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均衡是指人口的發展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並且人口總量適度、人口素質全面提升、人口結構最佳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統內部各個要素之間協調平衡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人口發展一直面臨著許多不同形式的問題和挑戰:人口增長過快、老齡化態勢嚴峻、性別結構嚴重失衡等等,以上種種,都是實現人口均衡發展必須邁過去的坎。
當前,我國人口形勢更加複雜,
人口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人口與社會
經濟發展的關係更加緊密,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也更加顯著。因此,期盼構建人口均衡型社會的要求也更加強烈。
第一道坎:人口增長過快
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我國人口基數和增長的絕對人口數一直都比較大。目前,我國人口數量已超過13億,受
人口慣性的影響,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總量將以年均數百萬的速度持續增長。據測算,我國人口峰值可能出現在本世紀30年代中後期,預計會超過14億。如果控制得不好,還會出現較大的波動,其峰值可能會推遲到本世紀中葉,人口總量將超過15億。
我國適宜生存的地理環境狹小和人口過度增長之間一直存在著尖銳矛盾。平原和丘陵的面積各占我國總土地面積的 12%和9.9%,合計不到22%,其中丘陵地區有不少是不適宜居住的;而盆地、山地和高原的比例卻各為18.8%、33.3%和26%,合計達78.1%。狹小的適宜人口生存的地理環境限制了人口的環境容量,也制約了生活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人口增長巨大的分母效應,即按人口平均占有的自然資源,與日俱增的人口壓力使我國資源相對緊缺的格局愈演愈烈,人口增長與糧食生產也長期維繫著一種脆弱的平衡關係。目前,我國人口總量早已超過最優規模,正逐步向安全警戒線逼近,使我國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安全現實問題,並且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第二道坎:老齡化態勢嚴峻
人口老齡化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按照老齡化社會的衡量標準,我國早在1999年就已步入老年型國家。2009年,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為1.67億,占人口總量的12.5%,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突破1.13億,占人口總量的8.5%。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逐漸提高,老齡化呈現出日益加快的趨勢。
21世紀,中國將進入不可逆轉的老齡化過程。從2001年到210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我國將平均每年新增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第二階段,從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伴隨著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進入老年,老年人口數量開始加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620萬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2.7億,與0-14歲少兒人口數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推進到30%以上。第三階段,從2051年到210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2051年,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這一階段,老年人口規模將穩定在3-4億,老齡化水平基本穩定在31%左右,進入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平台期。
第三道坎:性別結構嚴重失衡
2009年我國出生性別比為119.45,繼續嚴重偏離出生性別比的正常值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出生性別比出現了偏高且持續上升的趨勢。1980年、1983年出生性別比分別為107.4、107.89,基本正常;1985年、1989年分別上升為111.42、110.9;1995年、2000年、2005年分別高達 115.6、116.9、118.58,嚴重偏離正常值域。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地區已經從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擴展,重度偏高(超過117)的省份增加到14個,個別省份甚至超過130;而且與城鎮相比,農村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尤為嚴重。
我國出生性別比偏離正常值域、居高不下已有二十多年。此外,我國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還體現在孩次上,表現為一孩出生性別比基本正常,二孩開始陡然增高,並且孩次越高出生性別比越高,並隨著時間的推後,二孩及以上出生性別比越高。出生性別比的持續升高首先會對男性過剩的婚姻市場形成擠壓,影響婚姻家庭關係的穩定,並有可能成為危及人口安全和不利於社會穩定的潛在因素;同時,由出生性別比偏高所導致的男女數量失衡會給人口再生產帶來嚴重障礙。人口萎縮的後果不容低估,它不僅影響到我國人口
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到我國人口安全、民族繁榮和社會穩定。因此,出生性別比失衡不是單純的
人口問題,而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