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確理解這個難題,首先需要明白三個概念,即證明、確證和否證。我們所說的證明具有最終的含義。證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理論證明,一種是經驗證明。一個特殊的結論如果能夠從一個尚未發現問題的普遍性見解中推導出來,我們就說這個特殊的結論得到了理論證明。比如,“張三必有一死”這個結論就可以這樣來證明:凡人皆有一死,而張三是人,所以張三必有一死。從這裡可以看出,理論證明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證明中所利用的普遍性見解必須正確。普遍性見解的正確性不能靠理論證明,而要靠經驗證明。一個普遍性的結論如果其中所能包括的所有特殊情況都被人們正確無誤地一一觀察到,我們就說這個普遍性的結論得到了經驗證明。普遍性的結論包括的特殊情況無窮多,所以經驗證明往往是不可能的。上面的例子中,“凡人必有一死”這個見解, 就要靠觀察以前、現在和將來所有的人是否都有一死來證明。根據一個普通性的見解預見一個新穎的特殊情況,如果確實觀察到這個特殊的情況,那么,這個觀察就成為一個證據而支持這個普遍性見解,於 是我們就說這個普遍性的見解得到了確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亨普耳悖論
- 概念:觀察到的情況不像所預見
- 條件:關於確證或支持的看法有4個
- 簡介:又叫做“確證悖論”
- 提出時間:1945年
概念,條件,
概念
相反,如果觀察到的情況不像所預見 的那樣,我們就說這個普遍性的見解被否證。我們要介紹的亨普爾悖論就是一個有關科學中的普遍性見解的確證或支持的難題,所以它又叫做“確證悖論”。
條件
至此,人們關於確證或支持的看法有4個,即:(1)觀察到一隻黑渡鴉,將支持“凡渡鴉皆黑”的見解;(2)觀察到一個非黑色而又並非是渡鴉的東西,會支持“非黑者皆非渡鴉”的見解;(3)“凡渡鴉皆黑”和“非黑者皆非渡鴉”是兩個相當的見解,因此同一個觀察結果對它們要么都支持,要么都不支持,就是說,不會出現同一個觀察結果只支持這兩個見解中的一個而不支持這其中的另一個的情況;(4)觀察到一隻白鞋,不會支持“凡渡鴉皆黑”的見解。
1945年,美國科學哲學家卡爾.亨普爾發現,這4個看法放在—起不兼容。比如我們觀察到—只白鞋,那么根據(2),因為白鞋是一件非黑而且並非渡鴉的東西,所以這個觀察就會支持“非黑者皆非渡鴉”的見解。根據(3),這個觀察也會支持“凡渡鴉皆黑”的見解,這個結論正好與(4)完全相反。這樣就出現了矛盾。由於這個問題是以渡鴉為例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為“渡鴉悖論”。
確證在科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科學哲學家們十分重視的問題。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圍繞亨普爾悖論已經發表了大量的論文,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見解,但是迄今卻沒有一個公認的解決方案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