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生理密度,指適合於農業用地的單位面積上的人口數。

這個數字反映了人口對生產食物的土地的需要和人口與食物的生產的關係,與通常使用的人口密度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通常使用的人口密度指人口的算術密度,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口生理密度
  • 含義:農業用地的單位面積上的人口數
  • 反映:人口對生產食物的土地的需要
  • 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標
定義,人口生理密度舉例,

定義

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標。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頃內的常住人口為計算單位。世界上的陸地面積為1490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9%,以當今世界總人口70億人計,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7人,這實際上就是人口算術密度。而人口生理密度則是指適合於農業用地的單位面積上的人口數,它排除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面積,例如:南極洲、包括格陵蘭島在內的北極冰緣地帶、沙漠地區、極高山地區、熱帶雨林地區等。地球陸地總面積減去上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後,剩餘的就是適合人類生活的地區,這些地區就是人類生活的主要地區,也是計算人口生理密度的除數。

人口生理密度舉例

埃及的人口為7860萬,全國總面積為100.145萬平方千米,埃及的數學密度是78人/平方千米,由於埃及的大部分地區為沙漠,全國僅有4%的地區適合居住,而99%的人口聚居在僅為國土面積4%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帶。生理密度大體上是1943人/平方千米。
而日本的總人口為1.2805億,面積為37.7835萬平方公里,人口數學密度是 339人/平方千米;人口生理密度大體是2380人/平方千米。
這種差異反映出許多國家的國土大多是不適於農業的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