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世間》的故事發生在1898年,小說主人公之一是一個名叫溫托索羅姨娘的土著婦女。“姨娘”是對給白人當侍妾的土著女人的蔑稱。溫托索羅十四歲被父親賣給荷蘭白人經理梅萊瑪當“姨娘”。但她性格堅強,不甘心屈服於命運,經過刻苦努力,從梅萊瑪處學到了西方現代文化和管理知識,成了大農牧場——“逸樂農場”實際上的掌管人。她與梅萊瑪生有一子一女。女兒安娜麗絲溫柔多情,向著母親,自認為是土著人;兒子羅伯特放蕩不羈,嚮往白人生活,看不起土著人,後來竟發展到謀害親妹妹。
小說另一個主人公明克,是土著官吏家庭出身的新型知識分子,當時泗水唯一的高級中學的土著學生。明克和安娜麗絲相愛,得到溫托索羅姨娘的讚許,但遭到羅伯特和梅萊瑪的反對。一天,從荷蘭來了一個叫毛里茨的年輕人,向梅萊瑪興師問罪。原來梅萊瑪在荷蘭國內早有妻室,毛里茨是他的兒子。從此,梅萊瑪一蹶不振,放蕩淫逸,最後在妓女院中毒身亡。法院欲以此加罪於明克和溫托索羅,企圖藉以說明土著人對白人謀財害命,但終因無證據而只好罷休。羅伯特也在妓院染上了花柳病,懾於溫托索羅姨娘的斥責,逃至國外。明克中學畢業,即與安娜麗絲按伊斯蘭教傳統方式正式結婚。但不久毛里茨就向白人法院提出財產繼承權問題,並授引白人法律把未滿十八歲的安娜麗絲遣回荷蘭由他監護,不承認她與明克的夫妻關係。明克與溫托索羅姨娘為維護自身權利堅決鬥爭,他們向社會呼籲,引起全國震動,有些地方甚至發生了武裝騷亂。荷蘭殖民當局出動軍警鎮壓,包圍了“逸樂農場”,軟禁明克和溫托索羅姨娘,並把安娜麗絲譴送荷蘭。溫托索羅姨娘雖然失敗了,但並不氣餒,她說:“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作了最體面的反抗!”
創作背景
1965年,印尼發生“九·三○”事件後,杜爾被拘留在布魯島長達14年之久。但他克服了重重困難,在獄中堅持寫作,直至1979年底被釋放。這時期他的創作進入第二個高潮時期,先後寫作了十幾部長篇小說。《人世間》和四部曲中的第二部《萬國之子》就是他在布魯島拘留營里創作而成。據作者說,他早在1961年就著手準備,收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1973年在獄中時口述給拘留營的難友們聽,1975年寫成文字。作者出獄後的次年,即1980年小說出版。
人物介紹
溫托索羅
小說的中心人物,土著的婦女。她14歲時被利慾薰心的父母賣給荷蘭糖廠經理赫曼·梅萊瑪做姨娘,地位卑下,但她自尊心強,既好學又不怕吃苦,奮鬥多年後,儼然成了既有文化素養又有經營管理能力的女實業家。她幫助主人經營大型的逸樂農場,使梅萊瑪也敬她三分。她和梅菜瑪生有一男一女。梅萊瑪被殺後,獨自支撐局面的溫托索羅預料之中的災難接道而來:白人法庭宣判逸樂農場的財產歸毛里茨和他的母親所有,而真正的創業人溫托索羅分文皆無;而且判決將安娜送往荷蘭由毛里茨監護。明克和溫托索羅對不合理的判決據理力爭,雖贏得了整個社會輿論的有力支持,但仍未能改變殖民者的法律。
明克
明克在作品中是僅次於溫托索羅姨娘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性格也是在發展中被揭示出來的。他是印尼知識界中覺醒最早的青年一代的代表。明克出身於印尼貴族家庭。他的祖先是爪哇武士,父親是縣太爺。由於這一貴族地位,使他有資格進入荷蘭人辦的高級中學學習,同時,也由於他的出身和接受歐化教育,使他比一般土著青年的思想更加複雜。他既正直,又愛虛榮;既有民族的自尊感,又羨慕歐洲文明;既有同情心,又自視高人一等。明克真正的覺醒是在荷蘭法庭作出對姨娘和安娜麗絲不公正的判決之後。殘酷的現實使他原先在書本上接受的歐洲文明的教育全部破產了。他在報上發表文章,揭露荷蘭人的罪行和法庭缺乏人性的判決,引起社會各界對姨娘一家的同情。雖然,最後他們的反抗失敗了,但他們在異族面前決不奴顏婢膝。
赫曼·梅萊瑪
荷蘭糖廠經理,溫托索羅姨娘的丈夫。梅萊瑪在受到他正式妻子所生的兒子毛里茨當眾斥責後,精神頹唐不振,終日在外面鬼混,後被人謀殺在妓院中。
安娜麗絲
