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未來

亞洲的未來

《亞洲的未來》是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錢德蘭·奈爾著。本書認為,人類即將面臨的各種挑戰應當通過更為理性的途徑去解決。同時,它指出亞洲應當停止對西方模式的“拿來主義”,若亞洲為了實現消費水平而繼續錯誤的道路,由此引起的環境災難將會席捲全球。如果亞洲願意承擔新的責任,將會對拯救地球及重塑資本主義做出巨大的貢獻。

基本介紹

  • 書名:亞洲的未來
  • 又名:走出消費式增長的“繁榮”怪圈
  • 作者:(馬)錢德蘭·奈爾著
  • 譯者:徐堯,李哲民譯
  • ISBN:9787508629995
  • 頁數:170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4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副標題:走出消費式增長的“繁榮“怪圈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亞洲的未來》指出,亞洲應當停止對西方模式的“拿來主義”。若亞洲為了實現消費水平而繼續目前的道路,由此可能引起的環境災難將會席捲全球。在《亞洲的未來:走出消費式增長的"繁榮"怪圈》中,作者為未來20年內世界將必然面臨的富有爭議性的挑戰提供了許多解決之道。
多年來,歐美的消費主義一直被視為其經濟繁榮的引擎燃料。然而,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蔓延,開始唱衰這種消費型經濟發展模式。為了拯救西方,許多西方主要經濟學家及政策制定者把目光轉向亞洲,敦促亞洲增加更多消費,從而承擔起挽救全球經濟的重責。
然而,他們忽略了經濟成長也會遇到極限,以及不斷消費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他們忘了,歐債危機也許就是亞洲的前車之鑑。

作者簡介

錢德蘭·奈爾,全球未來研究所(GIFT)的創始人及總裁。作為獨立的社會企業智囊團,全球未來研究所致力於推動理解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通過領導思想及積極行動來促進改變。
在創立全球未來研究所之前,錢德蘭·奈爾於美國環境資源管理公司擔任亞太地區主席一職至2004年,在任期間,他將所在地區公司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環境諮詢企業。十多年以來,他一直在亞洲大力主張可持續性發展,不斷給政府及跨國企業提出建議,讓其在政策制定及關鍵決策過程中灌輸可持續發展原則。除了研究所的工作,錢德蘭·奈爾還持續為企業家們提供戰略管理建議及指導。

作品目錄

推薦序
中文版序新的未來
前言
引言 迅速崛起的亞洲會對保護環境說“NO”
支離破碎
衝擊之後
不同的模式
亞洲的未來
無增長繁榮
第一章 亞洲來了想要—切
處在極限
懸崖邊緣
可持續發展
怯於言真
非消費者選擇
決策與衝突
第二章 抓住救命稻草
市場弊端
是企業.不是社會
自我綠化只是無稽之談
金融———商業的最佳拍檔
技術並非靈丹妙藥
必須作出改變
第三章 反思亞洲的未來
拒絕
折現未來
走向資源管理之路
風險最小化
新工具
第四章 亞洲諸國
政府的職責
干預者的框架
物權
研發與教育
國家的再定義
怎樣成為強大有效的國家
權威主義者的未來?
以德治國
第五章 顛覆規則
以資源為中心制定政策
優先考慮的領域
以資源為中心的社會
第六章 亞洲與世界
現實
西方的失敗
沒有放棄
別無選擇
北京共識
結論重塑發展模式
變革會到來嗎?
對未來的願景?
變革的兩把斧頭
社會生態
另一種財富
未來社會的樣子門
金融
超越西方門
樂觀主義?
後記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