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

座落於井陘縣縣城東五公里石太高速路口的微水鎮南良都村,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斗火龍這一民間藝術就在這裡誕生並世代傳承。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
編號: 3—6—16
名錄類別: 雜技與競技
申報地區: 石家莊井陘縣

名錄簡介

斗火龍藝術源遠流長。清末,南良都村人李家祥(乳名三計),在外地看了木偶劇後突發奇想,人能在幕後操縱木偶進行表演,當然也能操縱其他動物模型在空中活動。於是籌集資金,找鄉親協助,自製道具和演出設備,研製出了“懸空斗偶”的民間藝術,取名為“斗火龍”,後人逐步改進,從而形成了今天的南良都斗火龍這一獨特民間藝術。
表演前要在居民房上搭布棚,棚內是滑車道具和工作人員。棚對面25米處搭有兩根高六米左右的木樁,上有滑車,木架到棚內滑車拉有用白蠟打光的繩索三根,兩頭固定,作為動物的跑道,另有用白蠟打光的循環繩索6條,滑車到木架都安裝有滑輪。“斗火龍”一般在晚上表演,在繩索下方點篝火三堆,一是為了看清動物來回跑動,二是利用火光煙霧增加色彩效果。現在,利用彩燈光照,效果更加惟妙惟肖、如入仙境。表演時先將龍、莽、蛇、狗、兔模型的頭尾分別固定在循環繩索上,身體正中用鐵圈掛在固定繩索上,通過拉動循環繩索,將動物拉出,來回擺動繩索使動物在空中軌道來回奔跑,出現龍莽在空中飛舞,狗兔在空中歡奔跳躍的活龍活現景象。同時有大鼓大鑔助威,煙火助興。動物造型有龍、莽、蛇、狗、兔、魚、龜、蜘蛛、猴等,主要節目有“空中飛龍”、“龍蛇爭鬥”、“二龍戲蛛”、“哈巴狗攆兔”、“蜘蛛吐絲”、“二鬼爭帽”等。
斗火龍藝術特徵鮮明,創意獨特,設計合理,動物形象逼真,表演場面宏大。然而,由於文革的破壞和資金的缺乏,部分技藝失傳,老藝人歲數較高,年輕一代很少參與,斗火龍藝術瀕臨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