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睦莊

交睦莊位於建湖縣建陽鎮交睦村東部,靠近穆家溝邊,是一個東西走向的大莊子。過去的交睦莊熱鬧非凡,人口密集,居住農商戶300餘戶,有各種店面40餘家,常住人口近千人,且每五天一次集市貿易,四鄉八鎮的人云集這裡,開展各種貿易活動,形成射陽湖邊一個十分重要的農村集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睦莊
  • 地理位置建湖縣建陽鎮交睦村東部
  • 曾用名:焦木莊
歷史沿革,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歷史傳說“交睦莊”村落形成較早,相傳在北宋年間,射陽湖沿盪匪亂嚴重,宋仁宗派大將穆桂英為帥,焦贊為先鋒征討,屯兵於走馬溝西的高墩上(後來的交睦莊),當時天氣乾旱,嚴重缺水,穆桂英下令焦贊派5000士兵從南建港溝開挖一條小河至後鮑河,引水救災。後來人們為感謝穆將軍救民於水火,將這條河定名為“穆家溝”。駐紮不到一年,匪患平息,在駐兵的高墩上逐步形成村莊,後人們為感謝穆元帥和焦將軍的功德,將莊名改為“焦穆莊”。
到了宋理宗紹定三年(1230),山東紅襖軍頭頭李全率部占領射陽湖一帶,操練水軍,把營寨扎在莊上,一把火燒得焦穆莊只剩下一棵燒焦了的白果樹,李全被官兵剿滅後,“焦穆莊”又改為“焦木莊”,意思是被燒焦了的村莊。“焦木莊”的莊名一直用到明代英宗時期,祖居“焦木莊”的駙馬游泰奏明皇上,改“焦木莊”為“交睦莊”,意為“世代友好相交,和睦相處”之意,一直延續至今。

歷史文化

交睦莊也稱為游氏大莊。據清末《游氏家乘》記載,明朝初年,游氏始祖彥真公、彥清公隨朱元璋鳳陽起義,南征北戰打下了江山,經皇庭分封,來至鹽城西鄉、射陽湖東的交睦莊,後來英宗之女隆慶公主下嫁於游泰,游泰官封駙馬都尉,並有了游泰力大無窮、招贅駙馬、奉旨出征、戰死沙場、公主回鄉、築台祭祀、悲動殉情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歷史和愛情故事。現在的交睦莊仍有游氏宗祠、游駙馬陳列館,同時在交睦莊以西、新陽村西盪口存有“望夫台”遺址。
交睦莊歷史上是個人文薈萃的古老村莊,除名聞遐邇的游氏家族和游泰駙馬的傳奇故事外,在清代出現了武舉人游廷弼、秀才游翕儒等文化名人。在文化藝術方面,有一支傳承數百年的舞龍隊和舞獅隊,一個專門演戲的民間劇團,能演出淮劇節目10多個,並在全縣第一家辦起了交睦小戲院,供村民一年四季看戲,文化活動頻繁。有一支民間樂隊、民間高翹隊、扎龍隊,民間藝人沈兆寶有“活猴王”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