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澳薹草,是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植物,根狀莖短。稈叢生,高30-60厘米,中等粗,三棱形,平滑,基部包以褐色無葉片的鞘,少數撕裂成纖維狀。
產於中國江蘇、浙江、台灣、江西、安徽、河南、四川東部、陝西,甘肅,生於溝邊,林下、窪地濕處,海拔400-1680米。分布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澳薹草
- 學名:Carexbrownii Tuckerm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莎草目
- 科:莎草科
- 亞科:薹草亞科
- 族:薹草族
- 屬:薹草屬
- 亞屬:薹草亞屬
- 組:密花薹草組
- 分布區域:江蘇、浙江、台灣、江西、安徽、河南、四川東部、陝西,甘肅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稈叢生,高30-60厘米,中等粗,三棱形,平滑,基部包以褐色無葉片的鞘,少數撕裂成纖維狀。葉短於稈,寬3-4毫米,平張,稍堅挺,具鞘。苞片葉狀,長於稈,最下面鞘長,向上部的漸短。
小穗3-4個,間距較疏遠,頂生小穗為雄小穗,線形,長1-2厘米,具短的小穗柄;側生小穗為雌小穗,長圓形或長圓狀圓柱形,長1-3厘米,具密生的多數花,最下面的小穗具長的小穗柄,向上部小穗柄漸短。
雄花鱗片狹披針形,長約5毫米,頂端具芒,膜質,淡褐黃色,具1條中脈;雌花鱗片披針狀卵形,長約2.8毫米,頂端漸尖成芒,膜質,蒼白色,背面具1-3條脈。果囊斜展,成熟時近水平張開,稍長於鱗片,寬倒卵形,鼓脹三棱形,長約3毫米,膜質,褐綠色,具多條脈,無毛,基部急狹成寬楔形,無柄,頂端急縮成短喙,喙口具二短齒。
小堅果較松地包於果囊內,近寬橢圓形或寬倒卵形,三棱形,長約2毫米,淡褐色,棱上色更淡;柱頭3個,較短。花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1680米的溝邊,林下、窪地濕處。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江蘇、浙江、台灣、江西、安徽、河南、四川東部、陝西,甘肅,分布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