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一世改革

亞歷山大一世改革,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位初期為鞏固封建農奴制度而進行的溫和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改革。1801年亞歷山大即位後,以其“青年朋友”組成非正式的“機密委員會”,研究改革方案。在政府體制方面,1802年取消彼得一世以來的委員會制,改設陸軍、海軍、外交、內務、司法、財政、商業和國民教育八個部,各部大臣直接向沙皇負責;各部之上設大臣委員會,由沙皇親任主席;將參政院改為最高司法和監督機關。在農民問題方面,1801年12月頒布法令:準許商人、小市民和國有農民購買無人定居土地。1803年2月頒布《自由農民法令》:準許地主自願給農奴自由,但農奴須繳納高額贖金。在教育方面,建立新的學校制度,開辦中等學校、縣立國小和教區國小,成立哈爾科夫大學、維爾紐斯大學和喀山大學,規定大學自治。1803年後改革中斷。1807年起開始第二次改革,1809年委託斯佩蘭斯基草擬國家改革草案《國家法典序言》,1810年設立國務會議。1811年將政府八個部增加為十一個部,並明確其職能。還於1809年頒布了關於宮廷貴族稱號的法令和關於官銜考核的法令。其改革方案引起貴族地主不滿,未能付諸實施。1812年斯佩蘭斯基被流放,改革告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