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光輿地學社

亞光輿地學社

由金振宇、金緯宇、金擎宇兄弟三人於1938年秋在上海合資設立的一家私人地圖初版機構,地址在上海慕爾鳴路(今稱茂名北路)。人員還有長兄之子金立輝和金竹安,從1939年到1941年,“亞光”先後增加了黃鏡湖、黃鏡澄等編繪人員,充實了編繪力量。上海租界被日軍占領後,輾轉四個多月遷至重慶,1942年秋與顧頡剛合作,共同在北碚創建 “中國史地圖表編纂社”,與“亞光”的編輯業務相輔相成。並請著名地理學家李承三先生一起參加,由他們兩位擔任正、副社長。未及一年,該編纂社因內部意見分歧而解散。抗戰勝利後遷回上海,人員不斷擴充,出版、印刷能力亦大為增強,供應地圖很受市場歡迎,一直到1954年與其他地圖出版機構公私合營成立地圖出版社,存在了16個春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光輿地學社
  • 存在時間:1938-1954
  • 創辦者:金振宇、金緯宇、金擎宇
成立之初,根據讀者的迫切需要,擬訂編繪出版計畫,決定首先集中力量編制 《袖珍中國分省詳圖》,該圖出版後,深受書業同行讚許和廣大讀者的歡迎;銷路不脛而走,成為當時最熱銷的讀物。這是“亞光”創業後打響的第一炮,初步奠定了今後發展的基礎。
亞光輿地學社
出版的第一本地圖
因成立之初,處於抗戰期間,銷路運輸均成問題,金擎宇回憶說:“由於戰事迅速蔓延,戰區不斷擴大,水陸交通阻塞,上海兒成孤島,因而運輸極端困難,正常郵寄己告中斷。為了充分供應內地廣大讀者,先後派人在昆明、重慶等十多個城市設立辦事處,廣布供應網點。在上海集中造貨,想方設法,在戰火紛飛中,分期、分批、分路派專人押運。有時我們甚至要把地圖先運至香港及廣州灣,再轉運至內地。總之,我們冒著危險,想盡一切辦法把地圖運到大後方,使內地讀者能夠得到需要的地圖。”為當時抗戰爆發期間,其他地圖出版機構歇業、停頓之際,出版的地圖頗受市場歡迎。
亞光輿地學社
創辦者金擎宇
1943年鄒新垓和丁君陶先後來重慶,陳鐸老師也從桂林來,都是搞地圖出版的同行,大家有意合作,決定籌組股份制的“大中國圖書局”,作為地圖出版發行的機構,並請顧頡剛先生擔任總經理兼編輯所所長。直到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才在四川北路8號正式成立了“大中國圖書局”,為“亞光”版地圖的發行創造了更有利條件。編輯部則設在距“大中國圖書局”僅數百米之遙的四川北路南仁智里45號。
1945年10月遷回上海,1946年至1949年的三年多時間裡,出版的新圖已達五十多種。在編繪力量上先後增加了凌大夏、張家駒、馬宗堯、劉思源、董石聲、盧綿高等同志。他們都是編繪能手,又富於經驗,對我社地圖質量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同時還開始注意培養一批年輕力量,如尹正壽、陳志方、楊柏如、王明德等同志。上述“亞光”同仁中諸多佼佼者,後來都成為地圖事業上各方面的領導和骨
乾力量。
亞光輿地學社
公私合營後出版的地圖
這時“亞光”編制出版的《中國地理教科圖》和《世界地理教科圖》是重點品種,採取了地形分層設色法,其內容的繁簡與當時中學地理課本密切配合,是供中學教學的專門用圖,深受師生們歡迎,十分暢銷。
亞光輿地學社
亞光”出版的《中國地理教科圖》,1948年11月版
從1949年10月到1950年10月短短的一年時間內,“亞光”新版暢銷地圖,如中國和世界的單幅大地圖、16開中國和世界的地圖集、36開的中國和世界精圖冊、全國各大行政區地圖、教學地圖、城市街道圖以及朝鮮、越南等外國圖多達二十多個品種,滿足了在新中國初期廣大人民對地圖的迫切需求。粗略估計,在當時公開出版的地圖市場中,“亞光”版地圖的占有量至少在90%以上。
1950年9月,召開地圖出版同業的會議,到會的計有亞新地學社、世界輿地學社、東方輿地學社、上海輿地學社、大眾輿地學社、大陸輿地學社、大中國圖書局 (出版部分地圖)、華夏史地學社、寰球輿地學社、國光輿地學社、新光輿地學社、新中輿地學社及北京的復興輿地學社等,連同亞光輿地學社,總計十四家,籌備公私聯營,於1951年元旦起先成立私私聯營的地圖聯合出版社,每家先派一人至“圖聯”工作,借虹口京華印刷廠為臨時社址。至1953年元旦,各單位始行撤銷,全部合併進來,成為私私合營的企業,同時租用上海外灘麥加利銀行二樓為社址,核實股金共為三十億元 (舊人民幣,其中“亞光”占了2/3),隨即整頓機構,健全組織,公推鄒新垓任社長,屠思聰、金擎宇為副社長,葛綏成為總編輯,金振宇為經理部經理。1954年5月間我們又一次向中央及華東出版行政機關提出公私合營的申請。中央出版總署旋即批准所請,決定與國營新華地圖社實行合併,改組為公私合營的地圖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