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他不斷發展自己的雕塑理念,創作了許多更大、更複雜的動態雕塑作品,包括“鋼鐵魚”(Steel Fish)、“紅與黃的風信旗”(Red and Yellow Vane)、“龍蝦陷阱與魚尾”(Lobster Trap and Fish Tail)等,並開始將精力花在戶外、大規格的雕塑作品上。1942年,他通過將手工切割的木塊固定於鋼絲末端,創作了“星群”(Constellation)系列的作品。
1950年代起,他開始設計大量紀念性公共雕塑作品,包括甘迺迪國際機場的“.125”、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螺旋”(La Spirale)、1967年蒙特婁世界博覽會的“人”(Man)、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的“高速”(La Grande vitesse)、芝加哥克盧欽斯基聯邦大廈(Kluczynski Federal Building)的“紅鶴”(Flamingo)等知名作品。而他一生中最後一件大型作品則是為貝聿銘設計的國家藝術館東大樓所作的動態雕塑。
晚年考爾德的主要創作集中在大型公共雕塑作品。一些重要作品包括:1957年約翰甘迺迪機場”125″移動雕塑;1958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La Spirale” ;1962年義大利斯伯萊托”Teodelapio”;1967年馬德里世博會”MAN“;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El Sol Rojo”(考爾德最大作品高67英尺);1969年密西根國家藝術基金會”La grand vitesse”;1973年芝加哥總務管理局”Flami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