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太獅表演是專為皇家的大型慶典儀式或接待外國使臣時進行表演的。民國後,太獅逐漸流行於民間,並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少獅。太少獅表演時逼真細緻,把獅子的各種動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步法主要是“弓步”與“馬步”的交替。在其表演時,領獅者所用的不是繡球,而是一黃、一藍兩把布彈子,特點鮮明。再加上其獨有的“摔婁”功夫,是真正的傳統技藝的再現,具有極高的欣賞、研究及保護價值。
京西藍靛廠義振旗緣太少獅會,系海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西藍靛廠義振旗緣太少獅會
- 別名:太少獅 、藍靛廠太少獅會 、義振旗緣太少獅會
- 項目級別:區級
- 項目代碼:區級 Ⅲ-8
- 項目傳承人:趙岩
- 項目類別:傳統舞蹈
- 項目保護單位:四季青鎮文化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傳承譜系,主要特性,
歷史淵源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舞獅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獅舞的技藝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如今已很難判斷其是非。在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之後的一千多年的發展、演化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大的表演風格。
而在北獅這一分支下,又出現了太獅這一分支。據王作楫、隋少甫寫的《京都香會話春秋》(第98頁)記載,北宋的太獅舞表演稱為“耍獅子”。據趙雲鵬口述:“直到清朝,太獅舞表演一直是專為皇家的大型慶典與接待外國使臣時表演服務用的,清晚期時才流傳到民間。其獅子的造型模仿太和殿門前石獅子的體態和造型,將其設計成大奔額頭、窩窩眼、血盆大口和翻鼻孔的威武造型。”
相傳北京太獅是由佛祖釋迦牟尼的兩大護法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的坐騎演化而來的。文殊菩薩侍奉在佛的左邊,普賢菩薩則侍奉世尊的右邊。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亦分別代表智與理。文殊菩薩是智慧之極者,而普賢菩薩則是理之極者。文殊菩薩意為妙德、吉祥。普賢菩薩意為理德、定德、行德。太獅舞是兩個人表演的特大號獅子傳統的北京太獅以兩隻為一對,一黃一藍,一公一母,一左一右。黃色皮毛的為獅,為公;藍色皮毛為吼,為母。是一對聖獸。象徵吉祥,智慧,寓意削魔、驅邪。
民國時,太獅舞逐漸流行於民間。由於其出自皇宮,表演形式大氣、雄渾,寓意吉祥,所以成為當時百姓過年歡慶時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寄託著百姓對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望。後來發展到商家鋪戶在其開張、慶典時,百姓家裡賀壽、嫁娶時,都請“太獅”進行表演。在此期間北京太獅舞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原來的一對太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對少獅。即一個人練的小獅子,而少獅的數量就不固定了,少獅舞是一個人表演的小獅子。從兩隻一對,到5隻一組不等。其顏色也是以黃、藍為主,合稱“北京太少獅”。所以,北京的太少獅舞,是兩種獅子的合稱。即太獅和少獅。由於“太獅”“少獅”與官職“太師”“少保”同音,便有了升官發財的吉祥寓意。這也是其成為傳統中國畫的表現題材及一些瓷器的表面紋樣的重要原因。
基本內容
表現形式和風格特點
由於太獅的特殊由來與其特有的造型特點決定了它的表演形式與南獅和傳統北獅截然不同。因其開始時是用於皇家的各種大型慶典活動,所以無論是從造型、用色、個頭、重量、表演形式上無不體現了中國皇家獨有的大氣、莊嚴、雄渾、氣派、奢華與霸氣。因“北京太獅”重量的原因,所以主要以平地上的活動為主。其步法主要是“弓步”與“馬步”的交替。再加上其獨有的“摔婁”功夫,是真正意義上的力量與美的結合。
藍靛廠太少獅會,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將原有的北京花會鑼鼓點做了一定修改和創新。藍靛廠的太少獅舞表演,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保留、傳承了傳統太獅舞表演的代表性動作—“摔婁”。“摔婁”,其實簡單的說就是“摔屁蹲”。從外面觀看,就是類似貓科動物的“撲食”動作。但就是這么一個“撲食”動作,卻充滿了危險性。沒有刻苦、科學、合理的長期訓練,是無法做到的。這個動作類似中國的硬氣功。這個動作,表演者要高高跳起,雙腿伸直、伸平,用力向下坐去。幾十斤的獅頭加上表演者自身的重量,瞬間向下運動,所有的力都施加在了尾椎骨和盆骨上,如果沒有幾年的苦練是無法完成的,要做到跳得高,摔的穩,摔的瀟灑、漂亮,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就是技藝嫻熟的老藝人,也要十分謹慎的做這個動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傷到盆骨、尾椎骨、腳後跟、腿的大筋或是內臟器官。但這一動作卻是太獅舞表演的最具代表性的動作,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獅子的造型特點
