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心湖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明代作家張岱的作品,原文是:崇禎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③矣,余挐④一小舟,擁毳衣爐火⑤,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⑥,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⑧,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⑩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⑾。及下船,舟子⑿喃喃⒀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基本介紹

注釋,譯文,賞析,作者介紹,

注釋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明思宗朱由檢年號(1628-1644)。
更定:指初更以後,晚上8點左右。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的大約2小時。
④挐:通“橈”,撐(船),劃(船)。一作“拏”。
⑤擁毳衣爐火:牧師,帶著火爐乘船。毳衣,用皮毛製成的衣服。毳,鳥獸的細毛。
霧凇沆碭:沆碭(hàng dàng)形容雪夜寒氣瀰漫。霧松,雲、水氣;霧是從天空下罩湖面的雲氣,凇是從湖面上蒸發的水汽,霧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鞏《冬夜即事詩》自註:“齊寒甚,夜氣如霧,凝於水上,旦視如雪,日出飄滿階庭,齊人謂之霧凇。”沆碭,白氣瀰漫的樣子。沆,形容大水
⑦一白:全白。
⑧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築物。
⑨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焉得,哪能。更、還。
⑩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裡指小白玉酒杯。
⑾客此:在此地客居。
⑿舟子:船夫。
⒀喃:象聲詞。
⒁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稱。
⒂更:還。
⒃痴:特有的感受,來展示他鐘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

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初更(晚上八點左右)後,我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撐著船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一片瀰漫,天、雲、山、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有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湖心亭的一點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點人影罷了。
到了亭子裡,有兩個人鋪好了毛氈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在燒酒,酒爐里的水燒得滾沸(燒酒時,套用爐子灌些水再把酒壺放在裡面用火煮)。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的人呢!”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後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下船的時候,船夫小聲說到:“不要說相公您痴情於這雪景,還有像您一樣對這雪景痴情的人呢!”

賞析

本文是張岱小品的傳世之作。作者通過追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經歷,表現了深摯的隱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靜之後,小舟獨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對酌,臨別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為痴,殊不知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文筆簡練,全文不足二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尤其令人驚嘆的是作者對數量詞的錘鍊功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一組合,竟將天長水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善用對比手法,大與小、冷與熱、孤獨與知己,對比鮮明,有力地抒發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

作者介紹

張岱(1597----1679)字宗子,號陶庵,紹興山陰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繼“公安”“竟陵”兩派之後,以清淡天真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寓情於境,意趣深遠,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較高的“殿軍”。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