霄漢,而該區上空附近航機頻繁,強光是否會影響飛行員的視線,頗讓人擔心。鄰近的住戶,如健威花園和寶石樓的居民,亦投訴廣告牌的強光反射,把家居照得如同白晝,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導致精神不振,影響正常的生活起居。
防治
對於人工白晝所造成的光污染,各國關注程度不同,法律約束的差別也非常大。歐美許多國家曾經有過
城市亮化的興盛期,城市亮化之後察覺到了危害,吸取了深刻的教訓。在歐美和
日本,人工白晝污染的問題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美國還成立了國際黑暗夜空協會,專門與人工白晝污染做鬥爭。
進入21世紀,隨著工業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夜生活的日趨頻繁,人工白晝所形成的光污染愈演愈烈。如何對其進行防治,降低其對人們身心健康的危害成為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
首先應該從源頭上抓起。城市規劃和夜景照明要立足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實現建設夜景,保護夜空雙達標的要求。對那些正在建設夜景照明的城市務必在規劃時就考慮光污染問題,做到防患於未然;對已產生光污染的城市,應立即採取措施,把光污染消除在萌芽狀態。例如,對廣告牌和霓虹燈應加以控制和科學管理;在建築物和娛樂場所周圍,要多植樹、栽花、種草和增加水面,以便改善光環境;注意減少大功率強光源等等。總之,力求使城市風貌和諧自然,讓人們能夠生活在一個寧靜、舒適、安全、無污染、無公害的優美環境中。
其次,應制訂防治人工白晝污染的標準和規範。在國家或地區性環境保護法規中增加防治人工白晝污染內容,強調城市夜景照明要嚴格按照照明標準設計,合理選擇光源、
燈具和布燈方案,儘量使用光束髮散角小的燈具,並在燈具上採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嚴格限制光污染的產生。並且要大力作好人工白晝污染的公益宣傳和教育工作,作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同時在高科技節能照明上下大力氣,實現人文照明、綠色照明、科技照明。另外,在治理人工白晝污染問題上,還要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