溫托索羅與赫曼·梅萊瑪的女兒,美如天仙,又非常能幹,是媽媽管理農場的好助手。安娜與土著的印尼王室後裔、才華出眾的明克相愛,並在媽媽支持下完婚。但不久毛里茨就向白人法院提出財產繼承權問題,並授引白人法律把未滿十八歲的安娜麗絲遣回荷蘭由他監護,不承認她與明克的夫妻關係。
羅伯特
溫托索羅與赫曼·梅萊瑪的兒子,為人傲慢,不務正業。之後在妓院鬼混後外逃不知去向。
毛里茨
梅萊瑪的兒子。梅萊瑪被殺後,毛里茨就向白人法院提出財產繼承權問題,並授引白人法律把未滿十八歲的安娜麗絲遣回荷蘭由他監護。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人世間》揭示了印度尼西亞民族遭受荷蘭殖民統治者奴役的悲慘處境和在重壓之下日趨覺醒和反抗的過程。作者把矛盾衝突的中心放在“逸樂農場”這個由白人和土著人結合而成的殖民地畸形物內,有其深刻的象徵意義和高度的典型意義。溫托索羅姨娘家庭中所發生的矛盾和衝突,是那個時代民族矛盾和衝突的縮影。農場主梅萊瑪屬於擁有一切特權的純白人階層;溫托索羅和明克屬於備受壓迫和奴役的土著人階層。在這兩極之間的,是以羅伯特和安娜麗絲為代表的印歐混血兒階層。隨著矛盾的激化和鬥爭的深入,他們又不斷地各自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分化。矛盾各方圍繞著愛情、婚姻、產業、地位等問題展開激烈的鬥爭,具體揭示了當時殖民地社會的畸形結構和內部的潰瘍,典型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基本矛盾和衝突。
溫托索羅姨娘出身於下層平民,備受凌辱和歧視;明克雖然出身於土著官吏家庭,但因為是土著而屢受種族歧視。他們都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印度尼西亞的確立,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民主思想,因而萌發了改變自身命運的動機和找到了探索出路的新的出發點。這種外在的啟迪作用與內在的解放要求密切結合,正是20世紀初印度尼西亞民族獨立運動的特點的反映。因此明克和溫托索羅姨娘這兩個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和歷史的深刻意義。
藝術特色
普拉姆迪亞高度重視藝術的真實,通過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形象地描繪時代的特徵。他把民族矛盾具化成種種事件,滲入主人公的悲歡際遇之中。人物的性格又有清晰的發展過程。他把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集中演出子“逸樂農場”這個白人、印歐混血兒和土著人雜存的舞台之上,使典型環境充分地為典型人物的塑造服務。
首先,小說在語言的運用上具有鮮明的政論特點。在作品中往往通過直接的、充分的議論表達作家的或人物的思想。如:溫托索羅在法庭上的慷慨陳詞:“在我給別人當姘婦時,我生下了安娜麗絲。僅僅是因為梅萊瑪先生是歐洲人,就沒有指控我與他的關係。那么,為什麼我女兒與明克先生的關係卻成問題了呢?難道就是由於明克先生是土著民的緣故嗎?”這種議論,不是抽象地闡述道理,而是以兩對男女之間的活生生的關係為例證,運用生動的語言展開了說理鬥爭,體現了這種政論語言難於辯駁和不可戰勝的氣勢。這種政論語言的特點,還表現在人物的對話之中;也表現在來往書信里;又表現在溫托索羅關於小說創作的評論中,在作品中的許多地方都明顯地反映了語言上的政論特點。
其次,小說在細節描寫、形象塑造、情節敘述和事物再現等各方面,往往帶有鮮明的象徵性,清楚地展示了作家想要表達的深層意識。如:冉·馬芮的一幅畫面:“一個荷蘭政府的殖民軍,頭戴笠帽,手執馬刀,一隻腳踩著齊亞反抗者的腹部。那士兵把刺插進受害者的胸膛,黑色的衣服被撕裂,裸露出一個青年婦女的乳房,那婦女睜大了兩隻憤怒的眼睛。她的長髮披散在凋落的竹葉上。她左手撐地,掙扎著想站起來;右手握著一把刀,顯然已無力舉起。天空,狂風呼嘯:頭頂,竹林搖曳。在整個太自然里,似乎只有他們兩人:一個是劊子手,一個是受害者。