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拉拉特山

亞拉拉特山

亞拉拉特山(Mount Ararat)(又譯亞拉臘山英語:Mount Ararat;土耳其語:A?r? Da??;庫德語:AgirîArarat;波斯語:?????? Ararat;希伯來文:????)亞拉拉特山俯瞰著亞美尼亞的首都葉勒凡,同時也是該國之精神象徵,《創世紀》一書中記載,諾亞方舟在大洪水後,最後停泊的地方就在亞拉拉特山上。坐落在土耳其的東北邊界附近,是該國最高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亞拉拉特山
  • 外文名稱:Mount Ararat
  • 地理位置:土耳其的卡爾斯省及阿爾達漢省中
  • 著名景點:亞拉拉特山異物
發展歷史,象徵、藝術,觀光,不明物體,

發展歷史

在歷史上,亞拉拉特山地區不斷的被割讓、占領,而隸屬於不同的國家。在西元前30年以前,此區隸屬於亞美尼亞帝國(Armenian Kingdom)。接著直到西元301年,羅馬帝國及波斯帝國不斷的爭奪此地區,亞美尼亞也多次淪為這兩國的領土或附庸。 西元301年,亞美尼亞帝國成為世界上第一
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她也獨自占有亞拉拉特山地區400年之久。直到西元7世紀,此地區變成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接著到了西元11世紀,塞爾柱土耳其占領此區長達一世紀。西元十二世紀末,西里西亞-亞美尼亞帝國取得此區。她統治此區直到1375年,馬木路克政權攻下此區。接著,在1517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此區。
亞拉拉特山
亞拉拉特山坐落在現代土耳其的卡爾斯省及阿爾達漢省中,這兩省曾在1878年為俄羅斯帝國所占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瓦解。所以,在1918年,亞美尼亞脫離奧斯曼土耳其,並再次取回亞拉拉特山地區。但這段時期很快地就結束。蘇聯紅軍入侵,本區成為蘇俄的一部分。
1923年蘇聯與土耳其簽訂卡爾斯條約(Treaty of Kars),一條與外高加索地區邊界有關的條約。阿拉拉特山在此條約中被劃給土耳其。但即使如此,大部分的亞美尼亞人仍宣稱此山為他們所有。接著亞美尼亞與喬治亞亞塞拜然共同組成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TSFSR)。此聯邦於1936年解體,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成為三個國家:亞塞拜然蘇維埃、亞美尼亞蘇維埃及喬治亞蘇維埃,且仍為蘇聯的一份子。亞美尼亞蘇維埃將亞拉拉特山放在她的國徽上。土耳其在當時對此事表達抗議,但克里姆林宮認為:土耳其的國徽是新月,但並不表示月亮為土耳其所有;亞拉拉特山也是。當1991年蘇聯解體時,甫獨立的亞美尼亞政府聲明,他們不承認卡爾斯條約。
俄籍德國人巴富德醫生(Dr. Friedrich W. Parrot)在1829年登上亞拉拉特山,成為近代第一個登上亞拉拉特山的探險家。第二個登上亞拉拉特山的探險家是亞美尼亞文學家,Khachatur Abovian。他在1856年與羅伯·史都華領導的5個探險家組成隊伍,登上亞拉拉特山。

象徵、藝術

自古以來,亞拉拉特山就是亞美尼亞人的精神象徵。今日,儘管亞拉拉特山位於土耳其境內,它仍是亞美尼亞國徽正中央的圖案,也是亞美尼亞的象徵。它有時被亞美尼亞人稱為Masis。亞拉拉特山經常是亞美尼亞人藝術創作的主題,包括繪畫、黑曜石的雕刻及雙陸棋的棋盤。亞美尼亞人把自己當作洪水氾濫後世界上出現的第一批人種,視該山為聖山。波斯神話中說它是人類的搖籃。據當地傳說,聳立在阿拉斯平原上的亞拉臘山坡有一村莊,是諾亞建造祭壇和開闢第一個葡萄園的地方。
與亞拉拉特山有關的傳說還有一個,即“亞拉拉特山的一萬名殉道者”(10000 martyrs of Mount Ararat)。傳說,改信基督教的古羅馬軍人在亞拉拉特山被釘上十字架。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卡爾帕喬(Vittore Carpaccio)即以此傳說為題,繪製了一幅同名畫作亞拉拉特山的一萬名殉道者。
根據《創世紀》一書中的記載,諾亞方舟最後的停泊處即為亞拉拉特山。
“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拉特山上。”

觀光

從亞美尼亞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其首都葉勒凡,都可以眺望遠方的亞拉拉特山。一個靠近土耳其國境的修道院,霍瑞維拉(Khor Virap),是旅行者仰望亞拉拉特山的熱門地點。

不明物體

亞拉拉特山異物(Ararat anomaly),是指在亞拉拉特山上的一個不明物體,它坐落在山西部高地的西北角,位於亞拉拉特山主峰西方約2.2公里處,北緯39°42′10″,東經44°16′30,海拔4,724米,這個物體的形狀像船,還有類似船的上部構造,其結構材料不明,但不排除為木製,被喻為是聖經傳說中著名的諾亞方舟遺蹟,但根據2000年一顆美國商用衛星的測量,其長達309米,與聖經上所提的大約長度157米有落差,該物體約與今日的航空母艦大小接近。
亞拉拉特山異物之所以對人類來說仍相當神秘,因該地地形相當險峻陡峭,難以攀登,非登山路線,至今尚未有大規模大型登山隊與考古學家到場進行詳細研究,也非常罕有登山客經過,不過近幾年2000年~2003年已有較清處的空拍圖與衛星圖[4],也有探險隊宣稱計畫到該地考查該異物。
亞拉拉特山異物經常易被人們與距其29公里(18英哩)處,同樣位於亞拉拉特山區的“Durup?nar結構”混淆,該地海拔僅1,989米,也接近公路,因此較易被研究,其同樣有一個極似且近對稱船形的地形,因此也被其發現者宣稱為諾亞方舟遺蹟,但最後被研判為自然形成,非人造物體,不過該地形長達164米,與傳說中的諾亞方舟大小較接近。
2005年,香港福音機構影音使團帶同歷史上首隊華人探險隊,進入亞拉拉特山山4200米近距離拍攝可能是方舟之藏身地,其後拍攝成紀錄電影《諾亞方舟驚世啟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