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阯反叛

交阯反叛

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征側征貳交趾造反作亂,自立為“征王”(越南語:Trưng Vương)。建武十八年,漢光武帝劉秀任命馬援為伏波將軍平定嶺南,漢軍一路勢如破竹,次年五月,馬援斬殺反賊征側、征貳,傳首洛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阯反叛
  • 時間:公元40年
  • 主要將領:馬援、征側征貳
簡介,士徽叛亂,交趾,

簡介

【附屬檔案】馬援征交阯出發地點:
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雒將女子徵側等起兵反叛,漢光武帝派遣馬援平叛。文章依據對史料的整理與分析,得出馬援得到南征命令的地點在皖城。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春二月,交阯雒將女子徵側與其妹徵貳起兵反叛,自立為王,都於麊泠。九真、日南、合浦蠻俚群起回響,攻略六十餘座城池。交阯刺史及諸郡太守僅能自守其城。
建武十七年至建武二十年秋的四年時間裡,漢光武帝派馬援平定了交阯叛亂,穩定了交阯的社會秩序。但是,關於馬援南征交阯的出發地點問題的研究,沒有看到相關的成果。因此,本文通過整理與分析史料,試圖確定其出發的地點。
建武十七年四月到九月之間,馬援與段志平定了廬江郡皖城 叛眾,緊接著光武帝璽書拜馬援為伏波將軍征交阯叛亂。需要清楚的是交阯徵側反叛之後,才出現皖城李廣聚黨為亂。漢武帝平定叛亂的先後順序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其對當時平定叛亂事端的戰略思想,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剛剛建立起來的東漢王朝所面臨的危機形勢。這要求東漢王朝的統治者要迅速平定叛亂,鞏固其統治地位。
因此,依據當時形勢,光武帝應該有一個整體上的戰略性謀劃。從張宗討李廣失敗而征還隴西太守馬援,到建武二十年馬援平定交阯叛亂都是這一整體戰略的組成部分,馬援南征交阯是整體戰略謀劃下的軍事行動。馬援接到南征交阯的璽書應該可以順理成章的發生在皖城。

士徽叛亂

士燮去世後自署交址太守,226年,其父士燮病死,士徽繼任統治交趾孫權認為交趾道路險遠,於是分合浦郡以北設立廣州,並任命呂岱為廣州刺史;交趾以南為交州戴良為交州刺史。士徽被罷免交趾太守一職,改任安遠將軍領九真郡太守;取代士徽的則是孫權的親信陳時。這件事引起了士徽的不滿,於是發兵阻止戴良和陳時赴任,並派兵抵擋孫權派來繼任太守的戴良。其吏桓鄰請士徽迎良,士徽大怒,殺死了桓鄰。桓鄰之侄率宗族攻士徽,數月不克,於是合親罷兵。此時,孫權呂岱前往討伐,遭到頑強抵抗。呂岱通過士匡告訴士徽,欺騙他說,如果他投降,孫權將赦免他。士徽見守城無望,徽堂弟士匡來說服士徽投降,稱“雖失郡守,保無他憂”,士徽降, 呂岱設宴招待士氏一族,當眾宣讀孫權的詔書,命令將士氏一族全部推出斬首,送往武昌示眾。

交趾

秦始皇統一中國,征服百越之地。秦末,南海尉趙陀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
漢武帝時,國勢強盛,消滅了趙氏割據勢力,將南越分置九郡,後改七郡,統稱交趾,長官稱交趾刺史。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文化較高,漢人影響也較強,越人逐漸朝著與漢人融合的方向發展。交趾、九真、日南三部,由於條件不同,漢人則朝著與越人融合的方向發展。
在漢朝統治時期,雒越人所受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日益加重。東漢光武帝時,交趾郡太守蘇定殘酷剝削人民,又竭力壓制雒將。蘇定殺死雒將詩索,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2月,詩索之妻征側(Trung Trac)舉義反抗,其妹征貳(Trung Nhi)起兵回響。征側、征貳成為起義軍領袖,歷史上稱為“二征起義”。起義軍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回響,擊敗漢朝駐軍,取得六十五座城池。征側自立為王,稱“征王”。
得知征側起義稱王后,光武帝下詔令華南各郡製造車船,修築道路、橋樑,儲備軍糧。公元42年4月,拜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為伏波將軍,以伏樂侯劉隆為副,督樓船將軍段志等,率漢兵八千,合交趾兵共兩萬軍隊和兩千艘車船,水陸並進,南征交趾。
馬援緣海而進,隨山開道千餘里。征王和諸將發兵到浪泊(今越南河北省仙山)與馬援軍激戰,因力單勢薄,敗退錦溪(今越南永富省安樂縣)。馬援率軍尾追。43年5月,二征被俘斬首。11月,馬援通過鑿口(築堤壩防海濤的海口)向九真進軍以鎮壓征側餘部都羊。三百餘名義軍首領被俘,流放至零陵(中國湖南省境內),嶺南悉平。
馬援行軍所過之處,輒為郡縣修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並頒行漢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據云馬援在交趾曾立銅柱,為漢之極界,誓曰:“銅柱折,交趾滅。”越人每過其下,以瓦石擲之,遂成丘。
馬援南征交趾時,常吃薏米(薏苡,禾本科植物。果實橢圓,果仁白色,叫薏米,可食用,亦可入藥),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大,馬援想帶回北方以為種子。
班師回朝時,運載了一車,人皆以為“南土珍怪”。時馬援受寵,誰也不敢說什麼,馬援死後,有人上告雲馬援以前載回的不是薏苡,而是“明珠文犀”。光武帝大怒,追回馬援新息侯印綬。馬援妻、子驚恐萬分,不敢將馬援棺木歸葬祖塋,只好在城西草草埋葬,賓客故人也不敢來弔唁。
唐人胡曾作《銅柱》詩為馬援建功未能“分茅土”、死後反遭誣陷鳴不平:“一柱高標險塞垣,南蠻不敢犯中原。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銜薏苡冤?”宋人蘇軾亦曾賦詩嘆曰:“伏波飲薏苡,御瘴傳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讒言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