作家描繪的畫面,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寓意深刻:劊子手和受害者,既象徵著殖民政權統治下的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又表現了印尼人民寧死不屈、反抗到底的頑強意志。這幅畫面像號角一樣,鼓舞人民的鬥志,繼續開展前仆後繼的鬥爭。又如:明克父親衙門大堂上掛著的那條公牛生殖器做的鞭子,既象徵著封建統治者的權威,也象徵著他們的愚昧無知和蠻橫殘暴。再如:明克第一次走進溫托索羅家庭時,梅萊瑪想趕走他,但是,溫托索羅一聲令下,就立即制止了。她敢於對主人說:“我這個家裡沒有你說話的權利!”“是不是要我把達薩姆叫來教訓教訓你!”這象徵著:在印尼這塊土地上,真正的主人是印尼人民,而不是荷蘭侵略者,印尼人民有力量、有辦法制服和戰勝侵略者,從而展示了印尼人民的必勝信心。
再次,作家在表現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和精神變化上,顯示了藝術技巧。例如:明克第一次到逸樂農場時,他那複雜的心理狀態和感情上的不斷變化,在作家的筆下得到了生動而形象的反映:我等待著,等待著姨娘跟我大發雷筵。因為,我怎么能當面夸一個姑娘呢?可是,她根本就沒生氣,她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是從來不會生我的氣的。可在我心中,我仿佛又聽到了這樣警告,你可要注意啊,可千萬不能把她當作自己的母親來看待!她呀,只不過是一個歐洲人的小老婆而已,沒有正式的婚姻關係,生下的孩子也不會得到法律的承認。這樣的人,品德低賤卑劣,為了能過紙醉金迷的生活,竟出賣自己的尊嚴……”將明克瞬息萬變的心理活動,再現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再如:冉·馬芮過印尼人民的歉疚不安的複雜心情;溫托索羅被賣掉之後對父親的恨和不滿的心理變化,都顯示了作家心理描寫的才能。
作品影響
《人世間》在首次出版後,5個月內連續再版了4次,被認為可列入“世界文學之林”的作品。作家也被認為是“印度尼西亞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小說家”。輿論界甚至呼籲提名普拉姆迪亞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1981年6月5日,國際筆會主席珀爾·瓦斯特勃赫就當時《人世間》在印度尼西亞被禁止出版發行一事,曾專文電告印尼總統,以示關注。
作品評價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翻譯家
梁立基:“《人世間》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印度尼西亞是沒有其他作品可望其項背的,至少可以說要大大超過作者自己以往的所有作品。”
(發表於《外國文學研究》1982年第3期)出版信息
《人世間》於1980年8月首次出版。1982年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北大普·阿·杜爾研究組譯出的中譯本。
作者簡介
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Pramudya Ananta Tur,1925—2006),印度尼西亞作家。曾被荷蘭殖民當局逮捕。20世紀50年代末參加人民文化協會,1965年“九·三○事件”後,又一次被捕入獄,1979年獲釋。是印度尼西亞獨立後發表作品較多的作家,並且多次獲獎。重要作品有以荷蘭發動第二次殖民戰爭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游擊隊之家》(1950) ,有暴露社會黑暗和直接描繪農民抗暴鬥爭的中篇小說《貪污》和《南萬丹發生的故事》(1958),也有反映1926年民族大起義的《鐵錘大叔》(1965)等。《人世間》和《萬國之子》為20世紀80年代發表的作品,是他在布魯島拘留營寫的四部曲的前兩部,受到國內外文學界的重視。2006年4月30日,因病去世。終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