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之星楊赤專輯(CD)

京劇之星楊赤專輯(CD)

京劇之星楊赤專輯(CD)》是2005年中國唱片總公司製作發行的CD。

基本介紹

  • 書名:京劇之星楊赤專輯(CD)
  • ISBN:9787799910659
  • 定價:25.2
  • 出版社:中國唱片總公司
  • 出版時間:2005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京劇,是我國傳統戲曲中一枝絢麗的花朵,她融匯了眾多古老劇種之精華,集各種表演藝術於一體,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國畫”、“中醫”同被譽為“中國三大國粹”。
楊赤有個疑惑:在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的今天,京劇這門博大而厚重,曾經在國人生活中占據主導娛樂地位的傳統藝術,緣何由“一枝獨秀”變得“門庭冷下車馬稀”?
楊赤有個心愿:努力將京劇這門傳統藝術發揚光大,一直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喜歡京劇、熱愛京劇。“唱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弘揚國粹藝術,是我終身的使命!”他說。
十年寒窗成就“京劇之星”
楊赤出生在大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父親酷愛京劇。在家裡,每當“戲匣子”里播放京劇節目的時候,幼小的楊赤也會跟著大人們守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慢慢地,他“迷”上了京劇。
1972年,新組建的大連藝術學校招收京劇班學員。這一年,楊赤剛滿11歲。
在那個學校停課、上山下鄉、大唱“樣板戲”的年代,能讓自己的孩子進劇團當演員,捧上鐵飯碗,為城裡的家長們所夢寐以求。帶著同樣的期冀和對京劇的熱愛,母親領著楊赤擠入了應考大軍。經過初試、複試,楊赤幸運地被錄取了,與千挑百選出來的50多個娃娃一起邁進了大連藝術學校的大門。
楊赤先學老生,後改花臉,在同班同學中年齡最小。他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15分鐘洗漱後練早功,上午3個多小時的武功課,下午學戲上文化課,晚上還要練晚功,在踢腿、下腰、武打及身段等基礎訓練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苦。無論寒冬酷暑,縱然再累再乏,他都能咬咬牙挺下來。對楊赤打擊最大的,是他正值壯年的父親不幸因病去世,他成了家中唯一的“男子漢”。悲慟中的楊赤默默地承受著一切,牢記父親囑託,挺起腰板迎擊命運的挑戰,全身心投入到學戲和練功中。
時光荏苒,一晃5年過去了,楊赤的藝術潛質得到了發掘,基本功有了很大長進,他出演的《二進宮》、《鍘美案》等劇目越來越像模像樣。1977年楊赤這批學員畢業時,市領導決定讓他們留校成立大連青年實驗京劇團,邊演出邊學習,繼續深造。
1980年,大連青年實驗京劇團排演《秦英征西》,年僅19歲的楊赤扮演的秦英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四面出擊”,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在大連、上海、杭州連續演出了30多場,場場爆滿。1982年,楊赤和他的同學們又帶領這支當時全國絕無僅有的京劇藝術團體出訪芬蘭、瑞典、挪威、葡萄牙等歐洲四國,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0歲的小伙子的精彩演出,在海外引起極大轟動,也受到國內京劇界的廣泛關注。
隨著藝術積累日漸豐富,楊赤頻頻在各類重大藝術活動中登場亮相,陸續獲得大連市優秀表演獎、遼寧省京評劇青年演員大賽總分第一名等。尤其是在北京舉辦的徽班進京200周年紀念活動中,他出演的《九江口》更是一炮打響,在強手如林的首都舞台名聲大震,獲得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嘗盡10年“寒窗”之苦,一顆“京劇之星”嶄露頭角。
弘揚京劇,扛起袁派藝術的大旗
楊赤曾跟過不少造詣很深的藝術家學戲。最難忘的,是他的恩師袁世海。
1982年,大連青年實驗京劇團邀請京劇袁派創始人袁世海先生為青年演員授藝。京劇行歷來就有“千生百旦,一淨難求”之說,優秀的架子花臉更是鳳毛麟角。袁派藝術後繼乏人,年事已高的袁世海多年來一直苦於難覓高徒。看到生得虎頭虎腦的小楊赤,他不禁眼睛一亮:這個年輕人嗓音寬亮厚重,相貌酷肖自己當年,文武基本功紮實……一個正遍尋良師,一個正苦覓高徒,兩人一拍即合。在大連市有關領導的安排和見證下,一杯清茶,楊赤正式拜袁世海大師為師。
拜師現場,袁世海關切地詢問楊赤家中的情況,當得知楊赤5年前失去父親時,同樣幼年失怙的袁老先生摟著楊赤感慨地長嘆一聲:“唉,咱爺倆兒怎么都這么命苦!”一句話,使楊赤感受到慈父般的溫暖。
20年間,師生親如父子,先生傾囊相授,弟子孜孜以求,一齣戲一齣戲地教,一句唱腔一段台詞地磨,一招一式地摳,不論春秋寒暑,從未中輟。曾經,21歲的楊赤與年近七旬的恩師同場登台,分別扮演袁派劇目《九江口》里的大將軍張定邊,成為京劇界的一樁美談。《盜御馬》、《群英會》、《霸王別姬》、《黑旋風李逵》,曹操、項羽、李逵、竇爾墩……楊赤嗓音渾厚,工架優美,文武兼備,對袁派藝術神髓的把握愈見深入。
2002年底,袁世海先生因病過世。楊赤從北京捧回恩師的骨灰,遵照遺囑將其撒在了大連浩瀚無際的大海。楊赤永遠不忘袁老先生臨終前對他說的一席話:“就算我不在這個世界上,也要看著你繼續弘揚京劇、高舉袁派大旗。”袁世海對國粹藝術的執著精神,深深感染了楊赤,激勵他謹記師訓,擔負起傳承國粹藝術的使命,堅韌不拔地一路前行。
2000年,楊赤出任大連京劇團團長。當時,偌大個劇團,服裝道具破舊,小劇場四面透風、陳舊不堪,幾乎難以維持正常的演出,財務賬面只有區區4000多元錢。大連京劇團———這個東北四大京劇院團之一,曾經有過幾度輝煌的國有藝術團體,受各種外來因素的衝擊,處於如此尷尬的境地。剛上任不久,一次楊赤正在北京演出,突然接到大連京劇團的電話:“團長,今天台下只有兩名觀眾,我們還演不演?”“演!一定要演!”楊赤在電話這頭絲毫沒有猶豫:“哪怕只有兩名觀眾,也是我們的希望。”
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楊赤沒有退卻。在他心裡,只要能為京劇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困難再大也要挑起這副擔子,一直走下去。
打破收入的“大鍋飯”、從全國招募青年藝術人才、想方設法開拓演出市場、四方奔走爭取市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大連京劇團開始悄悄發生變化:修繕一新的麒麟舞台成為大連的一景;劇團每年演出場次在全國京劇院團中名列前茅;大批青年演員走上舞台,成為日常演出的主力;由楊赤發起,每年一度的大連迎春京劇晚會,成為大連戲迷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道藝術大餐……同時,市委、市政府對以楊赤為團長的這支隊伍非常重視,相繼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對京劇事業的發展給予大力扶持。
