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垣堡

亘垣堡

亘垣堡(Gèn Yuán Bǔ)位於西安市碑林區東關南街內,東起龍渠堡西至蔡家巷全長220米。因其處原為唐興慶宮西側宮牆所在地,“亘垣”做堡名即為古城牆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亘垣堡
  • 外文名:Gen Yuan Bu ( Gèn Yuán Bǔ )
  • 類別:道路
  •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東關南街
  • 路長:220米(東起龍渠堡西至蔡家巷)
亘垣堡
亘垣堡亘垣堡
民國年間,東關是關中最大的山雜百貨集散地,是當時西安貿易集市最繁華的地方,當時,各省會館雲集在四府街、鹽店街、柴家什字一帶,獨有山西會館設在東關,這是因為當時山西會館就是“匯館”,便於秦晉經商的匯兌、籌借的需要。山西會館的職能與其他各省會館有不同之處,所以就把會館設在東關。
當時的東關是西安經濟最活躍的地方。有京廣百貨、布匹棉花、土產雜貨、乾果調料、農具用具、肉類蔬菜,七十二行應有盡有。京貨巷(今景化巷)、雞市拐、炮房街,都是因專業市場得名的,大街小巷車來人往,一片喧囂。
當時東關最大特點是在東關正街、東關南街,直到雞市拐、長樂坊,一街兩沿,分布了各種貨棧、貨場。東關正街南側的東板房、西板房便是專為各地來西安收、售貨物客商的寓館和交易場所。東板房坊門有“俯首運籌思量著分厘利潤,舉杯溝通談笑間百萬定奪”的大幅木刻門聯。直到解放後這個木牌門才被拆除,去年東關正街拓寬,東西板房也消失了。
而東關最聞名於省內外的是中藥材集散地,東關和東關南街一共有三十多家中藥堂,有德盛行藥堂、和盛行藥堂,還有長盛行、永盛行、毓盛行等藥堂。為什麼都帶一個行(háng)字?它們名為中藥堂,實際是經營中藥材收購和批發的貨棧,所以東關的藥堂都帶了“行”字。我所在的萬盛行藥堂就是其中較大的一家。說是“堂”就是舊社會醫院和藥鋪一體,有看病先生坐堂診病開方。萬盛行不但收購西安附近出產的白朮、薏谷、遠志、黃芪、柴胡,還收購南山的珍貴藥材秦貝、秦黨、天麻、細辛、昌蒲、杜仲等。我還跟著師傅到甘肅收購當歸、甘草和麻黃,將這些藥材批發給東方來的客商。這些藥行除經營收購批發藥材外,還有自己的加工場,將藥材製成丸、散、膏和飲片等成品中藥。解放後成立市藥材公司,就設在東關正街北側,萬盛行就成了公司直屬的門市部之一。
當時萬盛行藥店斜對著一條小巷叫古蹟嶺,我曾去尋找“古蹟”,倒是有一個土嶺橫過東關南街,但卻沒有什麼古蹟,何以名為古蹟嶺呢?此巷有個南丁小巷住了一位老秀才,他說:“古蹟嶺的歷史可不比尋常。唐朝時叫狗脊嶺”。當時我知道狗脊是一種中藥材,和寧夏枸杞是一種植物,西安人叫它野枸杞,其根皮就是中藥地骨皮。老先生見我懂中藥,十分高興。便講起了古蹟嶺的歷史。
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馳騁在中原大地上的一支農民起義軍王仙芝部,打得唐朝驚恐萬狀,於是想出一條詭計,與王仙芝談判“招安”。而王仙芝則利用這次談判想與唐朝劃地為鄰,提高自己地位。王仙芝部大將尚君長帶領十餘人到指定地談判。因他堅持了義軍的原則被誘捕,押送長安。僖宗親自勸降,被拒絕。唐朝政府背信將談判代表十餘人斬殺於狗脊嶺。“就義時十人無一人下跪,天降黃沙黑雪”。
