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終端消費影響下的中國碳排放峰值估計》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周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口結構、終端消費影響下的中國碳排放峰值估計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周偉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從人口年齡結構、家庭結構、城鄉結構變化引起的終端消費變化分析高耗能產業的供需狀態,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家庭小型化、少子化、城鎮化對終端消費的多維影響,進而測算碳排放的峰值,提出碳減排的可行路徑。 基於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詳細數據,以數理人口學的Monte Carlo微觀人口仿真、家庭戶增長模型、改進的Keyfitz模型來計算人口結構變化;以Mankiw-Weil模型計算人口結構變化下的住房需求(考慮4-2-1、4-2-2家庭的代際繼承),並以建築生命周期能耗分析方法計算建築領域的能耗和碳排放;以產業生命周期方法分析水泥、鋼鐵、汽車產業的發展曲線,判斷是否存在產能過剩,並對高耗能行業提出產能預警.本研究避免了現有關於碳排放的研究在涉及人口變數時大多只考慮人口總量和城市化水平的不足,注重以實物消耗(水泥、鋼鐵等)而不僅僅是貨幣價值來判斷城鎮化、工業化的階段。
結題摘要
一、研究背景: 我國的工業品在滿足當前消費需求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這種超前性已達到相當大的規模,已經難以為繼。我國已進入人口總量低速增長的階段,由人口規模變化帶來的消費需求不再快速增長。從長期來看,人口結構(年齡結構、家庭結構、城鄉結構)因素將成為終端能源消費的主導因素之一。 二、主要研究內容: 1.分析已實現碳排放總量下降的國家(簡稱為碳轉折國家)在不同排放階段對應的人口、經濟指標,包含:碳轉折國家的排放總量、人均排放、排放強度的特徵;中國的碳排放特徵、人口結構特徵與碳轉折國家在相同發展階段的對比。 2.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特徵及未來發展的仿真研究。基於國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套用數理人口學的理論方法,對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內在機理進行分析。 3.考慮家庭變化、城鎮化效應、生活水平效應、生活方式、能源強度,對人口、家庭因素驅動的碳排放進行分析。 4.基於人口結構變化的碳排放峰值及碳減排路徑研究。考察當前建築、基礎設施的超前建設規模,對比碳轉折國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建設規模與人均實物年消費量、累積消費量,套用生命周期理論方法分析行業、產品的發展曲線,推導碳排放峰值。 三、重要結果與關鍵數據: 1.2010~2030年,中國20~39歲的人口從4.46億下降到3.28億,減少約1.18億;2030年全國的平均家庭規模從3.10人下降到2.48人,全國家庭數量將突破5.5億戶;按照現有模式發展,2030年城市化率達到64.2%. 2.在基準情景下,中國將於2031年達到138.5億噸的碳排放峰值;在最佳化情景下,中國將於2026年達到127.6億噸的碳排放峰值;在環境約束情景下,峰值出現在2022年,為114.7億噸。 3.家庭戶城鎮化水平拉動3.14億t間接CO2排放;城鄉家庭消費結構具有不同程度的高碳化特徵,對間接CO2排放的累計貢獻度分別為10.3%和12.8%. 四、科學意義: 以“人口結構——終端消費”的角度分析能耗需求,區分“發展型碳排放”和“浪費型碳排放”,而不是把CO2的增量看作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理論上提出針對不同類型的碳排放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