2007年,大連京劇團正式更名為大連京劇院。2010年,具有百年歷史傳承的宏濟大舞台開台,成為大連京劇領域又一專業演出場地。過去,大連京劇團每月只有四五場演出,如今每個月的演出近20場,其中“每月一星”名家專場更是一票難求。楊赤本人作為袁派藝術的領軍人物和學術帶頭人,每年接受邀請到世界各地演出達30多場,亞非歐美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袁派藝術也隨之在海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多年來,新劇目創作一直是大連京劇團的弱項。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展袁派藝術,楊赤又把目光投向了新劇目創作。其中,由他主持策劃的新編歷史劇《風雨杏黃旗》,自2007年8月立項,劇本經8易其稿,2008年“十一”期間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首次亮相便引起轟動。劇組緊接著揮師濟南,在競爭激烈的第五屆中國京劇節上,《風雨杏黃旗》一炮打響,恢宏的場面,深邃的內涵,以及演員們對人物深邃的刻畫和淋漓酣暢的演唱,使圈內外讚嘆不已,兩場演出座無虛席,最終在來自全國40多家院團的37台優秀劇目中一舉摘得整理改編傳統戲金獎。而《風雨杏黃旗》劇中李逵的扮演者,正是楊赤。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鼓與呼
“京劇要堅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從一而終。”
“推動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勢在必行。”
“優秀傳統文化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品格,對於中國的價值觀變革和社會轉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句話不離本行。自200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起,楊赤關注最多的,依然是包括京劇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
《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提案,是楊赤基於充分調研和思考提交大會的第一件提案。“目的就是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使其成為中國人民心靈的港灣,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他認為,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今天,我們需要“全球意識”,更需要“尋根意識”。
“京劇所弘揚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歷來是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教材。”楊赤同時談到,僅僅把京劇送進中國小還遠遠不夠,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應當把包括文學、戲劇、音樂、舞蹈、曲藝、美術、武術、民俗等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列入必學課程,通過藝術感染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傳統優勢,引導中小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他們認識、了解優秀民族文化,吸收、領悟其精髓,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目前,我國中國小的課程設定、教學內容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的模式,孩子們的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這與黨和政府提倡的素質教育和綜合教育的觀點是相悖的。”楊赤建議,國家應儘快制定關於在中國小校加強京劇等傳統文化教育的法制、規章,並在全國推行。
這件提案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在前期已經於部分城市中國小試點的基礎上,教育部又專門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推進京劇進中國小課堂試點工作,加大“弘揚國粹藝術從娃娃抓起”的力度。
楊赤歷來主張京劇要堅持走傳統特色之路。他在全國兩會上多次提及:在時代的浪潮中,傳統京劇為什麼漸退至一角?他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劇院的生意就開始凋零,曾經在幾百上千年里為中國各階層普遍歡迎的戲劇,忽然遠離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舶來”的各種各樣的流行藝術,傳統京劇正面臨著整體上的困境。
說到京劇藝術的發展之路,楊赤表示,事實上,京劇藝術在現今社會並非人們所想像中的凋零破敗。相反,京劇藝術在國家及社會的認同扶植之下,已經被認定為“國粹”,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高度及新起點。“我認為,京劇是一門有著醇厚歷史積澱的藝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要將其傳承下去,首先應解決好‘觀眾斷層’、‘劇目斷層’和‘人才斷層’問題。”
談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楊赤認為,從中國對世界的影響看,最受人尊敬和影響力最大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的地位作用看,它是民族精神的精華和載體,是立國之本;從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看,它既包容了各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精華、又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優長,經久不衰、博大精深;從傳統文化取得的成就看,它是我國人民包括人類社會在內共同的寶貴財富;從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看,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
“我唱完了,還有誰啊?”“在文化層面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將由誰來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忠、信、義、禮’等道德教化,是最好的養分。”“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戰略目標,必須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文藝工作者隊伍”……每年全國兩會上,楊赤都要圍繞加快推動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中肯的建議,每次都會引來各界的共鳴和積極呼應。

