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木溝一直流傳著一個“龍鳳呈祥”的故事,據說這個故事的原文以詩歌形式被記載在歷代土司的經書上,每次土司求雨或者祭祀的時候都會唱這首詩歌。後來該經書下落不明,也沒人能再用詩歌唱誦,就被一代代口頭傳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亞木溝傳說
- 地理標誌:焚淨山腳下
亞木溝一直流傳著一個“龍鳳呈祥”的故事,據說這個故事的原文以詩歌形式被記載在歷代土司的經書上,每次土司求雨或者祭祀的時候都會唱這首詩歌。後來該經書下落不明,也沒人能再用詩歌唱誦,就被一代代口頭傳下來。
東海龍王最小的孫子幼時很淘氣,也非常貪玩。小龍孫兩歲的時候在海里玩膩了,想到陸地上去看看,於是就偷偷溜出龍宮,還把他爺爺的興雨珠也帶走了。小龍孫沿著長江到了洞庭湖,他在湖裡拋著興雨珠玩耍,一高興就忘了時間,暴雨連續下了近一個月,洞庭湖漲大水淹沒了很多人畜田園。正值四大天王在南天門巡視,看見人間有條小龍在湖裡興風作浪,於是趕去興師問罪。小龍孫一看見四大天王的凶煞模樣,十分害怕,吐一口白霧掩護逃走,逃了不知多遠,又累又餓,眼看後面追兵越來越近,他低頭看見一座綿延千里的大山,情急之下就向大山深處竄下去,想找個藏身之處。可是,當他落地時卻發現是座石山,光禿禿的,又乾又硬,他再也無法動彈。四大天王用仙繩把小龍縛在山頂的巨石上,準備把這個危害眾生的小魔王抽筋扒皮,東海龍王聞訊趕來,替小龍孫向四大天王求情。四大天王答應不處死小龍,卻下了咒語:“若非石化水,永無歸海期。”這仙繩也只有四大天王合力才能解除,老龍王無計可施,只好收走了興雨神珠,留下最疼愛的小孫子在荒山僻野里。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龍孫忍受著風吹日曬,嚴寒酷暑。有一天,山下來了很多人,他們在壩子上蓋房安家、開荒種地,然而一連幾個月乾旱,莊稼都枯了,還有人渴死,人們整天跪在地里求神降雨,可是天依然未變。又過了幾日,小龍孫看見幾個人抬著一個嬰兒來到了壩子上,燒香後準備砍死嬰兒祭天。小龍孫心裡不忍,想救人但又不能動,急切之下就用龍爪撕下一塊鱗甲搓成粉仍下山去,鱗粉頓時化作一場大雨,莊稼得救,人們都活了下來。遠處山頂的小鳳凰看見了,對他說:“我好幾年前就來到了對面的山上,可聽說這邊有條惡龍,所以一直不敢過來,可是我看你並不像傳說的那樣惡毒呀。”小龍孫想起年少時惹的禍,不由得自責、後悔,發誓以後要救助人們,以贖罪愆。於是,小鳳凰就把小龍孫當成了朋友,每日每夜都陪在他身邊,當他撕下鱗甲後,就去採集一種神奇的樹葉來為他治癒傷口。
這樣過了好幾年,山下安家的人越來越多,可是連年乾旱,為了降雨救人,小龍孫的鱗甲已經全抓完了,眼看人們又要被餓死,他非常著急,苦惱起來。恰巧有個騎著青牛路過的老人,指點他們只要小鳳凰肯替小龍孫啄斷仙繩,不但可以救出小龍孫,還可以拯救山下的人,說完話老人就騎著青牛騰雲走了。小鳳凰感到很欣慰,終於可以救自己的好朋友脫離苦海了,可是那仙繩甚是怪異,每當她啄累了一休息,那仙繩的缺口又復原了。小鳳凰只有不停不歇的啄,一直啄了三百六十天,那美麗修長的嘴都被磨完了,可繩子只缺掉一小半。小鳳凰不想放棄,繼續啄時,嘴流血了,當鮮血滴到繩子上時,繩子竟出人意料的消失了。
小龍孫非常感動,高興得凌空飛躍,然而剛飛起來就跌下地來,這一跌不要緊,只見山頂硬生生被他跌開一條縫,滿是傷口的身子卻被緊緊夾在石縫裡,一點無法動彈,眼睛也慢慢閉起來了。小鳳凰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千辛萬苦才救出好朋友,轉眼間卻這樣死了,到底是救了他呢,還是害了他?小鳳凰不由得哭了起來,她的眼淚滴在一塊石頭上,那塊石頭立刻就化成了水,她一哭就哭到次年的二月初二,這時地縫裡的石頭都化成了水,水漸漸匯成了湖。等到湖水漫過小龍孫的軀體時。這時怪像發生了,死去的小龍孫猛地抬起頭來,接著向前撞去,頓時幾重山都裂開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縫,深達幾百丈,形成了一個峽谷,直通山外的壩子。湖水順著峽谷流了出去形成了一條河溝。山上的石頭慢慢變成了泥土,光禿禿的山開始長出了茂密的草木,天氣也變得風調雨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