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析理論是一種以精神分析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其三個基本假設為:每一個新生兒都有與生俱來的能力,相信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每一個人在童年的早期便決定了自己將如何生活;人們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
波恩認為,我們的人格結構存在有三種自我狀態:兒童狀態、成人狀態、父母狀態。兒童自我時,是以某個早年經驗到的方式來應對眼前;父母自我時,是以曾經經驗到的父母的方式應對眼前;成人自我時,以一種經過思考,較理性的方式應對眼前。每個人三種狀態的比例不同。
波恩總結了三種交流的形態:互補型、交叉型、隱含型。
互補型是一種符合正常人際關係的自然狀態下的反應,是一種為人們所預期的反應。刺激與反應是平行的,即一方以某種狀態發出邀請,另一方做出相同的回應。如父母對父母、兒童對兒童、成人對成人。
交叉型也叫交錯型交流,指當一個人發出信息後,沒有得到預期的反應。當對話被打斷或交錯時,溝通會停止(通常是暫時的),繼之而來的是新的或不一樣的溝通。
隱含型也叫“曖昧型”交流,它通常包括兩個以上的自我狀態,傳達的是一個公開的、社會層次的信息,及另一個隱藏的、心理層次的信息。這種方式常常容易引起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
交流理論分析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提出了四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我不好-你好”型。這是抑鬱者的態度。持這種態度的人依賴他人的施捨,特別需要被愛撫和承認。持這種態度的人依賴他人的施捨,特別需要被愛撫和承認。這種態度通常源於幼年,幼時弱小、無助的感覺固著下來,沒有隨著長大成熟而改變。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這是嚴重精神紊亂或厭世者的態度。這種態度源於孩子開始走路的時候,“被人照看”的生活已經結束。這種態度的兒童的成人意識便停止發育。長大成人後,持這種態度的人常會放棄自我,陷入絕境。最終可能在一種極端退縮的狀態下了結一生。
“我好-你不好”型。這是懷疑和獨斷的態度。長期被父母虐待、侮辱的孩子通常會轉向這種態度,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他開始反抗。持這種態度的人往往因為孤傲、仇視等原因而十分孤立。
“我好-你也好”型。這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認可自己也認可他人。波恩認為前面三種態度常常依賴於情感,容易引發心理不適。這種態度則依賴于思考、信仰以及行動的保證。如果一個人總是被置於能夠證明自身的價值以及他人的價值的環境中,就容易形成“我好-你也好”的態度。由於現實生活的重重限制,很多人可能都沒有形成這種健康的態度。但是,一個充分解放了個人的成人意識的人,接受這種“我好-你也好”態度的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帶來新的生活方式交流分析理論對小組工作的啟示:
1、交流分析理論解釋和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因此非常適用於小組工作,尤其是治療模式和發展模式的小組工作。
2、交流分析理論中對個人三種自我狀態的自然出現,可以幫助我們在小組過程中分析和領悟自己的人格結構,學習順暢地與他人溝通。
3、小組可以幫助當事人把焦點放在個人的早年生活,幫助組員了解自我的生活態度,溝通形態以及個人的能力不能充分發揮與個人早年束縛的關係。
4、小組可以提供一個互動的情境,使成員可以嘗試和練習新的溝通方式,增加他們的自我覺察,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最終開始新的生活。
交流分析就是檢查這些交流的方法——我對你做某事,你回報我某事,同時也決定人類會以多重天性(“父母”、“成人”、“兒童”)中的哪一部份作反應。利用這“人際溝通分析”的技巧,了解自己和別人交往時所用的“自我狀態”後,如果對這關係感到不滿,可以下定決心,自由選擇,將“自我”從這一種狀態改變到另一種狀態,謀求改善人際關係。
[編輯]
為了能處理好日常的人際關係,並正確地認識自我,可使用“交流分析”的方法。所謂。交流分析”就是一個人站在三種自我狀態中來分析自我的方法。三個狀態分別是P(家長的自我狀態),A(成人的自我狀態),c(孩子的自我狀態)。
例如:在一個冬天的夜晚,發現一個醉漢睡在牆角,站在P的角度你就會想,“真不成體統,這么大年紀了,怎么連自己能喝多少都沒有分寸。‘而站在A的角度,你就會認為,“這么冷的天,這樣下去會凍死的,還是通知警察為好。”站在c的角度剛會想,“呀!醉漢摔倒在地上了,他肯定很難受。”
P做為家長來說,受社會的影響.一切行動者都以社會的法規為準則。他的價值觀、道德觀也是向社會法規看齊的。P的特徵是同情他人。A則能夠冷靜、客觀地判斷現實,同時採取與現實相符的行動。c是與生其來的本能反應.這也是從小接受家長教育的結果。
同是一個人,有的時候採取P的行動;有的時候採取^的行動;還有的時候採取c的行動。比如:教育後輩時就應採取P(家長)的行動。人們常帶著家長的口吻對別人說話。最近怎么搞的,工作老出錯,今後可要多注意啊!”如果是接談判對方的電話,那就應採取A的行動,要以一個成人的口吻回對方的電話,。我下午三點把材料都送過去.到時候也希望能看一下你們的計畫。”到了快下班的時候,人們常會表現出c的行動來,快到點了.走吧,回家吧!。
但是,到底什麼時候採取哪類人的行動,這也要因人而異,比較起來持P(家長)類型的態度的人占多數.當然。也有一些總屬於c類或A類型的人。
A類型的人無論做什麼事,他們基本上都能保持玲靜的頭腦。這就是A(成人)類型人最大的優點。c(孩於)類型的人會田為過於任性而使自己一事無成。遣一點是c類型人需要自我控制的地方,P類型的人愛多管閒事。本來別人並不需要幫助,但他們卻非插手不可,結果鬧得大家都不愉快。這就是P類型人應當注意的地方。
在。交流分析”的方法中,最理想的人是把P和c合併到A當中去,這樣就能創造出一種既為他人考慮和獻身,又能充分地表現出自己的刨造力和感情的人,一種能完全地表現出自我意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