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師張君秋

京劇大師張君秋

《京劇大師張君秋》匯集了600多張彌足珍貴的照片,這是從廣泛徵集來的2000多張照片精心挑選出來的,比較全面地展現了張君秋同志絢麗的一生。

基本介紹

  • 書名:京劇大師張君秋
  • 出版社:天津楊柳青畫社
  • 頁數:349頁
  • 開本:8
  • 品牌:天津楊柳青畫社
  • 作者:張君秋 天津市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
  •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503996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京劇大師張君秋》是由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張君秋,原名滕家鴻,祖籍江蘇丹徒。1920年10月14日(農曆庚申年九月初三)生於北京。父滕聯芳。母張秀琴,河北梆子青衣演員。在母親的影響下,自幼熱愛戲曲藝術。1933年,拜師李凌楓,開始學習京劇青衣。1936年初首次登台,先後在雷喜福、王又宸、孟小冬、馬連良、譚富英等班社搭班演出。不到20歲就以俊美的扮相,天賦的佳喉,深受觀眾的青睞,紅遍大江南北。1942年,自組謙和社,擔任主演。從藝期間,得到王瑤卿、尚小雲、梅蘭芳、程硯秋等名家的指點與親授,認真繼承前輩藝術,深入鑽研各種流派藝術,在《鳳雙棲》、《憐香伴》等新編劇目中進行了初步的創新探索。1948年,同馬連良、俞振飛至香港演出並拍攝戲曲影片。因戰事阻隔,困居香港。1951年10月,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回到內地,參加中南京劇團。1952年,在北京組建北京市京劇三團。1956年,同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等組建北京京劇團(現北京京劇院)。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是張君秋藝術的鼎盛時期。張君秋認真繼承了梅、尚、程、荀等名家的藝術成就,博採眾長,結合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創造了風格獨特的張派藝術。在劇目上,他本著“去蕪存菁”的精神,整理演出了《劉蘭芝》(原《孔雀東南飛》)、《起解、會審》、《春秋配》、《銀屏公主》、《大保國、探皇靈、二進宮》、《紅鬃烈馬》、《四郎探母》、《金山寺、斷橋、雷峰塔》等大量傳統戲,並對自己曾經創作演出的《憐香伴》做進一步的加工整理,使這些戲在藝術上有了新的面貌;創作演出了一批歷史戲和京劇現代戲,如《劉蘭芝》、《彩樓記》、《珍妃》、《望江亭》、《西廂記》、《詩文會》、《楚宮恨》、《秦香蓮》、《狀元媒》、《秋瑾》、《趙氏孤兒》、《年年有餘》等,使之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張派代表劇目。在這些劇目的演出中,他以獨特的藝術視角,自然率真的表演,聲情並茂的演唱,表現了中國婦女的聰明才智以及對舊社會惡勢力的抗爭勇氣,塑造了眾多生動的舞台形象。在唱腔上,他充分運用自己嗓音圓潤、音域寬闊的天賦特長,創造了大量的新腔。他十分注重人物內心情感的深入挖掘,以傳統唱腔為基礎,悉心揣摩不同流派的藝術風韻,吸收其他行當及兄弟劇種、曲藝、歌曲的音樂語彙,加以融會貫通,充分發揮了“嬌、媚、脆、水”的演唱特色和魅力,形成了華麗柔美、剛健清新的演唱風格。
在表演上他功底深厚,化妝、服飾講究色調款式同人物身份、處境的協調,力求創新,使得他所扮演的人物端莊大方,自然含蓄,風姿綽約,儀態萬方。所有這些藝術創造,都充滿了濃厚的時代氣息,增添了京劇藝術的感染力,使得他的演出生動傳神,美視美聽,受到廣大京劇觀眾的熱烈歡迎,得到京劇行家的一致讚許,被稱譽為張派藝術並得以廣泛流傳。張派藝術的形成和傳播,對京劇旦角乃至整個京劇藝術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是新中國京劇藝術在新時代取得輝煌發展的重要標誌。
“文革”十年中,張君秋的身心受到了嚴重摧殘,但他對於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始終不渝。粉碎“四人幫”後,張君秋恢復了舞台生活,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出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198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被選為第五屆政協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四、五屆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劇協副主席,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名譽會長。
張君秋在晚年懷著對振興京劇的高度責任感,發揮了老一輩藝術家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對經過十年浩劫,京劇事業受到嚴重摧殘、京劇人才嚴重斷檔的局面,他毅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青年京劇演員的戲曲教育事業上。他不僅在中國戲曲學院的建設上獻計出力,著書立說,出色地完成了教學工作,而且廣收弟子,為京劇事業培養更多的後繼者。他的弟子遍及海內外,桃李滿天下。1986年,張君秋應李瑞環邀請,赴天津參加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百日集訓”工作。1990年底,張君秋應邀赴美國講學,被授予“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獲得“終身藝術成就獎”。1994年,張君秋接受李瑞環的委託,擔任《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總顧問。他與京劇界諸多名家一起,充分發揮了藝術造詣精湛、舞台經驗豐富的優勢,滿腔熱情地投入到這項對於京劇藝術具有深遠意義和十分複雜艱巨的文化工程之中,在近三年的時間裡,完成了中國京劇多種流派劇目音配像120部,並為今後的音配像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君秋主演的《打漁殺家》、《玉堂春》、《游龍戲鳳》、《望江亭》、《秦香蓮》已攝製成京劇舞台藝術影片,著有《張君秋戲劇散論》。

圖書目錄

李瑞環同志題詞
張君秋像
序李瑞環
張君秋生平
中央領導同張君秋
張君秋藝術形象

求學篇
苦難童年
拜師學藝
嶄露頭角

求索篇
博採眾長
自組班社
香港之旅

創新篇
重煥青春
推陳出新
唱腔創新
創立張派

育人篇
菊園耕耘
襄助“集訓”
門牆桃李

配像篇
任重道遠
嘔心瀝血
“配像”豐碑

郊遊篇
藝播四海
博識多才
良師益友
閒情逸趣

流芳篇
身後哀榮
音容宛在

張君秋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