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反殖民斗主義鬥爭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反殖民斗主義鬥爭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反殖民斗主義鬥爭是指自15世紀以來亞非拉人民奮起反抗殖民統治的正義的鬥爭。其中包括反奴隸貿易,反殖民侵略,維護民族獨立,經歷了艱苦卓絕、長達500多年的漫長旅程。

早期鬥爭,反奴隸貿易,反殖民高潮,其他鬥爭,殖民鬥爭,

早期鬥爭

非洲人民早期反殖民侵略鬥爭的對象是葡萄牙殖民者。早在15世紀,葡萄牙人在探尋直達東方新航路的過程中,就侵占了非洲西部海岸的許多據點。15世紀末,達·伽馬等開闢了直達印度的航路,葡萄牙的殖民侵略活動從西非又移向東非。非洲西蘇丹人民,長期堅持了英勇的反葡鬥爭,封鎖了侵略者通往內陸的道路,致使葡萄牙的殖民魔爪在16世紀初期未能侵占西蘇丹的首府廷巴克圖,只能占據沿海的幾個據點。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了東非索馬里海岸的布拉瓦,在該地進行殘酷的燒殺劫掠,當地人民奮起武裝反擊,打死打傷百多名入侵者。

反奴隸貿易

1510年,在南非好望角地區的霍屯督族人民,痛殲前來騷擾的葡萄牙殖民者。奴隸貿易引起了非洲人民的激烈反抗。1562年,英國海盜約翰·霍金斯在獅子山一帶劫掠奴隸時,曾被當地人民打敗。17世紀,非洲人民反殖民侵略的鬥爭迅速發展。衣索比亞國內葡萄牙殖民者的橫行霸道、干涉內政,尤其是耶穌會教士和衣索比亞部分上層統治者的勾結,引起人民的廣泛抗議。有些地方出現公開的武裝起義,把葡萄牙殖民者全部驅逐出境;起義者還頒布法令,任何外國人入境都要處以死刑,維護閉關政策長達兩百多年。在這期間,法國企圖同衣索比亞建立聯繫,亦未成功。此後,直到18世紀末,再無任何外國人進入衣索比亞。非洲東岸阿拉伯人反葡萄牙殖民者的鬥爭,長期持續進行著。蒙巴薩城由葡萄牙殖民者任命的教長優素福·本·艾哈邁德,在博得葡人信任後,於1631年領導起義。他們衝進殖民者居住的要塞耶穌堡,攻占了蒙巴薩設防的寺院和堡壘,處決許多殖民者,奔巴島和沿岸其他城鎮也隨之行動起來。經過長期、反覆的鬥爭,直到1698年葡萄牙終於被趕出蒙巴薩,1699年魯伍河以北的殖民者全被逐出。葡萄牙在東非獨占的統治乃宣告結束。
非洲西海岸的安哥拉剛果南部)在1565年後成為獨立國家,1589年被葡萄牙滅亡。17世紀中葉,在安哥拉女王安娜·津嘉的領導下,曾一度推翻了葡萄牙的殖民統治而恢復國家並擴大了版圖,一直到1671年才重被葡侵占。剛果在1665年,經過激烈鬥爭後也公布了脫離葡萄牙的宣言而獨立,剛果國王安東尼奧一世並宣布放棄天主教,葡萄牙殖民者依靠同剛果國王有矛盾的當地王公們的幫助,捲土重來,鎮壓剛果人民的反抗。葡萄牙集結了6000名當地士兵和400名攜有兩門大炮的葡軍,瘋狂屠殺剛果人民。經過多次激烈的戰鬥,雖然剛果國王戰死,但葡萄牙亦無力再恢復對剛果的統治,剛果人民終於把殖民軍全部趕走。
法國殖民侵略者在1642年曾在馬達加斯加東南海岸的多凡堡登入,繼而侵占了全島。1665年,法國東印度公司移入大批殖民者,橫征貢賦,滲入內地進行侵略和掠奪。馬達加斯加各族人民拋掉以前彼此的不和,團結禦敵,截斷法國殖民者的糧道,1674年在南部發動總起義,全殲了法國入侵者,較長時期內捍衛了民族的獨立。
西非沿岸是西歐殖民強盜最早登入進行殖民奴役的地區。這裡,人民反抗的怒火更為熾烈。西非人民不斷襲擊和拔掉敵人的碉堡、據點。據不完全的記載,在“黃金海岸”長約五百公里的海岸線上,17世紀被非洲人民平毀的殖民者的碉堡和侵略據點計有:溫尼巴(1663年或1679年)、柯門達(1688年)、基督堡(1693年)、奧朗基(1694年)等等。17世紀末,荷蘭殖民者在柯門達(埃爾米納附近)一座山里開採金礦,柯門達人民拿起武器,制止荷蘭殖民者開礦。荷蘭人用5000英鎊從埃爾米納招騙大批僱傭軍前來鎮壓,柯門達人民聯合附近非洲各部落共同對敵,把荷蘭殖民強盜及僱傭軍全部擊潰。
美洲印第安人的早期反殖民主義鬥爭 在美洲首先掀起反殖民入侵鬥爭的是西印度群島的印第安人。當1493年11月,哥倫布等人第一次在蒙特塞拉特島和安提瓜島登入,捕捉“加勒比人”的歸途中,便被印第安人的獨木舟截住。當時殖民軍計有25人,而印第安人僅有六人。面對手持槍炮的侵略者,印第安人毫不畏懼,英勇抗擊。他們堅持用弓箭和標槍作戰,使大部分殖民強盜受了致命傷。
海地島的歷史充滿了印第安人反抗鬥爭的血淚記載。當西班牙殖民者入侵馬瓜那的領地時,部落酋長卡奧納博拒絕殖民者的一切要求,不給侵略者黃金,也不準他們在領地內安營設寨,馬瓜那部落全族人在另外三位酋長的帶領下,浴血戰鬥直到全族人均被侵略者所殘殺為止。
1511年,當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古巴時,同樣遭到了印第安人的頑強抵抗。部落酋長阿多歐採用機動靈活的作戰方法,把西班牙殖民強盜貝拉斯克斯圍困在堡壘中達三個月之久。後來由於一個印第安人叛徒的出賣,阿多歐被捕,他因拒絕說出埋藏黃金的地方,而被殖民者處死。1512年2月2日,阿多歐被燒死前,西班牙神甫把一個木頭十字架送到阿多歐面前,勸他死前接受天主教的洗禮以便“進入天堂”。阿多歐以嘲笑的口吻說道:“如果天主教徒進天堂,我就不願進天堂,我不想再遇到像天主教徒那樣殘忍的傢伙,他們殺害印第安人和強迫印第安人為奴隸。”阿多歐的堅貞不屈,表現了印第安人的頑強鬥爭精神。

