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農村發展研究

京郊農村發展研究

《京郊農村發展研究》內容簡介:改革開放30年來,京郊農村發展把握農村改革這一重點,一方面加強推進京郊農業的都市化發展,確保北京市的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京郊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完善京郊農村社會管理,促進京郊社會和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京郊農村穩定,保證農民安居樂業。實踐充分證明,在京郊農村的改革和發展中,只有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基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走北京特色的都市農業現代化道路,堅持保障京郊農民利益和民主權利,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京郊農村社會生產力,從而推動京郊城鄉一體化及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京郊農村發展研究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54頁
  • 開本:32
  • 作者:李巧蘭 華玉武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33867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京郊農村發展研究》:京郊新農村建設研究基地資助項目。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土地制度改革:京郊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
一、我國20世紀土地制度變革的歷史啟示
二、現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解讀
三、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困境及策略分析
四、京郊農村土地制度完善的路徑探討

第二章 都市農業:京郊農村發展的支柱
一、都市農業的理論分析
二、國內外都市農業的實踐經驗
三、京郊都市農業發展的問題分析
四、京郊都市農業未來發展的對策研究

第三章 新型農民:京郊農村發展的主體
一、新型農民的概念分析
二、培育新型農民的意義探討
三、新型農民培育的基本路徑
四、提高京郊農民主體地位的策略分析
案例分析: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在於培育新型農民——以京郊延慶縣大榆樹鎮為例

第四章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京郊農村發展的依託
一、新中國成立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歷程和政策演變
二、京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及成效
三、當前京郊農民合作組織的特點及發展經驗
四、、影響京郊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因素分析
五、對進一步加快發展京郊農民合作組織的思考

第五章 社區化建設:京郊農村發展的基本模式
一、農村社區的概念及一般特徵
二、農村社區建設的含義及意義
三、京郊開展農村社區化建設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附錄:北京市通州區關於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第六章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京郊農村發展的保證
一、農村社會保障概述
二、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基本情況
三、京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面臨的挑戰及對策(以懷柔區為例)
四、京郊農村機構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第七章 介入農村社會工作:京郊農村發展的新思路
一、農村社會工作的內涵探析
二、農村社會工作的產生與發展
三、京郊農村社會工作介人的必要性分析
四、京郊介人農村社會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文摘

3.小崗村揭開的序幕:走向統分結合的寐庭聯產承包制
“文革”後,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發端頗具戲劇性。誰也沒有想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原則通過的旨在維護和完善人民公社體制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事實上卻成為打破人民公社體制,創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發端。條例規定“不許分田單幹”、“不準包產到戶”,但也開了一個小口子:“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必須加強勞動組織,建立嚴格的生產責任制。”而生產責任制最終成為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伏筆。幾乎就在同時,安徽和四川兩省在省委的支持下,開始了土地承包的探索。1978年12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戶農民以“包產到戶”的辦法,搞起了“大包乾”。大包幹當年就解決了村民的溫飽問題。由此帶動附近一些村子也開始悄悄把耕地包給農戶。當縣裡把少數地方暗地搞包產到戶的事情作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典型匯報到省委後,時任省委第一書記的萬里,立即作出批示:“我看可以試驗。”這個試驗很快見了效,1979年安徽省雖然遇到旱災,糧食反而增產了。
然而,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包產到戶”還是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一些思想保守的人認為包產到戶“與分田單幹沒有什麼區別”,“會動搖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萬里第一個站出來為“包產到戶”力辯:“包產到戶原則上不同於分田單幹,雖然形式上與分田單幹相似,而生產資料所有制並沒有變,土地所有權仍然是公有的,生產隊有權根據情況加以調整。”1980年4月2日,鄧小平同萬里談話時,充分肯定了安徽省的做法,認為“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這有力地支持了農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推進。

序言

改革開放30年來,京郊農村發展把握農村改革這一重點,一方面加強推進京郊農業的都市化發展,確保北京市的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京郊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完善京郊農村社會管理,促進京郊社會和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京郊農村穩定,保證農民安居樂業。實踐充分證明,在京郊農村的改革和發展中,只有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基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走北京特色的都市農業現代化道路,堅持保障京郊農民利益和民主權利,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京郊農村社會生產力,從而推動京郊城鄉一體化及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京郊農村的改革和發展也進入了關鍵階段。可以說,從總體上看,目前京郊農村發展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在這樣一個階段,一方面推進京郊農村改革和發展具備許多有利條件,是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