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規律

人口分布規律是人口在地區上不斷擴展、移動、定居的過程,以及一定時間內在地理分布上的內在聯繫。人口分布不是自然現象,其分布方式及特徵要受社會生產方式、自然環境、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人口分布方式與社會生產方式相適應。首先,人口分布受生產發展的推動,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往往伴隨著人口地域分布的變動,生產力發展越快,人口分布的變動越明顯;另一方面,人口的地域分布狀況、數量、質量和結構,又將對生產力發展起加速或延緩作用。所以,人口同生產地域配置不相適應,是導致人口再分布的基本原因。人口發生再分布以後,又將對生產力發展帶來新的推動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口分布規律
  • 含義:人口分布的一般特徵和發展趨勢
  • 分類:動態和靜態
  • 學科:地理
前者反映特定時期內人口分布特徵;後者反映社會發展中人口分布特徵的變化。對兩者進行綜合研究,有助於了解人口分布的地區差異,揭示長期歷史中人口分布的一般規律。不論是人口的靜態分布還是動態分布,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徵:①人口分布的區域性和地帶性。在地理歷史環境相似的特定區域內,人口分布具有相似的特徵 ,反之,則是明顯差異。這一特徵突出的表現在人口分布的地帶性方面,在人口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明顯的地帶規律。②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全球大陸有40%的土地無人居住,50%的土地人口非常稀少,人口較稠密地區,其面積不到全球土地面積的10%。③人口分布的聚集與擴散。它取決於生產方式的性質,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下,由不同的人口分布特點,封建社會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人口主要分布在農村,形成許多分散的居民點;商品經濟占統治地位,大工業成為決定性生產部門,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城鄉人口比例發生變化。研究人口分布的地區差異和演變過程,揭示其中的規律性,對制定國家、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具有重大指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