反殖民高潮

1519~1521年,鐵諾奇蒂特蘭的保衛戰,是印第安人反殖鬥爭的一個高潮。阿茲特克人通過英勇的戰鬥,迫使殖民者從鐵諾奇蒂特蘭城潰逃(西班牙殖民者把1520年6月30日夜裡慘敗稱為“悲傷之夜”)。一年後,西班牙殖民者捲土重來,城內的阿茲特克人在考特莫克的領導下,堅持抵抗達三個月之久。每天侵略者都沿湖堤石路分三路進攻鐵諾奇蒂特蘭,但到天黑時,阿茲特克人又將失地奪回。在城市水斷糧絕、疾疫流行,人們在成千死亡的艱苦情況下,以樹皮充飢的印第安人毫不氣餒,也無一人投降。甚至當1521年8月13日,城門被攻開後,阿茲特克人仍進行殊死的巷戰。城陷時,全城的六分之五已被侵略者破壞淨盡,絕大部分阿茲特克人犧牲。領袖考特莫克被俘後,雖遭嚴刑逼訊,仍拒不說出“孟特祖瑪寶藏”的下落。殖民者雖然絞殺了這位氣壯山河的民族英雄,但殖民者的暴行並未嚇倒墨西哥人民,各地仍繼續堅持鬥爭,在1524年、1541年、1546年和1559年先後爆發過多次大規模的起義。
1531~1533年,秘魯(印加古國)被殖民者侵占後,印加人也頑強地展開了反殖民主義者的鬥爭。北部基多的著名首領魯米尼亞維,曾組織了一萬二千餘人的隊伍,抵禦“大鬍子”(指西班牙侵略軍)的侵略。後因叛徒出賣,魯米尼亞維被俘,殖民者用各種酷刑逼他講出基多寺院和其他首領的駐地,他有時置之不理,有時故意誤指遠方以捉弄西班牙人。1535年1月,民族英雄魯米尼亞維被處絞刑,壯烈犧牲。1536年初,印加人在王族曼柯的領導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反殖民統治的起義。曼柯在高原一帶很快聚集了5萬人,把殖民據點庫斯科城圍困達六個月以上,同時,在國內各處也爆發起義,當時嚇得西班牙的秘魯總督畢薩羅龜縮在利馬,不敢出戰。年底,殖民者從智利調來大批援軍,才迫使起義者將隊伍撤到無法進犯的“鷹巢”——維爾卡班巴山中,以游擊戰術不斷打擊侵略者。這時印加人中,不少人已使用歐洲人的盾牌、盔和劍,曼柯在作戰中犧牲後,他的兒子“偉大印加”的年輕王子圖帕克·阿馬魯領導印加人民繼續戰鬥,以爭取祖國的獨立。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起義軍想方設法從西班牙人占領區不斷運進印加人所需的武器。直到1572年,殖民軍占領印加人最後一個堡壘——維爾卡班巴時,印加人已堅持戰鬥了35年。
在拉丁美洲早期反殖民主義鬥爭中,對殖民者打擊最大、影響最深的是智利中、南部印第安人阿勞乾族的鬥爭。
1541年2月,西班牙殖民頭子畢薩羅的部將瓦爾迪維亞在智利建起第一個殖民城市聖地亞哥,他充當了駐智利的督軍。1541年9月,印第安人在酋長米奇馬隆科的領導下起義,不久失敗了。1553年,阿勞乾人年輕領袖勞塔羅領導起義大敗侵略軍,並活捉了殖民侵略者頭目瓦爾迪維亞。勞塔羅對他說:“你來我們這裡是為了搶掠金子,現在滿足你的願望,把你所需的金子都給你。”他們把滾燙的黃金溶液灌進了這個強盜的咽喉,充分“滿足”了強盜的願望,使他得到應有的懲處。西班牙殖民者的大規模進攻受挫後,用堡壘政策,在阿勞乾人的邊境上修築一長串堡壘,逐步推進,企圖將阿勞乾人徹底消滅光。然而,阿勞乾人又掀起更大規模的武裝鬥爭。1557年4月,勞塔羅不幸在敵人突襲中負傷犧牲。1557年冬,另一領袖考波利坎指揮阿勞乾人和增援的殖民軍展開了浴血戰鬥。一年後,在卡涅特城附近的山谷,起義軍遭西班牙軍的突襲,考波利坎被俘。殘暴的殖民者在廣場上築台,專門設定一根削尖的木棒,把起義領袖考波利坎強行按坐在尖棒上,殖民者迫使本地居民用亂箭將考波利坎射死。這種赤裸裸的“殖民文明”,並沒有嚇倒勇敢的阿勞乾人。1602年阿勞乾人展開更大規模的反擊戰,摧毀了大批殖民侵略據點,解放了智利中部和南部廣大地區,把殖民者阻攔在比奧比奧河以北。1612年,雙方訂約,議定以此河為界,河以南完全歸阿勞乾人所有。此後,殖民者多次發動的入侵,均被粉碎。