為什麼唐朝政府要將這十名義軍代表斬首於狗脊嶺呢?原來這裡是唐東市的北沿一道高坡。唐長安東西兩市,是東部和西方進行經濟貿易的市場,唐朝將尚君長殺害於東市,就是向中原各地傳達一個信息,要對農民起義軍進行鎮壓。然而適得其反,更激起了起義軍的憤怒,四年後(公元881年)黃巢義軍攻破長安城,唐朝走向衰亡。據說黃巢親自到此祭奠義軍死難烈士。
唐代繁華的東市就如民國時的東關,它和東方各地緊密相連。古蹟嶺南面有一條街叫樂居場,清朝時的地圖上還寫為下車場,那是東方各地前來長安東市的車輛在此歇宿的地方,故名下車場。
在長樂坊南有景龍池巷,據記載原來是唐長安“隆慶坊宣宗舊宅”處,自從修建了龍首渠後,把氵產河水引到皇城城河。長安東部地下水位提高,一天一個叫王純的家院裡的一口井水溢出地面,成為一個數十頃大池。說是“有龍氣”之故。李隆基在激烈的宮廷鬥爭中當了皇帝,藉此證明他當皇帝“有理”,便將這裡一坊半的地方建成著名的興慶宮。唐朝把這個宮殿區叫東內。池名井龍,後雅稱為景龍池或九龍池。而龍首渠舊址在清時的地圖上還標註著。
索羅巷過去寫為莎蘿巷,也是與唐朝有關的街巷。據查,莎蘿樹是生長在南方的一種樹木,花有異香,移到北方後不結果實,不再繁殖。唐天寶年間安西道(今緬甸)進貢到長安興慶宮的莎蘿園。周至樓觀台有此樹。
索羅巷以東有條南北小巷叫竇府巷,民國年間我多次在巷口觀看照壁上繪的“雀屏召親”壁畫。說的是:隋朝定武公竇毅,女兒自幼聰敏秀麗,發誓要找一個武功高強的丈夫。在門前畫兩隻孔雀,百步之外如有人射中孔雀雙目,便嫁給他。這天李淵路過這裡,對竇氏女十分愛慕,便張弓兩射,射中雙目,於是娶了竇氏女。李淵後來做了唐朝第一位皇帝,竇氏女就是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太穆皇后。對一個擁擠在碌碌眾生中的流浪男子來說,“射中雀屏”的事多么富有吸引力啊。
東關與唐朝的關係很大,今天興慶宮公園的西牆就是東關關城的城牆。好多街巷沿用了唐代以“坊”為名,人常說,東關是“五街、七寺、十三坊”。如長樂坊、隆慶坊、柿園坊等。東關亘垣堡,老人們說,他們村的東頭田地處有一道唐長安城牆,修建西安交通大學把那一段唐城拆了。“亘垣”做堡名就是古城牆的意思。
東關的街名,如果仔細查都有些來頭。比如臥龍巷,我見北極宮廟(現民居占)一通清代石碑上寫道:“余觀夫臥龍,地勢在府城東隅,凸凹崎嶇,磐踞岩繞。……一動一靜,忽起忽伏,像猶龍之磐踞於地,而潛見飛躍,取臆測者也,前人云以臥龍名巷。……”
明清時,東關是進入西安府的門戶,東方來的官員有三等,一等是朝廷大員,未入城前早有探馬稟告,陝西巡撫、西安知府都在接官廳等候迎接。地址在更衣坊(解放後改為更新街)南段街名也叫接官廳,相當於今日的高級賓館。另一類是來西安的下級官員,如縣的知事、縣令、縣丞等,也在接官廳住下,沒有上司來接。第三類進府城一般辦事人員,住在“官店”,實際相當於現在的一般招待所。東關現在的更衣坊(更新街)、接官廳和官店巷,都是當時接待官方人員的地方。
民國初,接官廳被省總督陳樹藩作為公館,改建成花園。私產公產無法分曉,解放後東關的官廳花園才被市民政局房產科接收,現在已面目全非。
民國時東關是東出長安的大門,一出東門外有一條大路向東北斜通到十里舖過氵產河橋而東去。這條街(就是現在的伍道廟什字南街)的街口。當時北側有一座小廟叫伍道廟。離長安遠去的遊子在此給伍道神燒香敬表,禱告在他鄉走運。小廟門前一副對聯是:“走四海尊敬鄉黨朋友同事;行千里不忘父母妻子兒女”。
