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亞練鄉位於
永德縣城東北部,鄉機關駐地位於東經99°34′,北緯24°12′,距縣城 69公里(縣城至亞練行政界距離),東和烏木龍鄉接壤,西和南與永康和大雪山相連,西北和昌寧縣隔河相望,北與鳳慶縣以河為界,是兩市(保山、臨滄)三縣(永德、鳳慶、昌寧)的交匯點。最高海拔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永德大雪山頂3504.2米(大雪山山頂),最低海拔忙谷田(與勐底交界處)820米,相對高差2684.2米。全鄉總控制面積293.41平方千米,境內主要河流有馬龍河、山街河和楊柳河三條。
歷史文化
亞練鄉歷史文化悠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羊勐線附近為界,以北為順寧縣轄區,以南地區 為鎮康縣。1964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鎮康縣分為永德和鎮康兩個縣,亞練鄉屬永德縣轄區。後經幾次機構變革,先後設定為區—公社—區—鄉,1988年3月亞練區改為亞練鄉至今。亞練一直以來,深受茶馬文化、俐米文化、土司文化等影響,“亞練”就是傣語翻譯過來,意思為“攀枝花盛開的地方”。直到今天,民眾每個月都有一個自己的節日,逢年過節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打歌、對歌歡慶,或者祈禱、祭祀,祝願日子越過越富裕。
民風民俗
在亞練293.4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著彝、傈粟、白、傣族等少數民族,人們依山而居,隨著 季節的變化,每月都吹奏起自己的音樂,跳著自己的舞蹈,至少過一個自規定的節日,過著日出而沒的悠閒生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有大多數農戶已不再安於現狀,走出大山,去尋求發展自我的途徑
自然資源
亞練鄉有著較為豐富的資源,擁有錫礦和錳鐵礦等礦產資源較為豐富,錫礦主要分布在雲嶺、埡口兩村,錳鐵礦主要分布在文化、魚新塘兩村,均已被開發利用;擁有木材、松脂等林業產品。
該鄉地處兩市(保山、臨滄)三縣(永德、鳳慶、昌寧)的交匯點,羊勐線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民眾接受信息渠道多,貿易交往頻繁,
人流、
物流流通較快。加之我鄉立體氣候明顯,全鄉可分為冷涼、溫熱、熱帶三個氣候帶,可種植的經濟作物種類較多,凡是永德可發展種植的,在亞練都適宜,所以亞練成了永德產業發展的縮影。全鄉國土面積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84147.9畝,其中水田面積9761.3畝,旱地面積74386.6畝,水澆地面積3500畝,森林覆蓋效率42%,境內主要河流有山街、揚柳河、馬龍河、大勐統河等,飲水資源相對短缺。在現有河流中水資源已被開發利用,目前正在建設梯級水電站,大勐統河電站即將開工,水電站的建設將大大拉動我鄉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松脂等已被開發利用。
產業發展
亞練鄉產業主要布局在溫熱區和冷涼區。全鄉的產業發展基本形成了下蔗、中煙、上茶(林果)為主的產業布局,實現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良性格局。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為甘蔗、核桃、茶葉、烤菸等,2006年甘蔗面積達3.39萬畝,產值達1677萬元,是該鄉的支柱產業。
農村經濟
2006年整個鄉農村經濟總收入6872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為 3703萬元,占總收入的53.9%;畜牧業收入119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7.3%;漁業收入0萬元;林業收入8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1.9%;外出勞務收入103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2828元,人均純收入1781元。
亞練鄉的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有25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居住磚木結構的20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戶3294戶,還有50戶居住其他結構的住房。
2006年底整個鄉共擁有汽車44輛,農用運輸車137輛,拖拉機378輛,
機車1566輛。
特色產業
亞練鄉特色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為
甘蔗、
核桃、
茶葉、
烤菸等。2006年甘蔗面積達3.39萬畝,產值達1677萬元,是我鄉的支柱產業。核桃面積達8998畝,產值達380萬元。茶葉面積達6240畝,產值達231萬元。烤菸面積1854畝,產值達167萬元。紫膠、膏桐、白花木瓜等產業發展良好。
基礎建設
通過亞練鄉黨委、政府多年來的努力,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全鄉11村委會,已實現村村通公 路;在通訊信息上,11個村委會全部開通了行動電話、聯通電話和程控電話。全鄉11個村委會都全部通電,村通電率達100%,11個村安裝了地面衛星接收站,村電視覆蓋率達100 %。亞練鄉加大對村級組織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爭取項目和自籌資金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規劃的統籌指導作用,先後共建設了亞練村、章太村、平掌村、兔乃村、魚新塘村、班木村、雲嶺村7個村的村委會辦公樓,加強了亞練鄉村級
組織的基礎設施,改善了村級組織的辦公條件,提高了村級組織的
服務水平。
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鄉機關駐地通路燈。全鄉有4152戶通
自來水,有1470戶飲用井水,有27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5514戶通電,有17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85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1825戶,其中擁有
行動電話農戶1434戶。
到2006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42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8戶;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7戶住房為磚混結構;有2021戶住磚木結構;有329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還有50戶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市場
在
改革開放的潮流中,亞練人立足當地資源,放眼省內外市場,紛紛投身商海。鄉黨委政府始終著力於營造經濟發展的寬鬆環境,積極引進外商投資的同時,鼓勵鄉土人才勇闖市場。二 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當地的商販走南闖北,把亞練的木材、泡核桃、茶葉等特產販運到外地,之後雞樅油、醃骨頭、蜂蛹等產品也逐步走向省內外市場;九十年代開始,亞練鄉塔馱村幾位農民自發到廣東做黑山羊市場調查,發現黑山羊在
廣東緊銷,於是他們拼湊了幾萬元錢收購黑山羊,為亞練的黑山羊發展開闢了新的市場空間。
憑藉羊勐線公路過境的交通優勢,亞練人積極發展大路經濟。飯店、旅店、
文化娛樂業興起,亞練飲食業在遠近小有名氣,吸引過往客商駐足。2006年,亞練的食宿文化娛樂業發展到20多戶,有效地帶動了非公經濟發展。在今後的發展中,必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拓展我鄉的農村市場,使農村市場成為我鄉經濟成長、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
人口衛生
亞練鄉轄11個村委會,85個自然村,1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438人(2017)。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醫療及衛生環境的得到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醫療水平、服務態度進一步提高。全鄉建有鄉級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1個,村醫20人,至2013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5052戶,總計24153人,參合率為92%,鄉村兩級基本醫療體系初步完善。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文化教育
亞練鄉認真貫徹落實科教興鄉戰略,九年
義務教育通過省級驗收,“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教育綜合改革深入穩步推進。全鄉共有國小38所,校舍建築面積11074平方米,擁有教師134名, 整個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2763人,其中小學生人數2150人,中學生人數613人。建有圖書室4個,業餘文藝宣傳隊1個,豐富了師生業餘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