其他鬥爭

除以上所述之外,在巴西,1572年發生過印第安人暴動的“七年戰爭”;在北美的新英格蘭(今美國的東北部),印第安人各部落為保衛自己的土地,在1675~1676年掀起了英勇的武裝鬥爭。
美洲的黑人在16世紀至17世紀時,也舉行過多次反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如:1522年的聖多明各起義,1530年的墨西哥起義,在古巴1533年、1537年和1548年的黑奴暴動,1550年的秘魯起義。巴西的起義黑奴於1603年建立過“巴爾梅斯黑人共和國”,堅持戰鬥到1697年。1639年,在聖克里斯托弗島的法屬部分,有六十多名黑奴,逃到山上,憑藉懸崖峭壁同前來進剿的法國殖民軍五百多人,血戰至全部戰死。此外,1655年牙買加逃亡黑奴的起義,1674年巴貝多島起義,1679年海地黑人起義等等,充分證明黑人並不是什麼“天生馴服的奴隸”。由於黑人的鬥爭長期沒能與印第安人的反殖鬥爭聯合起來,以致往往遭受挫折。西、葡反動的殖民當局不斷變換手法製造和挑動美洲各族人民的分裂。16世紀至17世紀,印第安人和黑人英勇不屈的反抗鬥爭,為以後18世紀和19世紀的鬥爭積累了經驗教訓。
亞洲人民反對西歐各國殖民侵略的英勇鬥爭 亞洲人民的早期反殖民主義鬥爭,最初主要是抗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侵略。
印度人民反抗葡萄牙入侵而陸續進行的長達六十餘年的卡利庫特海戰,是亞洲人民早期反殖民主義鬥爭史中光輝的一頁。1503年,達·伽馬以印度提督的身份率20艘武裝船隊抵達印度的柯欽海面時,炮轟印度的船隻和城鎮。這時印度卡利庫特的艦隊船體雖小,炮火亦差,然而水手們同仇敵愾,勇猛作戰,終於把達·伽馬的這次入侵打退。1506年,葡萄牙再度入侵,殖民者在侵占了亞丁灣入口處的索科特拉島和印度西北海岸的第烏港後,1507年,又進犯印度西海岸。這次印度的卡利庫特艦隊同埃及艦隊聯合作戰,經過兩天激戰將葡萄牙的旗艦擊中,葡軍的艦隊司令達爾梅達也被擊斃。1509年,葡艦隊又來侵犯,葡萄牙殖民者離間了印度卡利庫特同埃及艦隊的關係,結果葡軍在第烏港外海戰獲勝,進而侵占了印度的西海岸果阿和部分東海岸。1528年又一次海戰中,印軍受挫,海軍將領古提阿里被俘,但古提阿里之子昆甲利繼承父業,繼續指揮反葡戰爭。昆甲利統率的艦隊,在1569年大敗葡萄牙由36艘軍艦組成的聯合艦隊,葡艦隊司令德米德蘭重傷而死。以後,昆甲利又在第烏海面上擊潰了葡萄牙的另一支艦隊,殖民強盜頭子有的被擊斃,有的被俘虜。印度人民在海上的英勇戰鬥,阻擋了葡萄牙海盜的入侵,迫使殖民者只能長期盤據在海岸上的幾個殖民據點裡。
緬甸人民為驅逐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英勇地進行鬥爭。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侵占緬甸的馬都八和頓遜等重要港口後,不僅控制貿易和關稅,而且肆意劫掠、擴大侵略。1600年,葡萄牙殖民軍頭目勃利多等人侵占緬甸的沙廉,勃利多被葡萄牙總督委任為沙廉都督,實行殖民統治。葡萄牙殖民者破壞佛寺,將著名的瑞大剛佛教寺院的青銅大鐘熔制大炮,還侮辱緬甸人的習俗,強迫居民改信天主教。殖民統治者的罪行,激起緬甸人民大規模的反抗鬥爭。在緬甸國王阿那畢隆(1605~1628年)的領導下,1613年經圍城34日,終於收復沙廉,處死勃利多,驅逐了葡萄牙殖民者。
