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設施的空間網路特徵及其異質性產業集聚效應研究

交通設施的空間網路特徵及其異質性產業集聚效應研究

《交通設施的空間網路特徵及其異質性產業集聚效應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梁若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通設施的空間網路特徵及其異質性產業集聚效應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梁若冰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面臨新常態下產業升級的嚴峻形勢,基礎設施建設被認為是有效的政策措施。相關研究和政策實踐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問題仍顯突出,主要表現為加總指標測算的地理單元錯配,分析方法對空間網路特徵和異質性的忽視,以及缺乏對微觀作用機制的因果識別。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上述幾方面進行補充,主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基礎設施的網路特徵對產業集聚在不同產業與地區上有何異質性影響?第二,基礎設施產業集聚效應的微觀作用機制是什麼?為回答上述問題,本研究將從四方面展開分析:第一,利用新經濟地理模型拓展基礎設施產業效應的理論研究;第二,利用GIS系統對空間微觀數據測算基礎設施網路指標與產業集聚度,並通過緩衝區分析匹配基礎設施與企業區位;第三,利用工具變數法識別市縣基礎設施網路指標與產業空間集聚度的因果關係,充分考慮基礎設施、產業與地區的異質性作用;第四,利用倍差法、工具變數法等準實驗方法考察基礎設施產業效應的微觀作用機制。

結題摘要

理論上,交通設施的改善可通過降低貿易成本促進企業間貿易。本研究根據Chaney(2008)和Melitz & Redding(2015)構建了理論分析框架,探討了可變貿易成本下降對異地與本地貿易的影響。在實證部分,本文利用福建省企業增值稅發票微觀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高速公路聯通對企業銷售有顯著的區域轉移效應,即將企業的本地銷售轉向通過高速公路的異地銷售,而且這種轉移既體現在平均銷售額(集約邊際)也體現在貿易夥伴的數量(擴展邊際)上。同時,交通改善還提高了銷售企業的平均生產率水平,這與Melitz(2003)的結論相符。在穩健性檢驗部分,本文利用替代樣本分別考察了新建企業、營改增與自貿區政策的影響,利用IV處理了高速公路修建的內生性問題,並利用蒙特卡洛模擬進行了安慰劑檢驗,都表明結果是穩健的。最後,本文對企業的異質性貿易效應進行分析,發現企業的高速入口變數有顯著的衰減效應。在對不同兩位數行業的異質性分析中,本文發現交通改善對製造業行業影響最大,服務業則大多不顯著。在促進企業間貿易的同時,交通改善還能夠促進產業間的分工合作,進而形成區域乃至全國性生產網路。本文利用企業增值稅發票數據構建了產業鏈關聯變數,並測算了區域與行業生產網路的網路特徵,以此考察了高速公路的影響。首先,本文發現無論以供方還是需方企業作為觀察對象,高速公路均促進了產業關聯密切的企業間貿易,同時也促進了產業內貿易,從而加快了產業間與產業內的分工合作。其次,本文對產業鏈中上下游企業間的貿易推拉作用進行了識別,無論是利用普通的OLS估計,還是利用交通改善構建的IV估計,都發現上游企業貿易對下游企業貿易有顯著推動作用,且這些作用主要由製造業作為上游時產生的。最後,本文分別構建了區域生產網路與行業生產網路,並分析了貿易轉移的方向。結果發現,交通改善對生產網路在市縣間的重新配置有顯著促進作用,同時促進了供、需方企業貿易夥伴行業多樣性的提升,並將專業化分工薄弱地區納入到產業鏈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