藍靛廠太少獅會,以兩隻為一對。一黃、一藍。黃頭主體為橙黃色,藍頭主體為藏藍色。獅頭重30公斤左右,是“北獅”獅頭重量的4至5倍。其形體為1立方米左右大的球體。闊嘴、獠牙、翻鼻。獅皮寬150cm,長300cm。
以翻滾的海浪紋飾及左右對稱呼應的火焰紋飾裝飾口鼻部,整體線條生動,造型飽滿,栩栩如生。頭頂中心一懸膽狀突起,上刻“會腕”——“義振旗緣”。頭頂髮捲共14個,頂部中間一個最大,其餘略小。均呈螺旋狀,層次分明、結構清晰。其間數條髮絲走向均勻對稱,全部以“白描”的手法,用象徵高貴、吉祥的黃金色描繪。
頭部左右兩側各有一獅耳,形似倒桃,形體飽滿。前耳輪寬大厚重,耳面上繪“祥雲火焰”紋飾,外繪金邊內填紅心。雙耳外輪以耳毛裝飾。黃頭耳毛為深紅色,藍頭耳毛為黑色。
頭後下髮捲底部並列五個拳頭大小的銅鈴。銅鈴懸系處以圓形布片為飾。黃頭布片為明黃色、紅色,藍頭布片為藏藍色、紅色。頭正面下頜下方掛一塊 “前擋布”,顏色分別為:明黃,藏藍。上面橫向排列三道獅毛。 “前擋布”也是“北京太獅”獨有的標誌性裝飾物。獅尾上繪以“祥雲水紋”,外圈用獅毛裝飾。顏色與耳毛一致。脊背兩側各有六道獅毛。藍靛廠太獅的整體造型充分的體現了其在佛教中的半獅半聖獸的造型特點。
由於少獅是根據太獅衍生髮展出來的,所以其用色和頭上的紋飾與太獅完全一樣。造型上也大體相同,只是牙沒有太獅的鋒利,獅皮為單人穿著的連身衣褲。其背部及四肢上以對應的毛髮裝飾。
保護價值
藍靛廠的太少獅會在特殊的歷史條件及原因下,完成了從文到武的轉變,這本身在北京的花會界就是不多見的。它承載了文會和武會的共同特徵,是兩種文化的有機結合。它的表演,是嚴格按照傳統的北京太少獅的文化背景與內涵進行表演的,更難得的是很好的保留了太獅舞的代表性技藝—“摔婁”,並且依然堅持用於傳統表演之中。而且在當初北京花會文化繁盛的時期,有文字記載的十幾堂太少獅會,如今已經都相繼消亡、衰敗了。僅有的幾隻太少獅會要不是有名號沒有獅頭,就是有獅頭沒有會練活的演員。所以保持、傳承老北京原汁原味太少獅舞表演的責任就顯得格外的重大。藍靛廠太少獅會,不論是表演形式還是其特有的文化內涵都是欣賞、研究、學習老北京傳統文化的一個視窗,是真正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譜系
北京的民間花會分為兩類,即文會和武會。武會主要是為供奉的娘娘、上香的香客表演,以獻藝為主。北京具有代表性的表演形式有13種,也稱“十三檔”。文會主要是以提供物質服務為主。其種類就多種多樣了,可以說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服務項目,常見的有“粥茶會”、“饅頭會”、“彈塵會”等。
藍靛廠太少獅舞就是是由一文一武兩支民間花會結合而成的。藍靛廠太少獅會,又叫“義振旗緣太少獅會”。前身是“阜成門內—萬福順義太少獅會”。而“萬福順義太少獅會”的前身就是著名的“萬福順義獻鹽老會”。萬福順義獻鹽老會是由北京著名前引費文通(1924—2008)的父親費福順(1896—1945)承辦的。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費文通就成為了當時北京花會界輩分最高的前引了,他一生一直堅持傳承著父親創辦的“萬福順義獻鹽老會”,並為北京的民間花會奉獻著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在晚年時,為了保護“北京太獅舞”的文化形式,組織人員練習北京太獅舞的技藝,並將“萬福順義獻鹽老會”改為“萬福順義太少獅會”。並由其長子費振旗擔任會首。後由親自為其改名為“京西藍靛廠——義振旗緣太少獅會”。並由其長子費振旗及武場班頭趙岩共同擔任會首。
此後,萬福順義太少獅會的演員們通過刻苦練習,不但較完整的保護傳統北京太少獅舞的表演套路及技藝,還吸取融合了北獅舞蹈動作上的優點,不斷完善自己的表演形式。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使這隻隊伍於2001年真正發展成為北京“民間花會”中“太少獅會”的領軍代表,名震北京城。曾多次受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邀請表演及錄製節目;圓滿完成了1998年“北京太廟首屆廟會”的表演任務,在天安門前“金水橋”上表演絕活“戲水”時得到各國遊客的好評,深受百姓喜愛。其間受邀為各大企業開張、慶典及百姓家中結婚、賀壽表演百餘場。在北京花會界頗有影響。
趙雲鵬死後,徒弟趙岩成為北京太獅技藝的傳承人。與其他師兄弟,繼續保持著太少獅舞的傳統表演形式並努力保護著其特有的文化內涵。
主要特性
太少獅舞的表演不僅僅是一種表演形式,其實更深層的是體現了傳統老北京文化的精髓和理念;體現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裡面包含了老北京百姓的欣賞觀念;包含了中國人對本土宗教—道教文化的信奉與崇拜。太少獅舞不僅是在表演上體現了獨特的舞蹈形式,而且從獅子的整體造型上,也充分體現了傳統東方的美學特點。太少獅會的內在文化和外在的表演是將神聖、莊嚴、博大高深的中國本土宗教——道教文化與高貴、典雅、威嚴的皇家文化和簡單、質樸、溫和的民間文化合理、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完美產物,是最真實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