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弗勒斯納

弗勒斯納先生是美國醫學教育的改造者,他最大的貢獻是他1910年調查了北美洲(美國與加拿大)的155所醫學院,揭穿了其中132所是“可恥的”不及格的,並且大力扶持一些最好的醫學院,使他們成為世界第一流的醫學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伯拉罕·弗勒斯納
  • 外文名:Abraham Flexner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866年
  • 逝世日期:1959年
  • 出生地:德國
人物簡介,家庭背景,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Abraham Flexner,1866-1959)

家庭背景

他的父母是德國的猶太人,從德國遷移到美國南方肯塔基州的路易維爾(Louis Ville)。他父母是帽子商人,生了七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家七個兄弟之中,有兩位是大有名的,哥哥西門(Simon)弗勒斯納是病理學家,曾主持“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多年,在腦膜炎的治療上曾有大貢獻。他逝世於一九四六年,享年八十三歲。

人物生平

亞伯拉罕·弗勒斯納從小就很聰明,很用功。在大哥雅各的幫助下,他順利進入當時最有盛名的霍普金斯大學,在兩年里學完了四年的本科功課,於1886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回到路易維爾的一所中學教書,但那時候他已有對於教育的新見解,所以他自己創辦了一個新中學,叫做“弗勒斯納先生的學校”,學校里採用最低限度的管理,鼓勵學生自己做學問,自己管理自己。弗里斯納辦了十四年的中學,然後到哈佛大學去深造,取得了碩士學位,又到德國的幾個大學去考察研究。
1908年,他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為了一本書討論“美國的大學”(The American College),指出美國大學制度的許多缺點。這本書引起了“卡里奇改進教學基金”(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主持人的注意。這個基金是鋼鐵大王卡里奇創立的,原來的目的是專為大學教授籌設退休金的。在幾十年中,曾支付美國各大學教授退休金總額到三千五百多萬美金。但最初主持人普利哲(Henry S. Pritchett)很想在其他方面促進大學的改革,所以他看中了這位大膽批評美國大學的弗勒斯納先生,特別提出了一筆資金,請他詳細調查美國和加拿大現有的一切醫學校的內容,給卡里奇基金作一個報告。
1910年,卡利奇基金的“專刊第四號”出版。這就是震動北美洲醫學界和教育界的弗勒斯納報告。他調查了美國加拿大現有的一百五十五個醫學校,每一個各有詳細的報告和批評。他指出,一百五十五個醫學校之中,只有五十個是大學的醫學院,其中只有哈佛大學和霍普金斯大學規定先獲得大學本科學位才可以考入醫學院;另有二十個醫學院只需要中學畢業就可以入學了,甚至於有沒有中學畢業的資格都可以變通。他指出,只有少數醫學院有研究能力,具備開展實驗室教學的條件,很多醫學院根本沒有醫學實驗室。報告結論認為,絕大多數的醫學院只是不負責任的文憑販賣店,製造了許多沒有學識,缺少訓練的醫生,使得全國各地開業掙錢的醫生太多,而高水平的專家太少。弗勒斯納尖銳地指出,某些醫學院的存在簡直是可恥的。一個實際並不存在的醫學院,居然也可以發文憑。(類似於《圍城》里的克萊根大學)。當時僅芝加哥一處,就有十五個醫學院,報告將芝加哥描述成“散布瘟疫的中心”。弗勒斯納報告的影響力是巨大而又深遠的,發表之後短短几年之內,一百五十五家醫學院就減少到五十家,不合格的學校紛紛被淘汰,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提高。醫學院只接受大學本科畢業生成為定規,醫學教育徹底成為一種精英教育,而這種教育模式至今仍在沿用。
弗勒斯納先很知道,單有批評是不夠的。最要緊的是如何培植輔助那少數可以作模範的現代化的醫學院,使他們繼續發揚光大,成為第一流的示範學校。問題的中心是籌劃一筆巨大的資金,專作為改革醫學教育的費用。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創設了一個“普通教育基金委員會”(General Education Board)是專為了提高教育標準的。1918年,這個基金會請弗勒斯納做助理秘書長,專門負責醫學改革。他充分倚靠石油大王父子的慈善熱心和巨大財力,在十年之中(1918—1928),勸洛克菲勒父子捐出了五千萬美元,作為改革全國最有成績的幾個醫學院的經費。除了石油大王一家的五千萬元以外,他還直接或間接的勸動了別的一些慈善家,使他們先後捐出五億美金來提高全國醫學校的水平。這五億五千萬的美金在幾十年之中完成了北美洲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的改進與提高的事業,造就了幾十個第一流的醫學院。
1928年,弗勒斯納先生退休了。在退休之後,還做了不少事。他自己最得意的一件晚年大成就,是他在普林斯敦創辦的“更高學術研究院”。他是終生研究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人,他對於美國的多數大學的教育式,常常感覺不滿意。他常覺得德國大學和英國牛津劍橋兩大學的國小院自由講學的精神是值得吸收採用的。
1930年,他寫了一本書,題作《美國的,英國的,德國的大學》。在那本書里,他發表他對於“大學”的見解,他說:在一個大學,學者和門科學家應該致力做到四個目標:一是知識與思想的保存,二是知識與思想的解釋發揮,三是尋求真理,四是訓練青年學人為將來繼起的工作者。他理想中的“大學”是一個小小的學術研究中心,沒有課程表,沒有上課時間,只有一些天才又有學問的第一流學人在那兒獨立思想,自由研究,自由論辯,把他們的全副精神用在純粹學術的思考上。這時候,紐約的梅棲(Macy)百貨公司的兩位大股東,班保葛(Louis Bamberge)和他的妹妹伏爾德太太(Mrs. Felix Fuld)願意捐出八百萬元來給弗勒斯納先生試辦他夢想的小小的自由講學的研究中心。這就是普林斯敦的“更高學術研究院”開辦經費。這個研究院是今日所謂“博士以上的(Postdoctorate)更高研究所”的第一個模型,弗勒斯納先生擔任了第一期的院長,九年之後才退休。在這九年之中,他給這個研究院建立了很好的基礎。他一面先借用普林斯頓大學的種種便利,一面購買四百英畝的土地,造起了一個“小小的研究中心”。這是弗勒斯納先生晚年一個夢想的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