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西雷塔水電站

亞西雷塔水電站

亞西雷塔水電站位於巴拉那河阿根廷與巴拉圭兩國邊界河段上,在伊泰普水電站工程下游470公里處。主壩為心牆土壩,最大壩高42米。水庫總庫容210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將達414萬kW,初期裝機276萬kW,年發電量203億kW·h。工程的主要目標為發電、航運和灌溉,1983年12月開工,1994年底開始發電,1998年完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西雷塔水電站
  • 外文名:Yacyreta Hydropower Station
  • 年發電量:203億kW·h
  • 總庫容:210億立方米
概述,樞紐布置,工程施工,

概述

Yacyreta Hydropower Station
亞西雷塔水電站位於巴拉那河阿根廷與巴拉圭兩國邊界河段上,在伊泰普水電站工程下游470公里處。主壩為心牆土壩,最大壩高42米。水庫總庫容210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將達414萬kW,初期裝機276萬kW,年發電量203億kW·h。工程的主要目標為發電、航運和灌溉,1983年12月開工,1994年底開始發電,1998年完工。
壩址地質情況比較單一,基岩為玄武岩,下面是原生代岩石,岩質均勻,裂隙較少,迄今為止該地區還沒有地震活動的記錄。玄武岩平均厚度為25~45米,表層一般為風化的多孔岩石和殘留的1~10米厚的粘土層,下部為帶有裂隙的水平層,中間為大體積均質岩層,局部有火山角礫岩存在。
壩址以上集水面積97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70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3750億立方米。水庫正常蓄水位82米,相應庫容210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9億立方米,僅作周、日調節。設計洪水採用可能最大洪水,洪峰流量95000立方米/秒,最高防洪水位84.5米。

樞紐布置

壩址位於巴拉那河的亞西雷塔河心島處,跨越主河槽和阿納古阿副河槽。壩頂總長6960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壩。主河槽內,自右向左依次為:河床式廠房、主溢洪道、主壩、單線船閘、左側心牆土壩和左岸土堤;自發電廠房向右為:河心島上的副壩,跨越副河槽的阿納古阿副溢洪道及右岸土堤。
大壩由數座土壩和混凝土壩組成,壩頂高程86.75米,壩頂寬6~13.3米。
左岸均質土堤長15000米。左側土壩為防滲心牆分區壩,長1800米,壩殼為透水或半透水的土料,上游為1∶2.5的堆石護坡,下游為1∶2.5的草皮護坡。船閘與主溢洪道之間的主壩段長1900米,壩剖面與左岸土壩相似,最大高度42米。河心島上的副壩為分區式土壩,長18400米,最大高度26米,心牆下面設有水泥-膨潤土截水牆。右岸土堤為分區式或均質水壩,長30700米,大部分壩基設有防滲截水牆至岩石層或堤基的粘土層。
阿根廷側和巴拉圭側的灌溉進水口,分別建在左岸土堤和右岸土堤上。工程設有2座溢洪道。主溢洪道位於主河槽上,與廠房相連,副溢洪道位於阿納古阿副河槽上。主溢洪道寬343.5米,設18個溢洪孔,每孔淨寬15米,高19.5米;副溢洪道寬307米,設16孔,每孔淨寬15米,高15.5米。閘墩厚均為4米。孔口由弧形閘門控制,採用消力池消能。在最高攔洪水位時,主、副溢洪道的泄洪量分別為55000立方米/秒和40000立方米/秒。
發電廠房長808米,初期安裝20台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13.8萬kW,機組間距36米。預留擴建10台機組的位置。水輪機額定水頭21.3米,最大水頭24.1米,最小水頭19.5米。發電機額定容量17.25萬kVA,功率因數0.9,電壓13.2kV。每台發電機連線1台三相變壓器,升壓至500kV。電站設2台500kV/220kV自耦變壓器。阿根廷側用3回220kV和500kV超高壓輸電線路,巴拉圭側用2回220kV高壓輸電線路分別送電。廠房每端有一個安裝場。廠房內還設有4台移動式吊車,總起吊能力為740t。並設有過魚建築物,共安裝4個過魚機。
船閘建在阿根廷一側河岸,設有2條引渠、導水牆、固定式和漂浮式繫船設施,每條引渠寬100米,在靠近大壩左側的水庫邊上設有上游防波堤。船閘總長270米,閘室淨長236米,寬27米,可通過吃水深3.66米的船隻。閘牆由12米厚的大體積混凝土構成,在閘門區域,則由厚24米的整體混凝土構成。上閘首閘門採用高9米的輪式門,下閘首閘門採用30.3米高的人字門。

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分3個階段:第1階段包括完成船閘、主溢洪道1期工程、廠房、主壩及側堤的施工。河水沿天然河道下泄。第1階段完成時,主河道截流合龍。第2階段包括拆除溢洪道圍堰,使河水沿兩座溢洪道的低檻流過,大壩大部分己完成,並繼續澆築廠房混凝土;第3階段水庫開始蓄水,溢洪道澆築到最終高程完成廠房、20台水輪發電機組及其它機電設備的安裝。工程土石方開挖2180萬立方米,土石方填築6440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330萬立方米。第一期導流工程在4個月內完成,其中包括水下圍堰施工、上游圍堰施工、上游圍堰頂加高、下游圍堰施工和圍堰的防滲及排水工作。1989年6月8日,完成主河道截流。採用組合式截流法,導流設計洪水為30000立方米/秒(主河道21000立方米/秒),圍堰按50年一遇,即44000立方米/秒施工設計洪水設計。實際導流流量為12000立方米/秒(主河道8400立方米/秒),最終截流水頭2.3米。
設定側堤截水牆是亞西雷塔工程的主要特點之一,該截水牆長達48000米,要求在壩基下面的淤積土中開挖0.6米寬的槽子,然後回填水泥-膨潤土混合物,以形成壩下的塑性不透水牆。選用滲透係數5.5×10cm/s作為設計標準。混合物由4%的鈉質膨潤土、16%的水泥和開挖土構成,其配合比符合粘滯性、濃度、溫度和砂質土百分比的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