阿那畢隆恢復緬甸王國不久,英國與荷蘭的殖民勢力又接踵來到緬甸。1619年英國商業代表抵緬,1627年英、荷的東印度公司均在緬設分公司。緬甸人民奮起鬥爭,迫使荷蘭東印度公司結束了在東緬甸的統治,該公司的駐緬代辦處於1666年倒閉。
菲律賓人民長期堅持了反西班牙殖民侵略的鬥爭。當1521年,麥哲倫環球航行抵達菲律賓參與當地王公內訌,並推行殖民侵略政策時,馬克坦島部落領袖拉普拉普便將麥哲倫打死。菲律賓人民迄今仍紀念拉普拉普,稱他為反對歐洲殖民者的第一個民族英雄。西班牙多次派艦隊強占菲律賓,從1570年起,建立起反動的託管制,迄1571年,全菲律賓共有267個託管區(其中屬於國王的31個)。在西班牙殖民奴役下的菲律賓人備受苦難。人民武裝鬥爭中規模大的計有,1564年和1587~1588年的馬尼拉起義,1596年的卡加建起義。17世紀初,在北呂宋中部高原爆發了伊洛特族起義。1621~1622年,在保和島等地,同時發生起義。新維薩亞和嘉牙鄢也分別在1621年和1625年爆發起義。1649年,菲律賓南部各省普遍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鬥爭,1660年北部諸省也投入了反西班牙人的起義浪潮。英勇的起義鬥爭,迫使西班牙殖民者不得不放棄反動的“託管制”,殖民統治的範圍只能限於馬尼拉及沿海地區和一些島嶼。
在印度尼西亞,人民也展開了反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的堅決鬥爭。1621年,班達島人民不滿荷蘭殖民者低價購香料的反動措施,而爆發了反荷起義。起義被鎮壓後,參加起義被俘的人員中有800人淪為奴隸,另有2500人被活活餓死。班達島的全部土地被沒收歸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有。當地1萬名居民被迫成為種植園奴隸。殖民者的殘酷壓榨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7世紀中葉時,安汶、巨港、孟加錫和摩鹿加等地的反抗鬥爭和武裝起義接連不斷,迫使荷蘭殖民者到17世紀中葉,在印尼僅能占有摩鹿加、帝汶、班達、安汶、巴達維亞等地中的一部分土地。印尼的絕大部分國土仍掌握在當地人手中。

殖民鬥爭

早期的反殖民主義鬥爭,其特點是以反殖民侵略,維護民族獨立為主要內容。雖然由於當時各國內部經濟和政治的分裂,缺乏組織性,各地鬥爭的孤立、小規模和分散性,以及軍事裝備上同殖民者相比存在著敵強我弱的懸殊條件,因而遭到失敗,但卻充分表現出亞、非、美洲人民為捍衛獨立,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揭開了民族解放鬥爭歷史的序幕。
亞非美洲的少數國家,如衣索比亞、剛果、馬達加斯加和非洲東海岸等地,經過反侵略鬥爭,擊敗了殖民強盜的進攻並將其逐出國土,從而維護了本身的獨立。另外一些國家,例如墨西哥、秘魯、西蘇丹、緬甸等,在一定時期內制止了殖民者向內陸的深入,推遲了被殖民占領的時間,沉重地打擊了殖民侵略者的氣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