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
- 出生日期:1833
- 逝世日期:1887
- 職業:作曲家
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俄國作曲家,從小就對科學和音樂同時發生濃厚的興趣。...
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鮑羅丁 ,俄國作曲家,從小就對科學和音樂同時發生濃厚的興趣。他的專業是化學,1856年從...
1857年起相繼結識凱撒·居伊、莫捷斯特·彼得諾維奇·穆索爾斯基、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等,於1862年形成了以他為首...
亞歷山大·鮑羅丁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АлександрПорфи́льевичБороди́н...
羥醛反應首先由法國人查爾斯·阿道夫·武茲和沙皇俄國人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於1872年分別獨立發現。當時的反應為乙醛在氫氧化鈉條件下進行加成反應形成帶羥基...
2.曲中有一段大家比較熟悉的調子(女聲),來自俄國作曲家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在歌劇《伊戈爾王》第二幕波洛維茨人的舞蹈(韃靼人之舞)。...
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 俄羅斯作曲家鮑羅丁 (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俄羅斯作曲家,從小就對科學和音樂同時發生濃厚的興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