傳說東關棗園巷,宋朝時有一戶大官,因犯了罪,要滿門抄斬,他家同族人都改了姓。他本人帶著老小逃到南山下今引鎮一個密林深處,改姓埋名,落戶那裡。現在長安區引鎮棗園村還有同樣傳說,這個故事寫在《長安縣地名志》里,可知這個小巷起碼宋朝就有了。
來到炮坊街罔極寺巷,街北有一座傳說是唐朝時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所建寺院罔極寺,門前一對獨角石獸,與眾不同。民國十九年(1930)春節前夕,炮坊街一家做紙炮的作坊發生爆炸,大火燒了半條街道,罔極寺被燒得只剩下五間前殿。人們傳說“有五條龍護著殿周”。後來又修了幾間新配房,院子裡有三棵參天高的銀杏樹,火後餘生,長著稀疏的枝葉,還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碑被燒得發黑。當時有幾個尼姑看守廟宇。舊社會,妻子遭到丈夫虐待,常常到這裡燒香,大哭一場發怨氣。自古傳說:太平公主下嫁給岐陽王武攸思,因並不相愛,太平公主內心痛苦不堪,便建此寺帶髮修行。按照佛教教義,出家人七情六慾應當了斷,然而她最放心不下執掌朝政的母親,於是將寺廟定名為罔極寺,意思是母親的恩情“昊天罔極”。罔極寺就成了過去婦女因婚姻家庭不幸來此尋求釋放悲痛的地方。
而位於長樂坊街北的八仙庵,當時香火十分旺盛,五進式道院,煙霧繚繞,有求官求爵的,求醫求藥的,求胎求子的。初一十五,人山人海。在八仙庵前後兩側,有二十多家煙館,人們花上五個銅子就能過上一次騰雲駕霧的鴉片癮。我當學徒前的萬盛行賬房主管就在這裡花了一千多個現洋,把一生積蓄“化做青煙上九霄”,被掌柜開除了。馮玉祥曾下令取締東關煙館,後來他急需軍費而重開煙館抽稅。邵力子主陝也時禁時開,直到解放前夕八仙庵一帶除過趕集的外,算卦的、吸毒的、賣兒賣女的、進城求職的,還有暗門女拉客的,混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構成一幅老東關熱鬧的風情畫。
聽東關老人說,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太平天國梁王張宗禹帶領捻軍在東十里舖打死清軍一萬多人,占據韓森寨攻打東關。東關關城有五座城門,其中北郭門、新郭門、南郭門,現在還保留街名。當時城門好比炮台,上面裝有大炮,五座城門炮火能交叉射擊。捻軍攻城多次都沒有攻下來。第二年重修了關城。因守城門軍士修了火神廟禮拜,祈求平安。所以把城門旁的小巷叫火神廟巷。東關現在還有北火巷、南火巷,西關也有北火巷和南火巷(北火巷今年才拆除)。只有北關因民國十四年(1925)安裝門牌時,在上海訂做的搪瓷門牌將火字誤寫為“大”字,變成現在的東大巷、西大巷了。
我常常想,東關為什麼這樣繁華?據我所知,今天的西安城是在唐末以唐長安皇城為基礎建成的。重建的長安新城從唐末一直沿續到元代。直到明朝初期,西安向東擴大了1100米,約合老城東西寬度的三分之一。西安城為什麼向東擴張呢?明朝末,李自成兵臨商洛,守將孫傳庭修建四關,把四門外居民包入關城內,當時東關要比其他三個關城大幾倍。清同治二年(公元1864年)重修關城時又向東擴大,把外亘垣堡、龍渠堡、永寧坊、曹家集和小莊等五坊包入關城內,到今金花路一帶,現在金花路西側的東郭門村就是當時東關的城門。為什麼東關一再向東擴大呢?———原來,這是因為西安與祖國東方聯繫最密切的原因。從東方來到西安經商、求職、探親者,就近住在東關,使這裡得到不斷發展擴大。直到隴海鐵路通車,才失去昔日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