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與西方的大一統》是一部由婁林主編的書籍,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與西方的大一統
- 作者:婁林
- 譯者:婁林
-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 頁數:324 頁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8099248
《亞歷山大與西方的大一統》是一部由婁林主編的書籍,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
《亞歷山大與西方的大一統》是一部由婁林主編的書籍,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亞歷山大大帝既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又是開創者。他作為開創者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他的歷史實踐為羅馬的政治和軍事征服提供了可見的歷史楷模;同時,...
中譯本導言亞歷山大與西方古代的“大一統”(劉小楓)1 第一部 第一章3 第二章54 第三章76 第二部 第一章103 第二章156 第三章200 第四章239 第三部 第一章261 第二章280 第三章316 第四章356 第四部 第一章383 第二章407 第三章438 索引459 附錄1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495 附錄2...
那時他的父王剛剛遇刺身亡;這是一個堅定的追求夢想的男人的故事,他的夢就是人類的大一統;這是一個無畏的將軍的故事,他統率4萬人馬,轉戰8年,直到抵達已知世界的盡頭。 在亞歷山大大帝面前,沒有什麼是不可征服的。曾經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在在他的鐵蹄下土崩瓦解,從東方到西方,從印度到希臘,他成為這廣袤...
而且與中古西方基督教史學不同,中國史學著作所記述的是以人為主體的活動,人在一定社會環境裡的個體和群體的活動,可以稱作以人為本的歷史。它們所記敘的世界或"天下",是個體或群體的人從事活動的世界或“天下”。這種把當時已知世界歷史視為人的活動過程而非神意展現過程的思想,是中國古代史學的優良傳統。在15、...
古典文明保持到近代的原因。只是由於西方的分裂擴張主義, 古典時期的哲學、宗教和社會制度才開始在歐亞大陸各地區衰退。即便如此,這些宗教、 哲學和社會制度今天仍富有極大的生命力,羅馬法律和羅馬天主教會在西方、印度教及種姓制度在印度延續不斷的生命力 古典文明之一:古希臘 古希臘的地理範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
隨著對奧地利學派理論的研究,認識到,市場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制度的問題,因而,開始轉入法律、政治研究。尤其側重於普通法及十六世紀後期到十七世紀上半期的憲政主義。通過一系列翻譯,了解了西方的基本研究脈絡,並初步形成“普通法憲政主義”(或司法憲政主義)理論框架。加入天則所 從10年代初開始,參與國內最大的民間...
25.亞歷山大東侵西亞 26.塞琉古王朝輝煌戰爭史 27.信奉佛教的阿育王的孔雀帝國 28.古代印度的燦爛文化 29.興起於兩河流域的帕提亞王國 30.秦漢時期的大一統 31.挑戰羅馬霸權的帕提亞王國 32.南亞與中亞的聯接者貴霜帝國 33.兩河流域的古老宗教——摩尼教 34.薩珊波斯的興亡 35.東羅馬帝國大戰薩珊波斯 第二章 干戈...
佛陀在世時,未到過此地。公元1世紀,這裡佛教興盛,並形成了融合西方雕塑藝術的佛陀造像製作中心,犍陀羅藝術對中國影響很大。15、劍洴沙(Kamboja)國 劍洴沙國,位於十六大國最西部,印度河上游與斯瓦特河交匯處的平原地帶,西南部與乾陀羅國相接,其它各方向以興都庫什山脈山腳為界。都城為陀跋利迦(Dvā...
封建大一統時期——秦漢 秦朝的統一 秦末農民戰爭 楚漢相爭 呂后專權 文景之治 漢武大帝 盛極而衰的西漢政權 王莽篡位與西漢滅亡 漢王朝的復興——東漢 外戚與宦官相繼專權 東漢滅亡 兩漢的科學文化成就 政權鼎立與民族融合的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司馬氏逐漸獨攬大權 西晉的統一——曇花一現 西晉的滅亡...
亞歷山大帝國如曇花一現,亞歷山大在世界之君的寶座上也僅坐了13年。此後帝國紛爭不已,最終一分為三。儘管帝國大一統政治宣告結束,但希臘化時代的文明成果卻豐碩燦爛:有富麗堂皇的建築和藝術,還有傳遞生活藝術的哲學等等。媒體推薦 《全球通史》共分10卷選取了600多個主題,1500餘幅圖片打造出一種全息的歷史鏡像從茹...
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和阿爾塔薛西斯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為征服希臘城邦,發動了波希戰爭,最終失敗,消耗了波斯帝國綜合國力,波斯帝國從此衰落。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國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東征,進攻波斯帝國。衰敗的波斯帝國一潰千里,丟失大片領土。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末代國王大流士三世被殺,波斯帝國滅亡。發展歷史 ...
葡萄、石榴、胡麻、苜蓿等植物移植到中國,大宛(蘇聯中亞費爾乾納)的名馬得以引進,黎軒(當時屬羅馬帝國的埃及亞歷山大里亞)的雜技魔術在漢武帝劉徹(前157~前87)的朝堂之上表演。中國的絲綢成為羅馬貴族衣著所用的奢侈品,備受珍視,當時西方對中國的稱謂之一即來自絲字。中國的絲、紙和鋼傳入印度。印度的佛教在...
指威尼斯與奧斯曼帝國於1571年在科孚島附近發生的一場海戰。戰爭概述 土耳其人之所以能向西發展,並非由於他們武勇過人,而是因為基督世界內部的不團結。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天主教和希臘正教之間的差異使合作變得不可能。現在一百年後,宗教改革又使西方基督世界分裂成為兩個激烈對立的陣營。在這種權力分裂之外,民族...
七 秦漢的大一統 八 多元文化向一元文化的規範 九 魏晉時期的民族融合 十 儒家學說與佛教 第七章 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 一 蔚藍色的海洋與文明 二 荷馬史詩及其時代 三 獨特的城市國家 四 被抑制了的文明——斯巴達 五 民主政治——雅典的輝煌與悲劇 六 最終的崩潰和馬其頓的崛起 七 亞歷山大的東征和希臘化...
如前所述,俄國所追求的是要使其他斯拉夫國家遠離西方文明的影響和控制,甚至希望通過與西方文明的對抗來強化泛斯拉夫團結和俄國國家思想的大一統地位。?俄羅斯化最關鍵的要素是斯拉夫世界應按照俄羅斯政治—社會模式進行治理,推廣俄羅斯文明,實現其救世理想。為達到此目的,對斯拉夫人的政治統一,除了採取單純的政治解決...
亞歷山大大帝 早期中國的王朝 中國的第一位皇帝 秦朝的建立與中央集權制的形成 漢代中國 漢帝國的興盛與大一統政治 漢朝的衰落與三國鼎立 晉朝的統治和南北對峙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孔雀王朝 古典希臘 希臘化時期 羅馬的興起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的衰落 高棉文明 北美的文明 安第斯...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史界就已經將世界歷史分成“古代”(Ancient)、“中世紀”(Middle Ages)和“近代” (Modern)三大階段。這種“三階段分期法”到了18世紀遂為西方史界普遍採用。後來,又加上了”現代”或“當代”(Contemporary),就成了“四階段分期法”。不過,這種三分法或四分法都是以政治興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