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考爾德

亞歷山大·考爾德

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1898年7月22日-1976年11月11日)是美國著名雕塑家、藝術家,動態雕塑(mobile)的發明者,代表作有《龍蝦陷阱與魚尾》。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人物簡介,主要作品,作品風格,谷歌首頁,

人物簡介

亞歷山大·考爾德(1898.7~1976.11)出生於美國費城,他的父親以及祖父都是雕塑家。
1919年,考爾德在新澤西州霍普肯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系畢業,打下以後從事活動雕塑的發明與設計的基礎。
亞歷山大·考爾德亞歷山大·考爾德
1922年,他去紐約業餘學習繪畫。翌年,加入了美國“垃圾箱”畫派領導的藝術學生聯合會。真正從事雕塑,大約是在1926年去巴黎之後。他在歐洲現代派雕塑的鼓舞下,開始用鐵絲、木頭等來製作玩具動物,把製成的動物組成一個微型“馬戲班”,並公開展出,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接著,考爾德又用金屬線製作真人大小的模特兒
1930年,荷蘭的蒙德里安畫室給了他很大的啟示,他開始思考藝術的抽象化問題。
1931~1932年,他創作了許多由機器牽動的雕塑品,受到杜桑的鼓勵。
1937-1945年期間,考爾德創作出近百件活動雕塑,以及 200多件站立動態作品。他的藝術創作領域廣闊,從巨大的鋼鐵雕塑、繪畫、掛氈到精緻的寶石設計,作品分布於世界各國的公共空間。考爾德的靜態雕塑作品給人以蜻蜒點水般的感覺。
1939年,考爾德為紐約現代美術館創作出雕塑作品《龍蝦陷阱與魚尾》。這件近3米寬的巨大動態雕塑作品,是考爾德戶外作品中最大的一件吊掛作品。
1952年,考爾德代表美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獲得雕塑大獎,奠定了他在國際藝術界的地位。
1976年11月11日,考爾德在紐約家中逝世。

主要作品

考爾德是美國最受歡迎、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的現代藝術家,是20世紀雕塑界重要的革新者之一。
他以創作風格獨特的“活動雕塑”和“靜態雕塑”馳名於世。他的創作領域很廣,從巨大的鋼鐵雕塑、繪畫、掛毯到寶石設計,作品分布於世界各國的公共空間。1926年,他用鐵絲創作了約瑟芬·貝克全身像、卡爾文·柯立芝頭像等許多作品。在鐵絲雕塑之外,考爾德也曾使用傳統的木頭製作木刻雕塑,其中知名的作品包括“牛”、“馬”等。
亞歷山大·考爾德作品亞歷山大·考爾德作品
1929年他用鐵絲創作的“金魚缸”(Goldfish Bowl)成為其第一件動力雕塑作品。之後他又創作了“航行”(Croisiere)等作品,被杜尚稱為“動態雕塑”(mobiles)。在此期間他另外還製作了一系列與“動態雕塑”相對的、靜止但能夠微微晃動的鐵絲作品,如“羽毛”(Feathers)等,被讓·阿爾普稱為“靜態雕塑”(stabiles)。
此後他不斷發展自己的雕塑理念,創作了許多更大、更複雜的動態雕塑作品,包括“鋼鐵魚”(Steel Fish)、“紅與黃的風信旗”(Red and Yellow Vane)、“龍蝦陷阱與魚尾”(Lobster Trap and Fish Tail)等,並開始將精力花在戶外、大規格的雕塑作品上。1942年,他通過將手工切割的木塊固定於鋼絲末端,創作了“星群”(Constellation)系列的作品。
1937年,他為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設計了一件《水銀噴泉》,以流注的水銀衝擊連在旋轉桿上的金屬板,成為他第一件真正的“活動雕塑”作品。這一件縱橫有259x290厘米大的活動雕塑《蝦籠子與活動魚尾》,是他在此基礎上於1939年新設計的大型活動雕塑代表作之一。
1950年代起,他開始設計大量紀念性公共雕塑作品,包括甘迺迪國際機場的“.125”、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螺旋”(La Spirale)、1967年蒙特婁世界博覽會的“人”(Man)、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的“高速”(La Grande vitesse)、芝加哥盧欽斯基聯邦大廈(Kluczynski Federal Building)的“紅鶴”(Flamingo)等知名作品。而他一生中最後一件大型作品則是為貝聿銘設計的國家藝術館東大樓所作的動態雕塑。
晚年考爾德的主要創作集中在大型公共雕塑作品。一些重要作品包括:1957年約翰甘迺迪機場”125″移動雕塑;1958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La Spirale” ;1962年義大利斯伯萊托”Teodelapio”;1967年馬德里世博會”MAN“;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El Sol Rojo”(考爾德最大作品高67英尺);1969年密西根國家藝術基金會”La grand vitesse”;1973年芝加哥總務管理局”Flamingo” 。

作品風格

考爾德製作的動態雕塑,或是放在室外,或是懸在金屬線上,通過空氣的流動或者觀賞者的擺弄,每動一下都會展現出不同形態,讓觀者感覺到空氣在流動,空間在轉換。同時,他將三維空間之外的另一種感受,即時間的概念融入到雕塑作品創作中。隨著雕塑作品的運動,時間也在流淌。他的作品主要是套用大膽基色、巨大,且富有盤旋、漂浮感的活動雕塑作品。從考爾德的動態雕塑作品可以看出,他研究“動態構成”的意圖,發現了動感與構成的完美結合點。他利用機械性裝置與完美的平衡,開創了雕塑界新的風格。考爾德以手動、風動、機動、直接懸吊等各種樣式的雕塑作品,成功進入現代公共環境的空間領域,他風格獨特的“活動雕塑”馳名於世。考爾德是西方構成雕塑發展中承前啟後的雕塑家,是上世紀雕塑的重要革新者之一。
亞歷山大·考爾德作品亞歷山大·考爾德作品

谷歌首頁

2011年7月22日,谷歌首頁更換雕塑圖案Logo,以紀念美國雕塑家亞歷山大·考爾德誕辰113周年。
谷歌紀念logo谷歌紀念logo
這次的谷歌塗鴉是動態的,你可以使用滑鼠拖動旋轉。這個塗鴉就像是懸在屋頂的雕塑,用一根細繩掛起。當塗鴉旋轉時,你還能在搜尋框下方看到同步的光影,當然你得睜大眼睛仔細看才能發現。這一件縱橫有259x290厘米大的活動雕塑《蝦籠子與活動魚尾》,是他在此基礎上於1939年新設計的大型活動雕塑代表作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