編輯推薦

京劇是我國文藝百花園裡一枝絢麗的花朵,它是傳統戲曲中劇目*豐富、表演*精細、流行*廣泛、觀眾*普遍、影響*遠大的一個劇種,它和“國畫”、“中醫”同被譽為“中國三大國粹”,為海內外人士所公認,本片為當代京劇名家楊赤的唱片選集。
演唱者簡介:
楊赤:原籍山東,1961年生於大連,大連京劇團花臉演員。國家一級演員,袁派傳人,中國戲劇家協會遼寧分會副主席,大連市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遼寧省第八、第九屆政協委員,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京劇梅蘭芳金獎、上海白玉蘭獎等多項大獎獲得者。工架子花臉,兼工銅錘和武花臉,有“全才花臉”之譽。  1972年入大連藝術學校京劇科,先學老生,後改花臉,師從曹藝斌、劉金昌等,1977年畢業留校,又得李長春、方榮翔、費玉策、蕭德寅、文濤等教益,1982年拜袁世海為師,深受袁先生喜愛。師生親如父子,先生傾囊相授,弟子孜孜以求,二十年間二人往來不斷,切磋磨礪技藝從未中輟。故楊赤深得乃師三昧,成為袁派藝術的*佳傳人。1984年調入大連市京劇團,現任該團團長。自八十年代末起楊赤聲譽雀起,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曾先後出訪英、法、德、日、台灣、香港等二十餘個國家與地區,所到之處無不好評如潮。1996年入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進修,藝事更臻成熟。  楊赤嗓音宏亮渾厚,工駕優美,文武兼備,兼工銅錘、架子,唱念作打俱佳,基本功紮實,尤以架子花臉深得袁世海表演藝術三昧,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酷肖袁世海,被譽為“小袁世海”。擅演劇目:《九江口》、《黑旋風李逵》、《將相和》、《絕龍嶺》、《梁山恨》、《霸王別姬》、《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等。其扮演的張定邊、李逵、曹操、項羽、聞仲、廉頗等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目錄

九江口
01 看夕陽照楓林紅似血染 6'50"
橫槊賦詩
02 自起義兵把賊來討 3'56"
西門豹
03 月照水水映月星光燦爛 4'40"
將相和
04 我前番在長街三把路擋 4'25"
李逵探母
05 一路行來暗思量 1'56"
06 老娘不必珠淚降 2'25"
07 老娘親休聽信惡語誹謗 1'02"
08 一見老母把命喪 8'58"
盜御馬
09 將酒宴擺至在聚義廳上 5'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